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842705.html
看点速览
09.美空军举办比赛解决女性战机飞行员如何小便的历史难题10.俄军研发“捕鸟者”新型自行防空导弹系统11.日本考虑加入美国“卫星群”计划强化与美国同盟关系12.澳空军规划未来20年发展方向重点研发无人战机与F-35战机协同13.美国DARPA完成“吸气式高超声速武器”原型系留飞行试验14.俄罗斯计划在型护卫舰上试射高超声速导弹15.美国洛马公司获得网络化赋能武器软件开发合同16.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将为印度生产“天空之盾”近程防空系统09.美空军举办比赛解决女性战机飞行员如何小便的历史难题美国TheDrive网站“战区”专栏近日报道,想象一下,你被放在一架战斗机上,执行一项长达数小时的任务,而战机上选择非常有限,因为机上的设备大多数都是以男性需求设计的。随着女性战机飞行员在美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成为许多美国空军女性飞行员经常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美国空军正在寻求改变的一个方面。现在,美国空军正在寻求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当务之急就包括女飞行员在飞行作战途中小便问题的新方法。
年美国空军开始提出名为“高空解压挑战”的项目,美国还曾在年设立了名为AFWERX的科技孵化服务机构,以加快技术创新,开发飞行中的尿液收集装置,让女性飞行员能够舒适度过长达16小时的飞行任务。
报道称,美国空军目前需要一种改进型的排尿系统,让女性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能够充分饮水和排尿,而不会影响操作或是危机飞行安全。一些加油机机组人员经常需要执行16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飞行,他们需要在没有解除安全固定装置的情况下多次小便。美军的一份文件解释说:“目前很多女性机组人员采取‘战术脱水’的方式来避免在飞行途中大小便的难题和潜在风险。”
美国空军也发现女性战斗机飞行员经常未能及时补充水分,而且她们是故意这样做,以免在飞行途中小便。但是脱水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会出现疲劳、头晕和精神错乱。对于那些在陆地上进行复杂或密集型劳动的人来说,脱水是很严重的问题。相比之下,在空中驾驶操作复杂的战机飞行的飞行员如果面临脱水,会产生更为明显的影响。“在飞行过程中,脱水会让飞行员的抗负荷耐受力降低50%”,“高空解压挑战”项目的一份文件中这样解释。脱水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包括身体能力下降、认知能力下降、感知能力下降、剧烈头痛、视力变差,以及可能由高过载引起的晕厥。
对于任何飞行员来说,在执行战斗任务时排尿方式的选择都是有限的。一些单座和双座战机确实有内置的容器来收集尿液,然后排到机外;另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尿袋”,是一种充填了吸收材料的塑料袋。
但对于女性而言,如果没有任何可靠的方法首先将尿液从飞行服中取出,使用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困难和风险。即使对于男性飞行员而言,这些方法也会把他们的注意力从飞行任务上转移开。至少有9起涉及F-16战斗机和1起涉及A-10攻击机的坠毁事故,被直接归咎于男性飞行员在使用尿液收集装置时的不当操作。
另一种选择是兜住,或者干脆把尿液存在衣服里。但这两种方式也都会让人不舒服、让飞行员分心,还可能导致潜在的健康问题。“可能出现的生理反应包括肾结石、皮肤刺激、尿失禁和尿路感染”,“高空解压挑战”项目的文件中这样说。
“高空解压挑战”项目目前面临4个方面的难题,即“舒适合体的女性接合装置”、“改进型的流体技术”、“体液管理和处理”、“无泵泄压系统”。第一类系统要求让女飞行员穿着舒适、易于穿戴和飞行,同时还要防漏、卫生、便于维护,但也需要在弹射的时候能够可靠地断开,并且不易燃和耐火。系统中的尿液容纳装置需要能够“处理容量为3.9升的尿液,最多16小时”,并且在任务结束时易于处理。“高空解压挑战”项目提出了将尿液的实际状态从液体变为凝胶状固体或气体的可能性,甚至想要找到回收尿液的方法。
实际上,美国空军或是其他军事部门已经不是第一次尝试解决这一特殊问题。年,美国空军首次雇佣了总部位于佛蒙特的Omni医疗系统公司来开发“先进任务扩展器”(AMXDmax),这种设备有男性和女性版本。女性版本配有一个条状的护垫,能够将尿液导流至绑在腿上的收集袋里。
美国Omni医疗系统公司开发的女性飞行员尿液收集装置据Omni医疗系统公司表示,美国陆军和海军都已经为他们的飞行员购买了这些系统,英国皇家空军、荷兰皇家空军、德国空军和比利时空军也已经引进。尽管市面上已经有类似的设备,但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美国空军要通过“高空解压挑战”项目来征集更多的想法,这可能表明美军已经收到了女性飞行员给出的改进反馈。
美国军方还没有解决女性飞行员如厕难题的整体方案,这多少有些令人难堪。驾驶战斗机的女性飞行员已经出现了几十年,但直到年美国空军才开始考虑解决这个问题。而直到年,美国海军才开始购买AMXDmax系统。当时是美国海军的高级飞行员、中将德沃尔夫·米勒在女性飞行员培训研讨会上提出了这一问题。
不过不幸的是,这并不是唯一一个美军部队中关于女性军人的难题没有得到解决的例子。在禁止女性在战斗岗位服役的禁令结束五年后,美国陆军现在才在进行女性专用防弹衣的测试。在这之前,女性士兵也非常需要针对她们身体进行设计的防护装备。
“高空解压挑战”项目明确提出,帮助女性飞行员解决在飞行中小便问题的设备系统不仅是舒适度的问题,还关系到战斗力和飞行安全。“增加女性飞行员”和“留住女性飞行员”也被列为“高空解压挑战”项目的目标。鉴于美军部队飞行员的长期短缺,避免女性飞行员流失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一个评估小组将于年9月21日开始审查提交的作品,并计划在10月13日的展示活动上进行部分作品展示。但鉴于疫情原因,这一展示活动改为11月4日至6日在网上举行,届时胜出者可将正式提交一份计划,从而能将他们的想法转化为实际的原型。
来源:环球网
10.俄军研发“捕鸟者”新型自行防空导弹系统俄罗斯《消息报》网站8月31日发表了题为《激光“捕鸟者”:陆军将获得新防空系统》的报道,“捕鸟者”激光制导防空导弹系统,将保护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和“库尔干人”步战车免遭敌军无人机、炸弹和导弹的袭击。这是俄陆军很快将获得的新防空导弹系统。
此前有报道称,这种防空导弹系统只列装俄空降兵。但现在决定为满足俄陆军需要,对“捕鸟者”防空导弹系统进行改造。新系统应在两年后投入测试。这种安装在BMP-3步兵战车底盘上的新武器装备,将取代3过时的苏联时期防空系统,保护战场上的人员和车辆免遭敌军现代化无人机和精确制导武器的攻击。
俄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研制陆军版“捕鸟者”防空导弹系统的原则性决定已经作出,相关工作已经展开。新“捕鸟者”防空导弹系统将安装在BMP-3履带式步兵战车底盘上,“捕鸟者”系统能在任何地形上与坦克和其他陆军主战装备提供伴随防护。消息人士还说,陆军版“捕鸟者”系统使用的防空导弹射程可能比空降兵版更远。此前,俄空降兵司令安德烈·谢尔久科夫表示,俄空降兵将在年前获得“捕鸟者”系统。
根据《消息报》掌握的测试日程表,陆军版“捕鸟者”系统的试验设计工作及测试也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同时将为它研发两种不同底盘。
就目前所知,该系统将配备全天候环视光学传感器。有了它,“捕鸟者”系统就能在不启动防空雷达的情况下发现目标。“捕鸟者”系统将取代陈旧的“箭-10”自行防空导弹系统也使用这种侦察手段。关键区别在于“捕鸟者”系统使用激光控制通道制导更先进、更强大的防空导弹。
俄陆军目前使用的“箭-10”自行防空导弹系统“箭-10”系统只有一个制导通道——光学通道。俄军事专家维克托·穆拉霍夫斯基称:“它(光学通道)在普通气候条件下工作可靠,但在其他(恶劣天气)环境下就不那么有效了。光学通道的工作范围有限。‘箭-10’系统使用的导弹已经过时,需要替换而不是改造。”
俄摩托化步兵团和坦克团的防空师装备了“箭-10”防空系统。它们负责掩护邻近战术区域的部队。典型的空袭工具是远程精确制导弹药、武装直升机,以及近年来携带作战载荷的攻击型无人机。这位专家指出,必须保护军队免受这些武器的攻击。
穆拉霍夫斯基说:“事实上,这些系统所在的区域是俄军(防空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那里需要现代化武器。此外,还要形成高射火炮和导弹组成的联合防空体系。其中的火炮可以是‘偏流’-PVO型新型57毫米自行高射炮。”
俄陆军使用不同射程的防空系统来建立多层次、多级别的对空防御,保护战斗、行军和集结区域的部队免受空中威胁。这与俄空天军的防空系统不同,后者的任务之一是守卫国家领空、保护基础设施和城市。俄军队的所有防空装备都在积极更新中,以达到新装备占比70%的既定目标。
俄陆军将接装S-V4远程防空系统来拦截远程目标、击退敌军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攻击,装备“铠甲”和“山毛榉”防空系统来对付中距离目标。近程防空系统的型号则丰富得多。俄陆军有“石勒喀”自行多管高炮、“通古斯卡”弹炮合一自行防空系统、“黄蜂”、“箭-10”和“道尔”自行防空导弹系统。未来,它们中的许多都可以被“捕鸟者”防空系统所取代。
起初有报道称,“捕鸟者”防空导弹系统将以空降底盘和“铠甲”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的轻型简化炮塔为基础制造。后来,这个角色的主要候选者变成正在研发中的“松树”防空导弹系统,其特色是激光制导系统。制造商称,它的射程可达10千米,射击高度米,几乎是“箭-10”系统的两倍。此外,“松树”系统的载弹量也比“箭-10”系统更多——12枚对4枚。
来源:参考消息网
11.日本考虑加入美国“卫星群”计划强化与美国同盟关系日本发射H2系列运载火箭画面日本《产经新闻》8月31日发表了题为《日本政府考虑加入美国“小型卫星群”计划》的报道称,为加入美国用以支持新导弹防御构想的“卫星群”计划,日本防卫省正进行协调,打算在明年年度预算申请中列入相关调研经费。该“卫星群”计划有助于捕捉和拦截俄罗斯和朝鲜不断开发出的新型弹道导弹。
这是多名日政府相关人士透露的。如果要正式加入该计划,势必需要巨额经费,日本政府打算谨慎评估性价比和加入的可能性。
普通的导弹预警卫星是被部署到距地高度为3.6万千米的地球静止轨道上的,美国的“卫星群”计划,则是要发射多颗小型预警卫星在高度至千米的低轨道上。美国将于年发射20颗试验性卫星。普通预警卫星平均每颗花费几百亿日元,而每颗小型卫星的费用则被控制在5亿日元左右。据悉,总费用会超过1万亿日元。
日本政府将了解美国的开发情况,侧重使用日本所擅长的敏感性强、可广泛收集情报的红外传感器探测设备,摸索加入“卫星群”计划的可能性。日本加入该计划,也有强化与美国同盟关系的目的。
俄罗斯与朝鲜正在开发非传统意义上的新型弹道导弹(可在飞行中段改变弹道),如以高超音速飞行、命中目标前再从低空上升弹道的导弹等。另外,它们还在开发基于破坏目的、攻击别国卫星的“杀手卫星”等新型反卫武器。
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在低轨道部署大量预警卫星,就能捕捉(探测)到在低空以变轨弹道飞行的敌方弹道导弹,且即使一部分预警卫星遭受(反卫星武器)攻击,其他剩余的卫星也能继续执行任务。不过,由于美国没有透露详细情况,技术上还有许多不明白之处,日本政府内部也有人持谨慎看法。
美国太空相关企业正在完善大量使用小型卫星群组成的通信网络,并率先用于商用。日本政府将对“卫星群”计划进行调研,同时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围绕“卫星群”计划,自民党导弹防卫研讨小组(负责人为前防卫相小野寺五典)今年7月提出的议案说,为探测和追踪高超音速武器,希望考虑把无人机也一道充分加以利用。
来源:参考消息网
12.澳空军规划未来20年发展方向重点研发无人战机与F-35战机协同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8月24日发表了题为《对澳大利亚来说,F-35之后是什么?》的文章称,澳大利亚的年《防务战略更新》和《部队结构规划》,概述了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打击和空战能力未来20年发展方向。《部队结构规划》确定了能力发展的优先事项,提出了一些值得未来决策者思考的问题,同时提供了一些名义上的资金流。
当然,澳空军规划的核心是F-35A隐身战斗机,这些战斗机将在年底前获得完整作战能力。《部队结构规划》还将在年至年之间为“额外的空中作战能力”拨款。文件没有具体说明这种额外能力是什么,但表示政府“致力于……支持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并采购增强型空射弹药”。
澳大利亚空军装备的FA-18F“超级大黄蜂”战机F/A-18F战机仍是一种重要能力,因为它将是AGM-C隐身远程反舰导弹的主要发射平台。
澳空军F/A-18F机群可以升级到“BlockⅢ”(第Ⅲ批次)标准,使这些战机能够继续服役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这可以理解,因为澳政府不会把所有赌注都押在F-35隐身战机的长期有效性上。中国继续发展量子传感器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削弱F-35隐身战机的优势。年计划增加了对所谓“组队飞行器”无人战机的支持。该计划预计在年到年之间采购。
美国波音公司在为澳大利亚的“空中力量组队系统”计划研发“忠诚僚机”无人战机,可能成为澳空军远程打击需求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从目前的原型机设计来看,它可以发展成能力更强的作战平台,拥有更大的航程、载弹量和更快的飞行速度。这不能与购买美制B-21“突袭者”隐身轰炸机画等号,进化的“忠诚僚机”代表的是更接近真正远程打击平台的武器,而不是简单地购买另一支F-35隐身战机中队,也不会像B-21那样,带来政治、经济和战略挑战。
除了实现F-35和“组队飞行器”无人战机的完整作战能力外,《部队结构规划》似乎还把远程导弹作为澳空军“攻击”选项的核心。
年的计划还指出,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必须考虑在本世纪20年代末至年之间,替换E/A-18G“咆哮者”舰载电子战机。让“咆哮者”电子战机与F/A-18F战机联合行动是有道理的。但如果F/A-18F机队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退役,那将是探索新的电子战和攻击手段的理想时机。可行的解决办法仍将是尽可能充分利用无人系统。
展望未来,该计划指出,考虑替代F-35隐身战机的过程应当在年至年开始。事实上,如果澳空军现在还不开始讨论F-35的替代者,不考虑澳大利亚如何更快地与美国、英国和其他盟友合作部署新型空战平台,那将大错特错。
如果澳空军从21世纪40年代末开始另一个20年采购计划,最终取代F-35,那将是一个错误,《部队结构规划》暗示了这一点。等到年才开始研发替代者,这忽视了明显的趋势,这一趋势反映了加快获得能力的愿望。
F-35隐身战机的研发用了20年时间,代价巨大,而让一个通用机型执行多种任务,意味着它不可能针对单一用途最优化。回归单一用途——制空、远程打击和电子攻击,或者情报、监视和侦察——的最优化平台可能是更好的办法,这样的平台实现起来更快。澳空军不应该等到年才开始发展此类能力。它可以加快补充和替换F-35的计划,在这一过程中,应加强与美国和英国的合作,以更快地提高空军的空战能力。
来源:参考消息网
THEEND
文字
王群收集整理(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战略研究智库)
图片
来源于网络
编辑
韩蕊蔓
审阅
Q、黄洋
“军事高科技在线”征稿啦!!
详情请戳??????
往期精彩
人工智能与网络的结合将如何影响核安全
新兴技术为美国情报机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关于人工智能与未来战争的几点思考
销毁核武器也是一门技术活
人工智能会对战略产生何种影响?
美军科研体制系列之五:空军科技开发部门组织结构
美军科研体制系列之四:海军科技开发部门组织结构
美军科研体制系列之三:陆军科技开发部门组织结构
美军科研体制系列之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组织架构
美军科研体制系列之一:国防部组织结构
解读美国防部的“云战略”
涂装怎么就成为了战斗力
欧盟发布人工智能道德准则,促进可信赖人工智能发展
美国AARGM-ER反辐射导弹的主要性能及特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