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蒸发158万亿A股何时ldqu

中国基金报记者王元也

本周以来,三大指数陷入调整,其中上证综指一周跌幅达2.46%,A股本周总市值蒸发1.58万亿元,较上周下降2.48%。虽然从长期看,MSCI提高A股纳入比例等消息依然会对中国资本市场构成利好,但指数调整的同时,给投资者信心也带来一定的打击。

消息面上,周末央行发布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牵头人通话等也为市场提供了一些想象空间。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最为关心的莫过于市场在经历调整后何时企稳,A股接下来如何表现?基金君整理了十大券商的最新策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从券商的观点来看,多数对A股走势保持乐观,甚至有券商喊出牛市已经在路上,明年将迎来牛市主升浪。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下周沪深两市限售股上市数量共计.11亿股,以本周五收盘价计算,市值约.4亿元,在年全年周解禁规模中排名第二。

A股本周总市值蒸发1.58万亿元

本周以来,A股陷入震荡整理走势。其中,沪指5个交易日有3个出现下跌。

11月15日,受到前期涨幅较大的消费,农牧饲渔以及医药制造等行业轮番杀跌的拖累,两市股指快速走低,随着央行意外新作亿元MLF措施的出台,银行,保险以及券商等金融股带动股指再度上扬。但午后股指再度震荡走低,沪指再度击穿点,截至当日收盘,上证综指报收.34点,创下国庆以来最大周跌幅。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认为,上周末公布的略超预期的CPI数据为市场下跌主要因素,市场对通胀的担忧主要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上周央行下调MLF利率超出市场预期,但CPI数据公布后,投资者对年底前货币政策的预期向收紧方向移动。

全周来看,三大指数均跌幅较大,其中,上证综指跌幅达2.46%,深成指报.99点,周跌幅2.5%;创业板指报.78点,周跌幅2.13%。

值得注意的是,据wind统计,A股整体总市值本周蒸发1.58万亿元,且较上周下降2.48%。

此外,在市场震荡调整行情影响之下,A股本周ETF超九成下跌,总成交额.01亿元,较此前一周减少65.15亿元,结束了连续三周的放量。以区间成交均价估算,近一周A股ETF份额总体增加14.19亿份,资金净流入约24.62亿元。

在三大指数悉数调整的同时,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17.91亿元,较上周大幅缩量,净流入居前的是电子元器件和农林牧渔。

这些消息或影响下周市场

1央行发布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显示,第三季度以来,央行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进一步畅通渠道,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同时,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引导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并灵活运用中期借贷便利等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松紧适度。此外,央行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商行额外降准1个百分点,加大结构调整引导力度,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

谈及下一阶段的主要政策思路,报告中表示,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妥善应对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同时坚决不搞“大水漫灌”;注重预期引导,防止通胀预期发散;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协调好本外币政策,处理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间的平衡;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

具体来看,有以下主要六点:

一是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二是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如运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的作用。

三是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如改革完善商业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通过MPA考核等方式推动银行更多运用LPR,坚决打破银行通过协同行为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推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以市场化改革办法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维护公平定价秩序,保持银行负债端成本基本稳定。

四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方面的作用。例如继续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继续稳步有序推动债券市场双向开放,以及不断优化交易、清算和结算等相关制度安排等。

五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如加强金融领域制度建设,增强金融业治理能力;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中小银行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六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金融委办公室作用,健全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推动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行动方案,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有序推进结构性去杠杆,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风险,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进一步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主体责任。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指出,该报告,提及通胀风险可控,仍将加强逆周期调节,或减缓市场对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忧。

2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牵头人通话

中美贸易局势继续朝乐观方向迈进。11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通话。双方围绕第一阶段协议的各自核心关切进行了建设性的讨论,并将继续保持密切交流。

3证监会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改革

中国证监会11月15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现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改革。符合条件的H股公司和拟申请H股首发上市的公司,可依法依规申请“全流通”。

据了解,H股公司或拟申请H股首发上市的公司以下类型股份可申请H股“全流通”:一是境外上市前境内股东持有的内资股,二是境外上市后在境内增发的内资股,三是外资股东持有的未上市流通股份。现阶段,“全流通”股份上市流通地为香港联交所。

年H股“全流通”全面推开主要涉及以下变化:一是总结试点期间好的做法,形成规则制度,并以业务指引的形式加以明确;二是不再对公司规模、行业等设置限制条件,在满足外资准入等管理规定的情形下,公司和股东可自主决策,依法依规申请实施“全流通”;三是不设家数限制和完成时限,按照“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原则有序推进。

中信建投团队指出,从H股“全流通”的影响上看,单H股公司境内未上市股份存量不大,相当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总市值的不足7%,对于香港市场可能会产生冲击,但总体而言负面影响将十分有限,相反全流通后的益处可能更为明显。首先,增加H股相关公司的流动性,进而便于提高H股在国际市场指数中的权重,带来增量配置资金;其次,有利于促进H股公司各类股东利益一致和公司治理完善,提升公司估值;再次,避免为流通而搭建VIE架构的成本,增加联交所对于内地公司的吸引力;最后,便于境内未上市股份股东利用境内未上市股份融资。

十大券商最新策略

海通证券:年将迎来牛市主升浪

海通证券策略团队指出,根据盈利和估值关系将牛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孕育期:盈利回落、估值修复;第二阶段爆发期:盈利和估值戴维斯双击;第三阶段泡沫期:盈利高位盘整,情绪推动形成最后一冲。上证综指--点是牛市第一阶段的进二退一,上证综指点很可能是牛市第二波上涨的起点,对应波浪理论的3浪,逻辑是盈利见底回升、政策面偏暖,初期在确认基本面或政策面变好前市场会有反复。而随着盈利见底回升,资金配置力量渐强,年将迎来牛市主升浪,对应波浪理论的3浪,“牛”转乾坤。

其指出,达成这一目标主要有两大加速器一,分别为盈利回升和配置力量。盈利回升方面,时间上,预计企业盈利19Q3见底后将回升,空间上,新时代经济将从大走向强,核心是质的提升,源于产业结构升级、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国际化等。有投资者对盈利回升的幅度有两大疑虑,一是库存回补力度不足,二是认为地产下行拖累盈利,但在该团队看来,不必担忧这两个因素。

在配置力量方面,该团队指出,这次金融供给侧改革堪比年股改,回顾历史牛市3浪需要增量资金的流入,而资金的入场一方面需要基本面见底回升,另一方面需要制度改革来提振风险偏好。金融供给侧改的大背景下,未来居民和机构的大类资产配置都将偏向权益。居民方面,年我国居民资产中房地产占比为70%,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仅为3%,受益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地产投资属性弱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未来我国居民的资产配置将从房产转向股权资产。机构方面,我国险资和理财资金均配置了大量非标资产,打破刚兑背景下无风险利率下行,机构需增配权益资产来提高长期收益率。年我国保险类资金和银行理财资金合计规模接近60万亿,持股比例均不到10%,潜力还很大。

具体到行业配置上,该团队指出,“科技+券商”有望成为本轮主导产业,这是因为我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步入信息化时代,重点发展的产业是科技类行业,而为科技类行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是券商,所以未来进入牛市爆发期时的主导产业将会是科技+券商;当前我国科技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术推动,科技行业盈利将进入回升周期;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增量改革也不断推进,券商盈利全面回升,未来随着牛市进入第二阶段,股市成交量放大,券商高贝塔特征将助推券商业绩进一步提升;此外,当前银行地产板块估值低、基金持仓低、前期涨幅低,配合事件催化岁末年初银行地产可能再次出现异动。

国泰君安:通胀成为近期A股主要担忧市场风格转向金融等行业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指出,通胀成为市场主要拖累因素,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减缓市场担忧。本次通胀的政策、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与此前有显著差异,对市场风格、行业表现影响或较小。此前的通胀中,A股大小盘风格并无统一规律,板块上周期股表现较好,科技股表现较差,行业方面采掘、家用电器、食品饮料表现较好,汽车,非银金融、轻工制造表现较差。本轮通胀的结构性较为明显,且引起通胀的主要相关行业农业、食品年涨幅已经较大,因此市场风格、行业表现受通胀影响或较小。

此外,该团队指出,在市场对通胀担忧加剧中,第三胜负手已经开启,市场风格转向金融等估值低、盈利确定性高的行业。年底前外资流入有望加速,核心资产表现有望占优。

该团队表示,年以来,第四季度滞涨、低估值行业出现补涨行情概率较高。建议把握绝对收益,布局新“β”行业,比如核心资产中的银行、建材,以及困境反转潜力大的传媒、汽车。其中,银行板块受益于盈利周期见底带来的资产质量改善;建材行业受益于逆周期调控政策预期,以及行业格局优化下高盈利持续性强,传媒受益于政策边际改善及需求复苏,汽车受益于消费促进政策预期及行业出清后的景气复苏。

中信建投证券:逆周期调节托底基建周期短期占优

中信建投策略团队认为,在当前市场回调反映中国短期滞涨的不利条件下,低估值、现金流充沛的蓝筹龙头企业将持续占优。

首先,当前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与基建相关的建筑、工程机械、周期等低估值蓝筹龙头企业PB小于1,内涵价值凸显,有估值修复的机会,在未来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的背景下预期景气度将会提升。其次,在通胀仍将持续的阶段,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抗通胀主线,以及具有业绩支持的成长股也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aoxibao.com/xxxbjj/1785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