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白癜风该怎样治疗 http://m.39.net/pf/a_6706972.html
宁夏公布疫情防控期间查办的典型案例
疫情防控期间,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强化农贸市场和商场超市的疫情防控,加大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哄抬物价、恶意涨价等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维护市场秩序。2月9日,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公布了疫情防控期间我区查办的5起典型违法案例,涉及口罩、野生动物等。
★银川市市场监管局查处假冒伪劣口罩等防护用品案。
2月3日,银川市市场监管局专案组联合银川市公安局食药环分局,现场查获假冒伪劣“飘安”牌一次性口罩5.33万只,假冒伪劣N95(带阀)口罩余只,假冒3M口罩只,假冒橡胶手套只,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和陈某某。目前该案件已移送公安部门。
★吴忠市市场监管局查获销售网购假冒防护口罩案。
2月4日,吴忠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公安局利通分局,查获以马某某为首的销售假冒防护口罩案件,捣毁销售窝点1个,现场收缴只无生产地址、无生产日期的时尚蝶型防护口罩。经查,马某某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网购方式,从异地购进假冒防护口罩进行销售谋取利润。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石嘴山市市场监管局查处口罩等防护用品哄抬物价案。
2月5日,石嘴山市市场监管局接到市民投诉,称惠农区宁夏石医同仁医药有限公司存在恶意涨价行为。经查,该医药公司以40.5元/只购入KN95型口罩只,以59元/只进行销售,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相关规定,属哄抬物价违法行为。石嘴山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作出1.85万元的行政处罚。
★泾源县市场监管局查处涉野生动物案。
2月2日,泾源县市场监管局与县公安局森林派出所联合开展野生动物交易执法检查时,发现一家餐饮店冰柜内存有野鸡、野兔各2只。经查,该店主于年11月份从甘肃平凉亲戚家中购买,用于自己食用。目前已立案调查。
★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检测认定一批捐赠疫情防控一线的防寒服为不合格产品。
2月6日,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接到中卫市市场监管局委托检验的防寒服样品,该防寒服为中卫市某商贸公司为支援疫情防控向社会捐赠的物资,中卫市市场监管局将根据检验结果决定能否向社会发放。经检测,该批防寒服填充物为再加工纤维,不符合GB-7《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属于不合格产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迅速将检验结果反馈至中卫市市场监管局,并建议将该批不合格防寒服予以销毁。(新消息报记者白静)
坐地起价发“疫情财”
灵武市市场监管局查处6起口罩违法经营案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防护装备”,也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更成为不法分子非法牟利的手段。
2月9日,记者从灵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哄抬价格、囤积居奇、散布涨价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疫情财”的,坚持从重从快,露头就打。共查获口罩价格违法案6件,收缴罚没款元。
在立案查处的同时,灵武市市场监管局向辖区药品药械经营者发放价格提醒告诫书份,提示经营者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严格依法经营,做到明码标价,诚信经营。倡导消费者发现价格违法行为,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市场监督部门将依法依规及时严肃查处。该市老百姓大药房等零售药房通过广播、电子显示屏、承诺书等方式向消费者作出“防疫物资坚决不涨价”的承诺。
灵武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将联合公安机关继续全面摸排口罩等“防疫物资”违法经营线索,对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干扰、影响疫情防控工作的违法犯罪活动将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新消息报记者陈勇)
银川市市场监管局兴庆区分局查处一起
涉嫌销售假冒“3M”防护用品违法行为
2月6日,银川市市场监管局兴庆区分局执法人员在疫情防控专项检查中发现位于立达国际机电城内的一家五金建材批发部涉嫌存在销售假冒“3M”防护物品的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在该店内共发现标有“3M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元件)”94盒(片/盒)、“3M单滤盒半面罩呼吸器”个,经“3M”公司知识产权代理人——上海维甄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初步鉴定,该批物品均为假冒伪劣产品,目前涉案物品已被执法人员依法采取扣押行政强制措施,并立案调查。
银川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从严从速查处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出市场监管部门的力量。
来源:银川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卫公安速破一起销售假口罩案
扣押“三无”一次性医用口罩个
涉案金额达6万余元
2月9日,记者从中卫市公安机关了解到,近期,中卫市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起疫情期间,销售假口罩的案件。目前,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月5日,一网民在微博上称:有人利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aoxibao.com/xxxbls/178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