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年首届中国观水节”系列公益活动的压轴之作,12月10日上午,由新消息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主办,银川市文联、银川市书画院、宁夏图书馆协办的“君子观水”公益活动在银川举行。与以往常规公益活动的模式有所不同,本次“君子观水”公益活动将水资源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和人的品德修养相结合,通过专家学者谈水论德,公众参与讨论的创新活动载体,唤醒社会对水资源保护的更深刻理解。
新消息报记者马骋赵锐/文段涛武晓瑜/图
在宁夏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活动现场,来自社会各界的位公益人士用独特的方式展示和诠释水资源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和人的品德修养。其中来自宁夏武术协会武术十站的老年人现场表演了太极拳,银川市兴庆区正知教育培训中心的青年古筝演奏家陈雪弹奏古筝曲《高山流水》,布丁朗诵团的小朋友们表演了诗词朗诵《水韵童音》。银川市城市用水管理处工作人员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了银川水资源的现状,并为大家介绍了节约用水的小窍门。
作为本次公益活动的重头戏,活动主办方邀请著名学者、宁夏作协主席郭文斌,著名学者、宁夏师范学院副院长郎伟和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公益开放平台总监王崇和登台论道君子文化。三位专家学者引经据典,阐述君子之意、君子之道、君子之学。通过圣贤践行君子之道,身边点滴善举德行的故事,深入浅出讲述他们对君子的理解,以及在当下社会充斥焦虑和抑郁的环境中,如何以君子之道修身治家。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公益开放平台总监王崇和表示,今年4月在浙江千岛湖正式启动“年首届中国观水节”,包括新消息报在内的国内30多家主流媒体联合推出“君子观水”系列主题公益活动,截至目前已经在国内30余座城市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作为今年观水节系列公益活动最后一站,银川的各界公益人士对于本次活动的参与让他印象深刻。本次“君子观水”公益活动必将在银川乃至宁夏引导更多公众参与到保护水资源的群体中,为塞上江南水资源保护贡献更多力量。
一场非典型的公益探讨
作为本次“君子观水”主题公益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推动模式,12月10日上午,在宁夏图书馆举办的“君子三人谈”吸引了近位高校学子、公益人士和媒体记者,郭文斌、郎伟和王崇和,一个致力推动安祥文化的知名作家,一个潜心研究传统文化的高校教授,一个旨在探索互联网公益的业界专家,三人深入浅出、引经据典,谈君子、聊传承、话人性,在场听众有所收获,有所思考,更有所启发……
新消息报记者马骋赵锐/文段涛武晓瑜/图
“君子观水”的背后
为何一定是“君子观水”?人人皆可观水,听众席上有人低声讨论,这其实也正是活动主办方最想听到的疑问,因为谈“君子观水”而不谈君子,公众就很难体会其中的大情怀。
“在不同的历时时期,君子有不同的概念。在最早的时候,君子就是君王之子。后来孔子为君子赋予了道德的意义。现在的君子与孔子的时代又有所不同”,郭文斌对君子的阐述更强调德行修为,他认为君子在内心和小人肯定不一样,从价值观上君子的追求和小人也不一样。君子忧道不忧行,他的心在道上,所以生活上,吃穿用度上简单一点都不在乎。
君子的内涵是什么,郎伟阐释说,《论语》和儒家经典中有许多对于君子不同侧面的解释,《论语》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就是说读书人的志向应该在道上,道是理想,是人间最核心、完美的精神。一个读书人一个君子应该在追求道上,不要总想着穿的不光鲜,吃的粗茶淡饭,这些人无法与他谈道。《论语》中还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读书人,作为君子,你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你要为大多数人的幸福和未来着想。
王崇和认为,做君子就是孔子的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当人们知道了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就是君子了。
充斥焦虑和抑郁的环境中,如何看待“小人得势”?
说到君子就永远避不开小人的话题,在现场就有问题抛给三位嘉宾,如何看待小人得势?
郭文斌坦言,其实,君子与小人也可以算得上是长远利益和局部利益的问题。小人得势是一时之势,历史上没有哪个小人能一直得势;而君子失利,是一时失利。《了凡四训》中讲,“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就是说,小人得利只能是一时,君子才是长久,所以古人看问题不是看这一生一世,也不是看这几年、几十年,看的是长长的生命链。所以古人为何能慷慨赴死,英勇就义?他认为在走完生命历程外,其实精神是永恒的,这样的话,他宁可做君子也不做小人。
郎伟也赞同郭文斌对于小人得势的解读,他表示,君子和小人作为千古的一对矛盾,可能在某些时刻,大家看到社会上一些小人很得势,君子处于被打压的状态,但是从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也包括人类的文化发展来看,君子的正能量总是占主流,小人的那种得势和猖狂总是暂时的。身处经济社会,一些人对眼前利益看得太重,对长远利益有时可能看得太淡。所以有时觉得这人这家庭看起来并不怎么遵纪守法,怎么突然暴富了?这是小人得势。实际上,从人类长远发展看,过去中国古代繁荣昌盛的家族都是君子之家,凡是一时权倾一朝、奸臣之臣,后代过得都不好,因为有骂名。
王崇和对此也有独特观点:关于君子和小人,老百姓有一句话叫,“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枉自为小人”。小人忙活了半天,机关算尽,最后还是失败,而君子永远都是社会最重要的力量。如果我们的社会总是小人得志,那一定是社会出了问题,社会不正常了。一个正常的社会,君子是不吃亏的。
对于王崇和的观点,郭文斌也很认同,他表示,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就是说天道也是一定要成全君子的。
转型期社会,君子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文化传承
郭文斌在开场谈及君子概念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社会有很多人处于焦虑和抑郁中,这也是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但是如何在这个转型社会中寻找到正确的充满正能量的认知共识,三位嘉宾认为,很需要理清君子精神的时代内涵和传统文化传承。
“坦率地说,咱们现在处于一个转型的社会时期。我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在高校当学生时期,无论是当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学校也有抑郁的,但是很少。”郎伟介绍,北京大学一名心理学教授研究后的结论是,有40%所谓的“空心人”认为生活无意义。他说,自己在高校任教,接触过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其中出现抑郁的人数不少,一直在想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郎伟认为,第一,人的生活有两个层面,物质层面、生理层面,这是满足物质需要的;第二个是精神空间层面。现在很多人对生命的理解只停留在生存这个基本的物质层面,而把人的生活空间、精神空间放弃或者挤压,就导致吃饱喝足没事可干,觉得生命没有意义。实际上,我们更需要精神追求,有理想情怀。所有古代、近现代的君子都是有追求、有情怀的。
王崇和认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生活意义可能大家都认识到了。但是,重视传统文化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个问题,儒家文化和君子文化在历史中出现了大量的伪君子。所以《宋明理学》就提出了两个字:诚、敬。“我觉得提倡传统文化、君子文化,最重要的是真、善、美,就是把真放在第一位,真诚,对自己真诚,对他人真诚,你真诚了,才会有善,才会有美。”
王崇和:最好的公益就是做好自己
历时9个月,活动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直接或间接参与者超过百万人,“年首届中国观水节”于12月10日在塞上湖城银川圆满落幕。作为本次大型公益系列活动的发起者,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公益开放平台总监王崇和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从“君子观水”谈到马云力推的“唤醒”公益,从银川全城寻耳蜗到当下社会面临的公德痛点,王崇和的讲述或许能为正在投身公益的人们带来更多的启发……
新消息报记者马骋赵锐/文段涛武晓瑜/图
“水出问题了,空气出问题了,食品也出问题了,根源还是人心出了问题”
“君子观水这个主题是否太空洞,感觉很不接地气?”这是记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在12月10日“君子观水”公益活动现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阿里公益这些年一直在重点怎样治好白癜风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合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jxhq.com/xxxbnr/1781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