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王元也
上周(10月4日-10月10日)市场出现小幅反弹,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入,不过净流入规模较前一周减半,融资资金净流入49.0亿元,较上周翻倍。在A股估值水平小幅回升的同时,市场对于后市的走势却出现分歧,有券商认为当下正是月度反弹时机,可抓住机会做多,“长牛”仍在,但也有券商保持谨慎,认为市场还需等待新的催化剂。
另一方面,消息面上也并不平静,上周监管发布包括再融资规则等多条资本市场系列制度变革以及MSCI扩容,都为市场带来新的想象空间。与此同时,受猪周期上行因素影响,通胀上行速度可能超预期,货币政策可能超预期收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超预期负面冲击。
一边是重磅消息频出,一边是市场对A股走势的不确定性,点反复争夺之下,A股在今年最后两个月里究竟是蛰伏还是反弹向上,我们也拭目以待。基金君整理了十家券商的最新策略,供大家参考。
几大重磅消息看过来
1、10月CPI同比上涨3.8%
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公布了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10月CPI环比增长0.9%,同比增长3.8%。从CPI分项数据来看,食品烟酒类通胀上涨较为明显,尤其是畜肉类、蛋类、酒类、食用油、鲜菜等项目。
招商证券认为,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影响到与食品相关性较大的科目,其他项目如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医疗保健等通胀变动幅度有限。由于工业生产的积极程度有限,工业品PPI同比继续下探,与CPI同比形成的剪刀差越来越大。虽然核心CPI已经降低至一个较低的水平,但是从5日央行仅下调MLF利率5个基点的情况来看,整体通胀上行依然为货币政策带来的一定的阻碍
华泰证券宏观团队认为,在短期内经济类滞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稳增长可能是国家首要确保的经济工作目标,可能适度提高通货膨胀的容忍度;00年政府工作报告存在较大概率将CPI目标值上调至3.5%左右,同时应继续发力保障重要农产品合理充裕供给。不过该团队提示,受猪周期上行因素影响,通胀上行速度可能超预期,货币政策可能超预期收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超预期负面冲击。
、MSCI年内第三次扩容落地
11月8日凌晨,MSCI宣布将把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5%增加至0%,同时将中国中盘A股一次性以0%的纳入因子纳入MSCI指数,11月6日收盘后生效。
本次调整中,大盘股名单共44只(含18只创业板股票),权重占比为81.%;中盘股共8只(含只创业板标的),权重占比为18.8%。其中,长春高新、中信建投等18只个股新增至大盘股,光迅科技、安琪酵母等只中盘股首次被纳入MSCI,中航电子、步长制药等39只个股从大盘股调整为中盘股。
中信建投证券团队认为,MSCI在11月扩容带来的增量资金大体将如市场预期,外资偏好的方向将有结构性机会。招商证券则认为,短期MSCI提高A股纳入比例的进程或有放缓,由此带来的被动增量资金也可能相应减弱。不过在纳入MSCI的过程中,外资在股市呈现较稳定净流入状态,境外资金加仓A股是近几年比较确定的趋势,增量外资仍可期。
3、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目的明确重在融资
11月8日,证监会就修改《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等再融资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拟松绑主板和创业板的再融资规则。此次松绑的内容包括:非公开发行对象扩容、放松锁定机制(锁定期缩短且不适用减持规则的限制)、增加定价基准日的灵活性、适当下调定增价格下限、延长批文有效期、优化减持规模。针对创业板则精简发行条件,拓宽创业板再融资服务覆盖面:取消资产负债率要求、取消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连续年盈利的条件和放松资金使用要求等。规则适用方面,修改后的再融资规则适用于新老划断原则。
平安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再融资制度的全面松绑意在加速落地“深改1条”,打通新兴产业融资渠道以助力新经济转型。当然如果资本市场需求增加过快(例如新股发行以及再融资规模大幅上行),会给当前存量资金博弈的市场带来一定压力。天风证券策略团队则表示,00年将是股权融资大年,政策松绑将驱动业务规模回升,假设00年再融资规模回升至1-1.万亿水平,预计将给券商带来超过35-50亿元的收入增量,占营业收入比重约%。
4、证监会扩大股票股指期权试点,00年衍生品有望持续扩容
11月8日,证监会发言人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扩大股票股指期权试点工作,将按程序批准上交所、深交所上市沪深ETF期权,中金所上市沪深股指期权。这是近五年来股票期权首次增加标的。
股票股指期权是管理股票现货投资的基础性风险管理工具。年月9日,上证50ETF期权在上交所上市交易。天风证券认为,扩大股票股指期权试点有利于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功能,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增加股票期权标的有利于通过衍生品市场的建设完善风险对冲手段,是针对上证50ETF覆盖标的面不足的一次大胆改进。完善的风险管理工具有助于吸引包括外资在内的长线资金进入A股市场投资,为市场带来增量活力。
十大券商策略盘点
中信证券:月度反弹正在进行时
积极把握今年A股的最后一个做多窗口
中信证券策略团队认为,本轮月度反弹仍在进行时,建议继续积极把握今年A股的最后一个做多窗口。
该团队指出,人民币升值加快外资增配A股节奏。11月MSCI纳入因子提升预计将带来亿元以上的增量资金(被动+主动型资金),占全年比重达48.1%,是近期A股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与此同时,受益人民币短期升值,中美谈判较好的进展舆情,11月外资流入的确定性、主动性也会超过今年前两次扩容。在对主动型基金流入节奏的基准假设下,预计月内仍有约亿元的海外增量资金流入。
与此同时,该团队表示,资本市场改革提速激发市场活力,再融资松绑下,引入产业资本的正面作用强于融资资金分流。此外,沪深股指期权和沪深ETF期权获批,这丰富了A股的风险管理工具,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投资策略,对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明显上升,有望激发市场活力。
海通证券:A股先小下蹲再向上突破可能更大
布局岁末年初乃至牛市主升浪行情
海通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回顾历史,岁末年初行情不会缺席,现在是布局时机。其指出,
从历史来看,行情最早11月中启动,最晚月初启动,启动时间早晚往往与上年三四季度行情有关,三四季度行情较好,则启动时间较晚,反之则启动偏早。值得注意的是,回顾本轮行情,9月16日上证综指高点至今最大跌幅仅5%,借鉴历史上岁末年初行情前的回撤,本次调整幅度还不够。此外,前期上证综指点存在一个跳空缺口,A股有句谚语叫“逢缺必补”,从这个角度看,市场向上前可能还要先蹲一下。但是这是形态上的分析,并不绝对,如果出现一些重大利好,市场也有可能直接向上。
总体来说,参考历史,无论从季节规律还是牛市节奏来看,行情的低波动都不可持续。目前基本面数据和政策面信息看,先小下蹲再向上突破可能更大,如果出现小下蹲只是波动风险不是系统性下跌,收官战的重点是布局岁末年初乃至牛市主升浪行情。在其看来,从牛市的角度看,上证综指点很可能是牛市第二波上涨的起点,对应波浪理论的3浪,即牛市主升浪。
具体到配置上,该团队指出,行情向上时,低估高股息的银行地产望先行,科技和券商的空间及持续性更好。历史上牛市主升浪上涨的初期往往靠银行带动指数向上突破,但是着眼于整个主升浪,价值搭台之后最终还是成长唱戏。而每轮牛市主导产业都符合时代背景,“科技+券商”有望成为本轮主导产业。科技股业绩回升的动力是政策红利、技术进步。政策面产业政策向科技倾斜,前期科创板、融资放开等举措将带动VC/PE为科技企业注入增量资金。
广发证券:“秋收冬藏”挖掘库存线索
广发证券策略团队指出,上周发布多条资本市场系列制度变革,政策思路供需两端一则为注册制铺垫、二则吸引外资等长线资金进入,一级市场利好大于二级市场,多项制度改革对A股市场短期风险偏好影响有限,长期利好券商、大盘蓝筹。
具体来看,该团队认为,最近猪价下跌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稳定市场预期缓和流动性压力,有助于短期市场风险偏好,但中期猪价上涨趋势未变,且PPI企稳上行之后非食品项亦会对通胀产生一定压力,需要密切观察猪价环比涨幅和通胀持续上行可能带来的价格传导效应。与此同时,该团队维持“冷的时候要积极,暖的时候别激进”观点,并认为猪通胀仍是当前市场的主要矛盾。
其指出,从时间的周期规律、社融拐点后推、盈利拐点后推、PPI后推、以及财报数据交叉印证,年末大概率将出现本轮库存周期的低点,配置挖掘库存线索。历史经验库存先行企稳、率先进入主动补库的制造业在库存周期底部区域之前有较大概率获得超额收益。而当前CPI继续逐级上升的预期+竣工数据改善提升后周期消费景气预期改善+PPI企稳上行预期则将驱动投资者进一步向“低估值”板块换仓。在行业配置上,建议配置低估值库存拐点的家电、汽车,以及银行+地产,耐心等待高景气品种估值消化后中期布局的机会。
兴业证券:“长牛”稳步前进
兴业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市场短期波动加大,整体指数平淡,结构性亮点突出。投资者岁末年关落袋为安、兑现收益心理,对通胀泛化、中美谈判不确定性担忧,点重要心理关口等成为压制市场主要因素。
在该团队看来,A股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去孕育,夯实基础。创业板改革、衍生品工具推出、货币宽松序列再确认,让这一轮“长牛”走得更踏实、更稳健。这一次战略进攻,我们正在经历A股历史第一轮“长牛”,不同于以往的“疯牛”、“水牛”、“快牛”。其指出,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再进一步,创业板上市要求松绑,注册制扩大试验范围箭在弦上,更多优秀企业有望登陆资本市场。国家重视、动能转换、降低杠杆等客观需求和现实,让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正在完善,这有利于中长期A股估值中枢逐步上移,推动“长牛”成长。此外,衍生品工具增多,ETF期权、股指期权扩容,让投资者拥有更多对冲工具,股市波动率有望下降,夏普比率提高,有利于保险、养老金等“长钱”入场,抵御风险、稳健增值。同时,衍生品工具的丰富,有利于全球资金持续配置A股,有利于MSCI在审核00年提高纳入A股比例时,起到积极作用。
具体到配置上,建议把握大创新科技成长进攻弹性方向、金融地产龙头等高股息类债券板块:
1创业板政策松绑,三季度收入利润双双改善,结合“十四五”规划预期,以华为产业链、5G产业链、新能源车等大创新方向有望迎来业绩+政策共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aoxibao.com/xxxbrc/1785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