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科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30/6032465.html
著名画家?刘新和(涵木)
刘新和。毕业于清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先后深造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创作研究生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画创作研究生班,清华清美艺术创作研究会副会长及理事,中国美协会员,广东美协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创作院研究员,上海国画研究院院委,香港画院人物画艺委会副主席,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客座教授,宁夏文史馆研究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美术展览并获奖。
中国画的笔墨性与当代性的文化关联
文/刘新和
内容摘要:
水墨是中国画传统的基本语言要素,其基本艺术语言就是水和墨。运用水墨这一传统的绘画语言要素表现出具有中国当代性的艺术绘画作品。水墨是中国绘画的基本媒材,这就奠定了中国画必须以这种媒材完成作品的创作,但中国画的传承一定是站在继承、创新和发展的角度上才有中国画的未来,我们活在当下,应该表现出我们当代的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以及具有深厚的中国画传统的民族传统艺术。笔墨孕育于中国画的工具与技法中,再通过宣纸这种中国特殊的材料发挥出特有的水和墨奇妙渗透的墨色效果。最重要的是以此语言表现我们当下的题材才是有意义的,也必须这样才符合历史的使命。本文通过阐述水墨的文化性和学术性及当代性的重要性来诠释中国画的发展必须考虑的因素,探讨水墨的艺术性以及当代的文化趋向。
关键词:笔墨、当代艺术、线条、虚实相生、创新和发展、墨分五色
序言
中国画的主要表现语言就是水墨和线性的修养和应运,还有宣纸和毛笔特有的媒材和工具,而水和墨又是作品的精神支柱和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当代艺术(中国画)其当代性是当下的众多内容应运中国画的水墨语言表现当下社会现象的,其作品除了本身的主要内容之外,余者就是中国画的精粹水墨的应用水平以及画家的当代意识和思想及个人风格的形成,其中水墨的好坏是一位中国画家基本艺术修养,水墨、线、当代性的艺术思想是形成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的前提,生活内容怎样转换成优秀的艺术作品,又用什麽艺术形式和水墨样式及图式和怎样的线性去表现是需要研究和探讨的。
因此,当代中国画艺术的再现也是水墨精神的再现!
一、中国画的当代性
当代一词是西方当下艺术的代名词,主要指的是艺术家表现的作品是当下社会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状态的个性化的再现。而此内容应用什麽艺术手法和形式再现,油画、版画、水彩均可,但中国画的艺术语言是特别和独特的,水墨的修养又是衡量一幅中国画作品的一个尺码,其重要性是体现中国画自身的文化精神。
当代性是表现我们这个时代的内容,水墨语言的基本性就是水墨干湿、浓淡、润涩、温烈,以点染皴擦、墨分五色的方法再现作品,以抽象、意象、具象表现出当代性的具有典型性的时代作品。“在当下艺术发展中”当代性一直捆饶着“美术”对于自身前途的认知。前卫艺术家总是把“当代艺术”作为以观念和新媒体艺术为代表的后现代艺术的特指,这无疑否定了“美术”所有种类进入“当代性”之门的可能性。文明的起源与兴衰从来都是不平衡的,一个国家强大其文化国力自然会影响并塑造其他地区与国家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世界历史的的演进就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
中国画的发展需要继承传统传承古代艺术家的成就,但重要的是中国画需要表现的是当下的社会,人和这个社会的精神,人的当下的精神状态,要有中国画笔墨的精神性升华,这种升华是靠中国画的特质水墨才能解决,此语言才是中国画的灵魂。在有些人的眼里当代性是那些从事抽象的和玩水墨实验的艺术家,画出怪诞而难以琢磨的作品,前卫艺术家和后现代的艺术家才是当代艺术家,他们的艺术才是当代艺术作品。因该这样理解当代艺术,只要用绘画材料利用抽象、具象、意象的形式画出当下的社会状态和当代人的精神都可以称为当代艺术。方利均、岳敏君是当下当代艺术家,那王明明、梁占岩也是当下的中国画家,只是他们用的媒材不同,中国画的语言是水墨、线条,油画的语言是色彩等关系,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只要表现的是当下的所有内容,以新的艺术形式和视野反映出的作品都是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都强调作品与观众的互动性、观众的参与性,甚至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就是“梦想与冲突——观者独裁”。但这种互动只是娱乐性的手动、体动。实际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从来都是互动的,优秀的作品不仅能调动受众的想象、思想和情感,而且还需要受众的想象、思想和情感去参与和补充。中国艺术的当代性是直接受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而使中国艺术多元化从而产生众多美术形态,这是文化的变化和发展,中体西用、中西合璧都是以文化的本土性为根本,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一种策略。在宏观上,它是种文化全球化,但就中国地域而言,它不是被异质文化、中心文化所同化,而是以融合与借鉴来发展本土文化。20世纪中国美术学习西方引进了油画、版画、水彩、雕塑等西方美术的艺术种类,这些种类只是表达了中国人的审美情感,并体现了本土文化的审美创造之后,才能真正积淀人类文明的文化成果。当代艺术的产生和引进对中国艺术的影响是前所惟有的,方利均、岳敏均等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他们是在这种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中国式的文化形态,中国的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只有这些先吃螃蟹的先行者才使中国的艺术接轨西方艺术,但又是本土文化。这种全球文化的互融又是今天文化大发展的良好氛围,当代艺术的多元化让艺术形态日趋丰富。
就中国美术而言,东西方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丰富了中国美术的种类,从世界美术发展的角度,是中华民族用外来的艺术语言、艺术载体表达了百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这一过程是东方文化融入西方文化载体乃至西方文化精神的过程,也是西方文化东方化的过程。全球化的进程让世界融为一体,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文化的融合是民族本质与气质精神大提升的必须。因而当代艺术的提升与渗透是中国美术向更广更透扩展。中国画的发展的理论支撑需要有一个活约的文化环境和学术环境,也要继承传统更要文化创新,当代性要体现在中国画中,最重要的是打破顾虑,大胆介入,产生新的水墨形态和图式。
二、中国画的笔墨性
中国画的文化价值重要的是笔墨的文化价值,但笔墨是建立在内容和形式上,笔墨不是空洞的,内容和形式决定笔墨的价值。传统中国画是在那一历史时间的文化产物,也需要发展。笔墨当随时代充分说明时代的重要性,人们的审美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和提高的,因此中国画的精进需要一个文化思想成熟的环境而得到时代的提高和发展。吴冠中先生说:笔墨等于零,是指所表现的主题没有内容此时的笔墨等于零。所以笔墨是在有内容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传统文人画似乎过于重视作者文化方面的修养,作品在意境、趣味及形式语言上显得较为狭窄,笔墨也过于平淡。水墨作为中国画的主要语言,具有超越物质表现的直接性,它直接对应人的心灵和自然奥秘。仅仅以最精简的意象和枯湿浓淡的笔触符号、空间结构竟可以对应人类无比丰富的生命魂灵和大千世界微妙变化的自然奥秘,水墨的生成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富智慧的创造。写意,应该说是贯穿中国艺术史的主脉。意象、意念、意笔可以概括为中国艺术水墨思维的基本特征。中国画的意象已经不是客观物形物象,而是经过作者消化融合多种因素以后,再给出的一个与客观物象完全不同的新的审美形象。甚至达到一种笔墨符号。
书法入画,才有了水墨写意绘画的不同分类。书法中的线和气韵对中国画的笔墨的修养及其重要,力透纸背是功力,笔力之功。中国画笔力的提高首先着眼于书法,有好的书法就有好的用笔之功,中国画的用线主要是中峰,中峰能提高用笔之功,用笔之力,会使画中的线条富有激情和生命,用笔指的画中的线,墨色是指墨的浓、焦、淡、等若干分类的墨色,如同晁海的墨骨画法,水墨的用运早在古时就有画家在不断玩味、揣摩,给我们流下非常多的水墨经验,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用笔用墨都有很高的造诣。中国画的笔墨是画中的灵魂,笔墨的不到家直接使作品大大失色,内容再好必定失彩。是否笔精墨妙,是判断一幅中国画的艺术水平高低的特有标准。否则我们只能认可它是一幅好画但却不是一幅好的中国画。笔墨的力度美、节奏美、韵律美、动态美、气势美、意趣美、性格美等都是笔墨美的归纳,中国画笔墨集造型、传意、流美于一体,是高度凝练、浓缩的艺术手段。前人论画说:“凡壮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一幅中国画的笔墨,要能在表现形、势、韵、性等诸方面都达到令人叹服的高度,才是充分发挥了笔墨的功能,才称得上是笔精墨妙。
如山水画语言之所以增添“结构”的概念,实因在山水画中,空间结构的问题往往超出造型本身。从某种意义上,传统山水画的审美体系更多地依附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理念,而不是视觉审美,笔墨在此层面上实际也无关于视觉,而是传统文化精神(庄禅、佛道、玄虚、空灵)的体现。笔墨之间可以体现出力、神、情、性、胆、学、识,笔墨表现的综合效果体现为风格,风格传达了创作主题的审美意趣、主观情怀和个性气质,“笔墨本是写人之胸襟。胸襟既开阔,则立意自无凡近”,“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所以石涛的纵横恣肆、八大的简洁奇倔、齐白石的概括老辣其均属笔墨个性。
《空鸣》
黄宾虹正是一位传统文化、传统笔墨的集大成者,他的论笔五法“平、留、圆、重、变”和论墨七法“浓、淡、泼、破、积、焦、宿”,不仅是对中国画笔墨最精粹透彻的概括,而且他的“苍茫浓重、浑厚华滋的笔墨个性——
在浓墨密满之处愈见飘逸和灵性,正是中国画笔墨技艺最精湛的体现。黄宾虹笔墨也影响了许多画家,当代山水名家龙瑞就受其影响而形成画家的山水笔墨风貌,线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但西方的体面关系的应用从建国之时就对中国画影响狠大,徐悲鸿就想利用此西式之法改良和发展中国画,这一主张各有其说。但中国画的发展一定要有外来的文化的浸入方可改变,今天的中国画就有了新的面貌,如吴冠中、徐悲鸿、杜滋龄等先生的中国画都有西式明暗之貌,叶浅宇等先生的以线为主的作品也有独特的艺术见地。但他们对笔墨的研究都是一致的,无论用线或者用墨以明暗表现只要体现出中国画的笔墨素养之精神,体现当代的物象都是可取的。
《丽影》
中国画不能没有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主要语言特征,作为传递绘画信息的媒介与载体,笔墨本身不仅是一种语言,而且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含量,即这种语言自身积淀和浓缩了中国文化特有的意蕴和气质。特别是水墨人物画不能没有这种意蕴和气质。笔墨不是独立的,它是中国文化生命中的一个链条,笔墨可以而且应该发展,特别是随着文化环境的不断改变而进行修正和充实。如在水墨人物画中,笔墨必须围绕人物造型来发掘本体的价值,过度贴近或疏离人物造型的笔墨,都会丧失笔墨对于人物画自身的意义。笔墨生命的延伸和拓展不仅来自于笔墨自身的内部,而且不能离开它的载体;只有将载体——造型的难度超出传统笔墨形态所能表述的能力之外,才能延展传统水墨的空间,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品质笔墨。
《梦荷》
中国画的发展重在创新,创新不仅仅需要有正确的创作思想,更要有好的笔墨修养,要学习传统笔墨精神,还要立足当下我们生存的空间,因为只有表现当代的现实才是艺术家的重任。当代性的创作态度也决定作品的意义的长久性,笔墨的优劣需要长久的修炼方可达高,技术和思想需要完美统一。笔墨和图式以及画家的水墨风格追求不能远离传统,在此基础上需要艺术家有好的心态加强自我完善,体会笔墨关系,站在古人的肩上审视当代水墨艺术,如何图式当下的情态,将水墨创造性的应用和表现,积极的面对中国画的笔墨性和当代性才是当代中国画画家思考的问题。
参考资料
1、《中国画画理》申少君著广西美术出版社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水墨潮流》邓平祥殷双喜珠海出版社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3、《尚辉》尚辉著四川美术出版社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国
画
欣
赏
刘新和作品
刘新和作品
刘新和作品
刘新和作品
刘新和作品
刘新和作品
刘新和作品
刘新和作品
刘新和作品
艺术轨迹:
全国首届郑文公杯书画大赛中国画作品获一等奖
西北二届青年美展佳作奖
中国画作品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中国画新人新作展全国美展一等奖
中国画入选全国中国画展
《海报设计》获广东省旅游业设计大赛二等奖
中国画作品获全国师生美术展览银奖
作品(乡情、圣地等作品)入编当代投资与鉴赏(人美版)
作品(回家)发表于美术报年
作品(深夏荷塘、荷韵)入编“首届中国美术教师艺术作品年度奖获奖作品集”
《花季》入选广东省优秀美术作品展并入编作品集
入编《当代广东中青年画家解读》一书
论文“靳埭强海报艺术设计的水墨精神”发表与《艺术与设计》杂志
(理论)(中国唯一国家级设计艺术主导期刊)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创作研究生作品展
上海中国画百家提名展
具有升值潜力的中国56位国家级会员名家优秀作品进京展.3
内蒙古美术馆“中韩建交20年美术大展”年8月
首届国际科学普及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优秀指导一等奖
中国画作品发表于美术报、人民教育、教育报、广州日报、佛山日报、新消息报、华兴时报、今日财富报等报刊
第六届“黄山杯”中国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大赛中国画作品获一等奖、书法作品获一等奖
素描作品和速写作品入编大型画册《中国当代素描艺术》
国画《水》入选纪念辛亥革命成立周年全国中国画大展年5月
年被中国公益总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院授予“首届中国双百公益书画家”称号
国画《风清秋红》入选首届中国双百公益书画展年5月
21世纪最具收藏价值与升值潜力的中国人物画家。至年1月
第三届中国西部美术展(西安)中国画年度展年9月
山东省翰墨青州-中国书画年会最具升值潜力的书画名家精品展.10.
上海当代中国画百家提名展.1.
上海最具代表性当代中国画百家巡回展.12.
上海年10月最具学术性。当代中国画百家邀请展.10
中国画(梦圆时)参加亚太合作、前程似锦——祝贺APEC中国年中国书画大型精品展.10
中国画“叶红秋浓”参加上海最具影响力、当代中国画60家特邀展
国艺美术馆(北京)中国画名家邀请展(.1)
年2月第二届亚洲美术双年展邀请展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aoxibao.com/xxxbrc/1784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