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下旬,一则消息成为以色列各大报刊的头条新闻——以色列前总统摩西·卡察夫当地时间22日因强奸及其他性侵犯指控,被特拉维夫地方法庭判处7年徒刑。
▲摩西·卡察夫
现年66岁的卡察夫是以色列的资深政治家,也是该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作为从政30余年的“老将”,他曾因一向以正面清白形象出现而一直受人敬重和爱戴。谁知道,年,就在卡察夫7年总统任期行将结束之际,素有“干净先生”美誉的卡察夫,却由于性丑闻“东窗事发”而被迫提前辞职。此案反反复复,纠结了四五年,卡察夫终因犯有强奸罪和性骚扰罪而获刑7年,他也因此成为以色列历史上第一个被判入狱的国家元首。
一帆风顺的“最年轻总统”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但对于如今“落魄”的卡察夫来说,还是有必要回顾一下他的“发迹”经历。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一个犹太移民国家,而卡察夫则可谓移民中的精英人物,他的经历曾在不少人、尤其是从中东和非洲地区移民至以色列的犹太人眼中被视为个人奋斗的典范。
年,卡察夫生于伊朗,在伊朗生活6年后,卡察夫于年随父母搬到建国仅3年的以色列居住。至今,卡察夫仍能说一口流利的波斯语。由于战乱,来到以色列后,卡察夫一家在临时帐篷中生活了数年。其间由于发生火灾,卡察夫2岁的弟弟不幸遇难。青年时代,卡察夫曾从军习武,在以色列国防军中当过通讯兵,并接受了战火的洗礼。退役后,卡察夫进入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学习经济和历史,并成为学运领导人。读大学期间卡察夫曾在一家中学教数学和历史来贴补家用,还曾当过以色列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消息报》的记者。年,年仅24岁的卡察夫加入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并于同年当选为马拉凯市市长,他也成为以色列历史上最年轻的市长。由于施政有方,受到选民欢迎,卡察夫连任马拉凯市市长长达十多年。
由于卡察夫形象良好,表达出众,自跻身政坛后他的仕途便一帆风顺。作为利库德集团成员,他一贯作风强硬,在以色列有很高的声望。年,32岁的卡察夫作为利库德集团代表首次当选为议会议员,从此开始职业政治家的生涯。甫成议员即被当时的贝京政府派到伊朗游说犹太人回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卡察夫一直在以色列的历届政府中担任高官,历任住房和建设部副部长、内政部长、劳动和社会事务部部长、运输部长、副总理兼旅游部长等职务。
年,以色列在任总统魏茨曼因涉嫌经济丑闻而辞职。在同年7月举行的议会总统选举中,卡察夫作为利库德集团推选的总统候选人,竟出人意料地击败以色列政坛巨星、工党总统候选人佩雷斯,当选为以色列第8任总统,也是以色列第一位7年任期的总统,并于同年8月1日宣誓就职。这一年,卡察夫55岁,他成为以色列建国以来最年轻的总统。
本来,在以色列,总统虽然是国家元首,但因为以色列是总理制国家,行政大权由内阁执掌,总统由国会议员互选而出,所以其位高但权不重,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荣誉职位,没有实权。不过,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登此“宝座”的,担任总统的人往往都是品行无可挑剔的德高望重之人。同以往的历任以色列总统不同,卡察夫出身于社会地位相对低下的阶层。在当选总统之前,国际社会几乎对这个平素不爱抛头露面的人一无所知,而卡察夫之所以能在与佩雷斯的竞争中胜出,最重要的原因是,从政30余年,他从没有与任何丑闻沾上关系。这对于经常曝出各种丑闻的以色列政坛来说,简直就是一个道德神话。
卡察夫担任总统后,也确实不负众望。一向以正面清白形象出现,一直受人敬重和爱戴。他自己也曾略带自负地说,每天平平安安地回家是最让他骄傲的事情。自任职直至年年中,卡察夫谦和待人,廉洁低调,一副“谦谦君子”的形象。只要再坚持一年,年逾六旬的卡察夫就将光荣卸任,为总统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但偏偏就在此时,他却出了“问题”。
弄巧成拙的“主动报案”
说来好笑且富有戏剧性的是,卡察夫的性丑闻问题其实是被他自己“捅出来”的,欲知详情还得从5年前的事情说起。
年7月,以色列人又经历了一次局部战争——与黎巴嫩真主党发生了武装冲突。但就在战争硝烟即将弥漫之际,身居高位的卡察夫却在“思考”另一件私事。7月5日,也就是黎以冲突爆发前的一周,卡察夫突然将以色列总检察长梅纳赫姆·马祖兹秘密召进总统府,向后者通报了一件棘手的事情:他的一名前女下属近日以告他性骚扰为要挟,向他勒索巨款。卡察夫最后递给总检察长马祖兹一份信件,大体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告诉马祖兹,他把女下属的谈话录了音。总统的投诉让马祖兹不敢怠慢,深感事态严重的总检察长立即返回司法部,紧急召集有关人员开会商讨对策、展开调查。
以色列的媒体记者素以神通广大著称。这边的调查刚一开始,那边马上有人“闻到了气味”。此事事关总统、又带有“桃色”,当然是绝好的新闻“猛料”。记者得知线索后,顺藤摸瓜,很快了解了情况,并随即“公之于众”。7月7日晚,以色列电视二台的新闻节目披露了这条爆炸性新闻。消息一经播出,顿时在以色列朝野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据报道,涉嫌“敲诈”总统卡察夫的那名前女下属,是一个长相漂亮,身材迷人的女士,曾经是卡察夫秘书班子的成员。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媒体称其“O.R”女士。大约一年前,“O.R”女士与卡察夫关系突然恶化,辞职离开了总统府。与卡察夫的说法刚好相反的是,“O.R”女士表示,自己在总统府工作期间,经常遭到卡察夫的性骚扰,卡察夫还曾数次使用“强制手段”,迫使她与他发生性关系,甚至在自己忍无可忍辞职之后,还经常接到卡察夫打来的骚扰电话。
在任总统的绯闻既已传出,更激起了记者们“刨根问底”的热情。随着报道的深入,对卡察夫不利的消息不断传来,人们感兴趣的字眼已经不在“敲诈”,而是“性丑闻”了。据称,卡察夫的这名神秘女下属“O.R”在纽约期间曾给卡察夫打电话说,她想念他,并告诉卡察夫夫人吉拉,总统府一名女雇员的儿子是卡察夫的私生子。
显然,事态的发展已经远远背离了当事人的初衷。当初,卡察夫之所以“主动报案”,是打算“先发制人”,争取主动权。没想到弄巧成拙,竟然变成了自揭疮疤,“引火烧身”,将自己的性丑闻一步步地呈现在以色列公众面前。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亲自”点燃的“火”还会越烧越大,最后烧得他颜面扫地、“焦头烂额”。
性丑闻接二连三被曝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卡察夫与“O.R”女士的“桃色事件”尚未了结,又有一名指控卡察夫对其进行性骚扰的女性出现在媒体视野里——以色列《晚报》7月11日以“卡察夫对我进行性骚扰”为题在头版刊登了这篇报道。
第二个对卡察夫“发难”的女人被媒体称为“B”女士,同样是一位前政府女雇员。报道中,“B”女士回忆说:“当我第一次来到(卡察夫)办公室的时候,有人对我说‘我们要看看你能不能撑过头天’。当时我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不知道他们是在暗示即将发生的一切……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但他们都保持沉默。”
“B”女士说,起先卡察夫只是说些恭维的话,夸她长得漂亮,打扮也不错,发型很好看,后来就得寸进尺,开始公开调戏她,一度甚至对她动手动脚。“他总想摸我的手和脸,甚至试图把手伸进我的衣服和裙子里,我不同意,他就硬来”。遭到拒绝后,卡察夫即板起一副冷脸,在办公室同事面前给她难堪。“B”女士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
就在有关卡察夫的“爆炸式新闻”不胫而走之时,黎以冲突同时爆发。但枪炮的轰鸣和战局的变化尽管暂时转移了人们 在短短一个多星期时间里,有关卡察夫的性丑闻接二连三地被众多媒体毫不留情地披露出来。中国有句成语叫“墙倒众人推”,卡察夫这回算是充分领略到了个中的含义。
警方宣称掌握充分证据
面对日趋恶化的严峻事态,卡察夫感到坐立不安。他一方面后悔不应匆忙报案,另一方面则希望设法“摆平”此事。7月11日,卡察夫再次致信总检察长马祖兹,强调他本人不清楚他的女下属“O.R”的行为是否构成了法律意义上的“敲诈”,因为她的确面临一些诸如个人、家庭、财务以及精神上的难题。言下之意就是,即使她言语上有些过火,也是情有可原。卡察夫在信中还说:与媒体的报道相反,这名女秘书并没有指责他性骚扰,而是说他借手中掌握的特赦权收受贿赂。卡察夫在信中最后向马祖兹强调:“我没有什么可以隐藏的,一切悉听尊便。”
尽管卡察夫言辞恳切,希望“息事宁人”,但已经启动的司法程序不可能说停就停。总检察长马祖兹更是不为所动,当天即宣布,警方成立了一个由5名高级探员组成的特别小组,对“敲诈”总统案展开刑事调查。司法部门的高级官员称,不排除调查将会进一步扩大,涉及总统是否涉嫌性骚扰这一敏感话题。
面对多名女子的性骚扰指控,卡察夫态度十分强硬。在媒体采访中,他不断否认曾经与其办公室的任何雇员发生过性关系。并在一项声明中说,他与女性雇员的交往都符合职业标准。他指责这些人企图报复,因为他拒绝为她们提供工作。他还拿出了早先提到的录音带。但警方认为录音带有删节,不足于证明“O.R”女士试图敲诈。
为了搞清事实真相,8月21日晚,警方发动了一场持续7个小时的“突袭”,没收了卡察夫的个人电脑、办公室电脑以及其他众多的文件。警方表示搜集到的这些文件以及电脑中的电子邮件,可以帮助他们判断卡察夫与“O.R”女士间的关系,以及是否有总统官邸的雇员企图破坏调查。8月23日,警方在卡察夫位于耶路撒冷的总统官邸,对其进行了首次问讯,时间长达5个小时。在随后的几天里,警方又对卡察夫进行了两次质询,其中一次持续了一天的时间。警方透露,在讯问过程中,卡察夫神情紧张,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在这前后,卡察夫开设秘密账户“出售”总统赦免权、非法窃听雇员等“猛料”也相继出现在以色列媒体上,而声称遭到卡察夫骚扰或侵犯的女性前前后后竟有10人之多。以色列上下随之一片哗然。
10月15日,负责卡察夫性丑闻案件的以色列警方调查组宣称,他们掌握了有力的证据,可以让卡察夫面临三项指控:性犯罪、行使赦免权时行为不当与非法窃听总统府雇员。其中,又以性犯罪指控证据最为充分,足以把这个在任总统送上法庭。调查人员在与总检察长马祖兹等高级官员会晤时提交了他们掌握的证据。警方随后发表声明说,建议马祖兹对卡察夫以强奸罪等提出起诉。
辞职谢罪仍然难逃牢狱之灾
在其性丑闻成为以色列人街谈巷议的中心话题之后,曾被誉为“干净先生”的卡察夫声望急剧下跌。一位法律专家在《国土报》上发表评论称:“总统不仅必须没有任何罪迹,而且必须让国民没有任何猜疑。”一些议员已经开始征集签名,准备启动对卡察夫的弹劾程序。而卡察夫本人尽管仍然坚称自己是无辜的,此时也感到了脸面无光。
9月10日,以色列总统办公室宣布,卡察夫主动请求停职数个小时,以避开最高法院首位女院长举行的宣誓就职仪式。10月16日,卡察夫决定呆在家中,不出席总统应当参加的以色列冬季议会的开幕式,“以维护议会的尊严”。而在犹太人的传统节日“住棚节”期间,卡察夫虽然不得不在数千民众面前强颜欢笑,但苦涩的笑容和发黑的眼圈,还是掩盖不了卡察夫处境的尴尬。
年1月23日,以色列总检察长马祖兹的办公室发表声明,称已搜集足够充分的证据,用以支持对卡察夫涉嫌强奸、性骚扰等罪名的指控。同年1月底,卡察夫向议会提出暂时停职的请求并得到批准。
卡察夫的性丑闻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总统被诉强奸,在以色列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过去历任政府总理或总统陷入丑闻的先例大多是因为经济问题——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为中东和平献身的以色列总理拉宾,曾因为妻子在美国拥有私人账户,而被迫辞职;两度出任总统的魏茨曼,也就是卡察夫的前任,曾涉嫌逃税和金融诈骗——魏茨曼从一法国犹太富翁那里接受了45万美元的捐款,但他没有按规定将这些“收入”上报,也未缴纳所得税。于是,他于年被迫辞职。卡察夫的此番“创举”,竟然是为人所不齿的性丑闻,不仅使他自己蒙羞,也令以色列的普通老百姓心态复杂。人们既惊讶,又气愤,舆论一边倒地要求他立刻辞职,就连在任总理奥尔默特都公开表示,希望卡察夫早点请辞下台。
年5月,在有关卡察夫案件的听证会举行后,以色列总检察长马祖兹宣布,经调查取证,检方正式起诉卡察夫在年担任旅游部长期间,两次强奸了一名叫Aleph的女下属;在担任总统期间,性侵犯和骚扰了总统办公室另外两名女职员。
遭起诉之后,卡察夫急于脱身并平息舆论压力,他与以色列总检察长马祖兹达成认罪协议,以辞职换取免于刑事惩罚。同年6月28日,总检察长马祖兹宣布,检方将不会以强奸罪指控卡察夫,但卡察夫将承认性骚扰、妨碍司法等较轻的罪名。同日,卡察夫向以色列议会正式递交辞呈并于48小时后生效。于是,在自己的总统任期还有两周即将结束时卡察夫提前辞职。
不过,时隔近一年后,卡察夫或许是感觉已经“喘过气来”,遂开始“翻供”。年4月,卡察夫突然撤销了此前与检察部门达成的认罪协议,声称受到“政治巫师陷害”和“家庭背景歧视”,并坚称要维护自己的清白,而检方也随即重新启动了针对卡察夫的犯罪调查。
年3月19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地方法院以强奸和性骚扰罪名对卡察夫提出起诉。经调查审理后,年12月30日,同一家法院判决以前总统卡察夫强奸和性骚扰罪名成立。从政生涯中一向春风得意的卡察夫由此成为以色列历史上第一个被判有罪的国家元首。
今年3月22日,这起长达5年的案件终于尘埃落定,该法院作出最终宣判:前总统卡察夫因在年至年期间对3名属下犯有强奸罪和性骚扰罪,获刑7年,并向3名受害者中的两人支付共12.5万谢克尔,约合3.5万美元的赔偿金。
法官宣读判决时说,这一案件“史无前例”,“被告罪行严重,必须承担责任,没有人能够凌驾于法律之上”。卡察夫在判决之后老泪纵横,在法庭上与儿子相拥而泣,他坚称自己是清白的。
卡察夫是以色列历史上第一个被判入狱的国家最高级别官员。此案在以色列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等一些领导人都表示这个判决体现了司法公正。以色列反对党前进党主席利夫尼女士也遗憾地说,既然不能剥夺卡察夫曾经的辉煌地位,现在只能剥夺他的自由了。
国际媒体也纷纷对卡察夫一案的判决表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卡察夫案给世人留下了教训和启示。此案的焦点不在于案件审理时间长短,也不在于强奸罪名本身,而在于尽管被告人曾位高权重,然而终因罪行严重而被判入狱。该案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法官宣判时的那句话,即“没有人能够凌驾于法律之上”。
文章来源:《文史天地》第期
作者:友衡
『文史天地』伴你欣赏历史的精彩片段
我们为你介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讲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果您有更多关于历史的精彩内容可以通过我们分享给大家。
★订阅:点击大标题下的?文史天地--再点击?北京哪里白癜风看的好白癜风诊疗指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jxhq.com/xxxbjj/1782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