没想到都这么多年了

本报记者 王若英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寻找邱崇芬的过程中,邱崇芬的另外3名大学同学也希望和她取得联系

事情还要从今年1月26日说起当日,远在北京的张阳明大爷给本报新闻热线打来电话,想委托本报记者帮他寻找分别53年的老同学邱崇芬,他们都在上海念的中学,邱崇芬当年对张大爷给予过经济上的帮助后来,张大爷考到华东师范大学,邱崇芬上了宁夏大学医学系(现宁夏医科大学)大学毕业后,两人一个去了北京工作,一个留在了宁夏,因为工作变动,张大爷和邱崇芬1963年后便失联了几经辗转,张大爷拨通本报新闻热线,希望有生之年能再见邱崇芬一面,当面向她说声“谢谢”

“我三个儿子都是在宁夏出生的,他们对宁夏的小伙伴很怀念,经常说等闲一点了就开车带我回宁新消息报广告部电话夏看看”但由于儿子们工作比较繁忙,加上自己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至今这个愿望也没能实现“同学们年龄都大了,见面不是那么方便,这次通了电话,互相留了联系方式,我知道他们过得好就行了”老人开心地说看到报纸后,老人们激动不已,给记者提供了不少线索2月8日,接到张大爷的来电后,记者便将邱崇芬的联系方式告诉了这三人,当天晚上,他们便与邱崇芬取得了联系

能和老同学联系上,多亏你们

1月27日稿件见报后,引起了邱崇芬大学同学宋泽开的注意,宋大爷给记者提供了一条关键线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邱崇芬曾在中宁县医院工作,后来去了江苏南通记者通过查询了解到,江苏没有一个叫邱崇芬的人,记者又几经辗转从中宁县医院打听到,邱崇芬可能在上海宁夏新消息报电子报在上海市徐汇区,确有一位78岁的邱崇芬和张大爷要找的人年龄比较吻合,记者打听到了这位老人的家庭住址,却苦于没有联系方式无法确认

“谢谢《新消息报》的帮助,邱崇芬找到啦!”2月8日大年初一11时许,79岁的张阳明老人从北京打来电话向记者表示感谢,当天正值新年,张大爷苦苦寻找的同学兼恩人邱崇芬终于找到了,让他喜出望外

寻找过程一波三折,终于成功

关键时刻,张大爷向记者表示,他可以让上海的亲戚去邱崇芬家里找找看,但张大爷的亲戚去了之后发现邱崇芬家中无人至此,寻找邱崇芬一事便搁置了下来,就在记者以为没有希望的时候,大年初一上午,张大爷却欣喜地给记者打来电话称,他找到邱崇芬了原来,寻人心切的张大爷又写了一封信托人在晚上送到了邱宁夏新消息报 新闻崇芬家,恰好邱崇芬的儿子在家,便给张阳明打电话告知了母亲的联系方式,这才让两位失去联系多年的老人“重逢”

那么,这位人缘颇好的邱崇芬老人,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2月15日上午,记者拨通了邱崇芬老人的电话,老人不停地向记者表示感谢老人告诉记者,这几天她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打电话的除了张阳明,还有在宁夏的大学同学,他们都邀请她回宁夏团聚呢“没想到都这么多年了,还能和老同学们联系上,多亏了你们!”老人说自己对宁夏有很深厚的感情,1963年大学毕业后她一直在中宁县医院工作,直到1980年,因为太想念上海的家人,又不喜欢上海的嘈杂,就举家搬迁去了江苏南通,并在那里工作至退休,之后定居在江苏昆山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要求
北京白癜风价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aoxibao.com/xxxbzn/2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