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庐山云雾,走过西湖龙井
回到你我相约的莲心禅寺
院前黄金桂树,沾着清晨玉露
寺里朗朗梵唱,唤醒如铁观音
池中的水金龟,戏耍水藻龙须
我用大红袍般的手绢,裹着香甜肉桂
泡一壶太平猴魁的隆中茶
为你的到来,等待
你曾说过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黄山毛峰下
一场碧螺春雨,在竹叶青中溅开了雨花
午子仙毫间,等来一位惠明女子
看过苍山雪绿,见过蒙顶甘露
也不曾如你水仙般的东方美人
此刻
你金骏眉头紧锁,凝出小种愁绪
想要问你缘故,世界却开始模糊
睁开双眼
梦
醒了
身在普洱
延伸阅读:
喝茶不是一种文化,而是一种需要是夜,浓黑的静谧。放下手中的书籍,信手端起茶杯,啜了一口。茶微凉,正合口。一股茶香就这样从口里一直透到心里。闲闭双目,随着起立的动作深吸一口气,继而慵懒地伸伸腰。复开双眸,凝视杯中。茶语微启,舒缓的伸展,游于并不盈樽的茶水中。
城市密集的楼房,阻隔了月色的进入。借着房里的灯光,目光所及,全是黑通通的窗户,一重又一重,密密麻麻。只有窗台上的几棵小植物,似乎在向我提示着什么。杯中的茶,此时,常常成为我凝视的对象。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喝茶,喜欢上茶水的味道,喜欢欣赏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的优雅姿态。
我爱喝茶,也渴望喝好茶。偶尔也会摆开阵势,冲点功夫茶:按着洗茶、沏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闻茶、品茶之类的步骤摆弄一翻。也曾经翻过一些关于茶文化的书籍,知道中国的一些名茶佳茗,了解到一些泡茶的方法,也知道一些关于茶的闲人逸事。
茶须静品。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方能领略到茶的滋味。《茶疏》里面写到最宜于饮茶的时候和环境是这样:饮时: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棼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鼓琴看画夜深共语明窗净几洞房阿阁宾主款狎佳客小姬访友初归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课花赏鸟荷亭避暑小院焚香酒阑人散儿辈斋馆清幽寺观名泉怪石;宜辍:作事观剧发书柬大雨雪长筵大席翻阅卷帙,人事忙迫及与上宜饮时相反事;不宜近:阴室厨房市喧小儿啼野性人童奴相哄酷热斋舍。盈窗小雨,几人闲坐,丝竹弦音;壶里蒸汽氤氲,茶香四溢,且饮且聊,偷得浮生半日闲。品茶之道,大抵如此。
然而,我并不精于茶道,对茶文化也没有深究。更多的时候,我喝的茶都是茶壶里或者是在杯中泡出来的。因此,我喝茶,喝的不是一种文化,而是一种需要。茶水,茶水,就是以茶当水。出于习惯,桌子的右边,总会放着一杯茶水。不时信手执起杯耳,翻开杯盖,抿一口。复又把杯子盖好放回原处,继续之前所做的事情。
有时候,一片茶叶触抵唇边,才发现,杯中水尽,于是起身,端着杯子走到茶水间,冲点开水,又回到原处安坐。时间长了,原本光洁的杯子便覆上一层茶渍,不浓不淡,在斜阳的余晖中透出几许古朴的味道。日常生活,在茶水的氤氲中,便有了一种闲适的味道。
延伸阅读:
茶之道,茶知道不懂茶并不影响一个人体验茶所能获得的乐趣。常会遇到一些朋友,提及茶总是小心地说自己不懂,即便是喝茶,也是随便喝喝。不管这谨慎的态度是不是谦虚,其实懂不懂茶对大多数人来说不那么重要。如果喝了某个茶感觉还不错,能接着喝下去就足够了。一如芸芸众生,有哪个敢说:我能看懂每一个人?
茶,只要觉得好喝就行,不用刻意去懂。人生本已不轻松,生命中本已有太多无法把握的东西,生活就不必再背负更多的繁琐。品茶,无需懂得太多,只需将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暂时享受须臾的小资调调,又或在品茶中持续优雅的姿态,这样足矣!你会发现,每一泡茶的滋味,因着环境、氛围、气候、同饮者的不同,让人生发出不同的感怀。茶本身、茶与人、茶与禅,亦有着很多因缘故事,或感伤,或动人,或铭心刻骨,或温煦如春,不仅值得细细品味,且能涤尽尘劳,是非放下,安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
所以,始终有些固执的认为,一生之中可以不必懂茶,但是每一缕记忆可以印上不同的茶香,似乎只有这样的日子才可以过得精致。
茶,对于享受有格调的生活,热爱雅致生活氛围的人来,不是功课不是束缚。茶是享受,懂不懂茶并不重要,千利休禅师说:“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喝什么茶也不重要,适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喝茶就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每个茶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净土,可容花木,可纳雅音。日日在此间醒来,不问凡尘,静心享受其中!
茶之道,茶知道,其实只不过是守一怀净土,盈一眸恬淡,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在纷呈世相中不会迷失荒径,可以端坐磐石上,陶醉茶香中,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于尘世偷来闲暇时光,不啻为人生之一大乐事。
因为喜欢那份清香,能弥漫整个屋子,让你久久的沉浸在那种清香的气息中来。泡茶,我更喜欢慢慢地看着茶水相融的过程:捏一把抩入壶中,清清的沸水入壶,茶在水中起伏、变大,茶水也渐渐地变绿或金黄,此时你已分不清是水洗茶,还是茶润水。也许入壶便成一体,她的清丽,她的不俗,只有到唇齿之间才是一番新的感触。呾一口便是美妙,闻一闻都是清香。
喝茶时,我喜欢翻阅旧书,也许我是个恋旧的人吧,总觉得那发黄的纸张有岁月的痕迹,偶见空白处的注解能依稀寻到当年的心迹。一页一页的翻,似乎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经年过去,还是喜欢朱自清、周作人的散文,美丽而悠远;喜欢徐志摩、戴望舒的诗,韵美却深长;喜欢钱钟书的《围城》,喜欢沈从文的《边城》,心中向往的是远离尘嚣的一种平静与恬淡。
放一首筝曲,那种幽宛似乎饱含着一脉脉一丝丝古典味儿,如水波一样,缓慢的浸没了钢铁城市的冷漠与坚硬;又似乎有种空灵的禅意。渴望得到高山流水划过之后的知己、知音相遇,感动梁祝一曲散发出来的纯真爱情,留恋茉莉花开之声的纯洁清新。
品茶是一份悠闲与从容,读书是一种心得和体会,听歌是一样愉悦加感动。一任轻柔的思绪轻抚心灵,然后呷一小口茶水。也许此时此景就是一首诗一阕词吧,这样的境况是不是有些慢条斯理?是不是有些脱离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也许吧。如果真的与现实差一步之遥,那也不是什么缺憾,因为这个过程是精彩的、细致的,从不厌倦,从不觉单薄,有的是淡淡的清心,默默的享受;清新一种烦躁,享受一丝甜蜜。
茶苦茶香,品尝需要耐心,需要功夫。亦如爱情,没有等待的苦涩,你永远品尝不到最后的幸福。也许你累了倦了,无法忍受等待之苦,中途散场,那你自然以伤感收场,落得一个无言的结局。有人说过:彩虹是下雨过后的耐心期待,那么爱情就是人们生命里等待的一份美丽。
生活总是那么忙碌,但真正的坐在几案前时,便是一副懒散的样子,一种休闲的雅致,如壶中茶,温润、散漫且自然、品位。
我喜欢这种含蓄细致不张扬的内敛生活,平淡人生,诗情画意;更爱这样品味生活的态度,开心雅致,淡定悠远,喜欢有紫砂功夫茶具相伴的闲暇午后时光,喜欢有音乐、有诗书陪伴的平静岁月。
至于茶之道,自有茶
延伸链接:
励志歌词四首:
《记者生涯》
昨宿青纱帐
今写甘蔗林
风雨飘摇无定
抛却情与亲
笑看秋声落叶
独自雨黄昏
文章千古事
篇篇带月痕
求真理、写历史、扫乌云
直言纳谏
金刚不钩自销魂
愿做清道夫子
日日弹剑当歌
何惜此身心
回首当无愧
铁笔镌青春
该词系中国青年报记者王伟群所作,时间大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民国时代新闻记者歌
从清晨,到深宵,
努力工作,天将宵,
舆论的权威,要大众支持,
神圣的职业,我们自己珍好。
让无耻的家伙,去卖身投靠;
万万千千的读者,需要精神的面包。
今朝今夜,今夜今朝;
要闻、电讯,严重的消息太多了。
且莫骄矜帝王之冕,
我们举起“集纳”的旗手,
准备三千毛瑟,有笔也如刀。
深圳读书月主题词
甲骨文字开天地
竹简百家写春秋
长空雁过天有字
万里山河眼底收
书是一辈子的朋友
天下故事写在心头
书里藏着万年交
隔着年代也握手
太阳不老天不老
万卷长流水长流
人生风景何处寻
云在青天书在手
在路上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心灵的歌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
跋涉者的足迹
年,在跨入而立之年之际,这本30万字的新闻作品自选集《冷眼·热血》为30岁的人生献了一份生日礼物。
作者荣登年第12期山西省政府《品牌》月刊封面人物,该刊同时还刊登了著名青年传记作家张树诚先生撰写的中篇报告文学《“铁肩”记者韩锡璋》。
年5月,陕西《时代人物》杂志对作者的报道。
年9月,云南省思茅撤区,新的普洱市成立。应云南省政府之邀,参加全国媒体走进云南普洱茶主产区采风活动。
年,在第8个中国记者节,被评为“山西省百佳新闻工作者”。作者以《羞言抱负执着事业》为题,用近万字的篇幅自述了这几年在新闻园地的风雨途程和取得的成绩。
年5月21日,中国法官协会文化分会诗文社在太原揭牌。图为作者与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冯少勇合影。
年6月28日在太原法院文化建设信息调研暨新闻宣传工作会上发言。
年7月6日,全省晚报都市报行业报迎接十八大主题宣传总编辑座谈会在山西青年报社召开。时任山西市场导报副总编的作者在会上发言——原载年7月7日山西青年报。
年9月5日,在山西日报举办的新闻文化沙龙上,作者应邀向上级领导、业界大腕介绍交流了自己的从业经验。
年9月29日——10月1日全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在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举行。作者作为名参会者中的8名代表作了发言。
年5月23-25日,在武汉参加由中国青年报、华中师范大学主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提供学术支持的第五届全国深度报道研讨会。图为中国最高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江作苏先生(左)与作者在一起。
年10月7日,韬园诗社建社93周年暨复社1周年“琴瑟年华”庆典专场上,作者与山西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作家、诗人张德恒先生在一起。
年10月11日-14日,参加全国百家社长总编走进广东中山采风活动暨党建工作会议。
倘有给山西市场导报文化副刊、太原法院文化周刊赐稿者可发这两个邮箱。如有特殊强调事宜,敬请附于稿后。
小张编辑
E-mail:
qq.中成药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