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钢煤焦类钢材(邱跃成):春节因素供需双弱,现货偏弱盘面震荡螺纹方面,1月螺纹产量连续四周下降,较去年12月末减少13.07万吨,总库存连续五周累积,共增加.25万吨,周均表观消费量.61万吨,环比下降24.8%。市场明显体现出供需双弱的特征,供应方面钢厂处于亏损局面,检修有所增多,需求方面今年民工返乡早,近几周需求环比减弱速度很快,螺纹累库的速度和总量整体高于往年季节性。当前钢厂冬储政策已基本明朗,钢厂在成本高企的情况下定价较为强势,山东地区钢厂定价在元左右,山西钢厂元左右,贸易商整体冬储积极性不高,今年冬储资源更多集中在钢厂、一级代理及期现贸易商手中。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全月需求均基本处于冰点,库存将持续大幅累积,预计现货价格震荡偏弱运行为主,盘面更多基于对春节后需求恢复情况的博弈,表现或将处于-元区间反复震荡。热卷方面,1月热卷产量处于高位,较去年12月末增加10.76万吨,总库存明显累积,共增加41.5万吨,周均表观消费量.88万吨,环比下降4.63%。年12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6.5%和6.37%,较11月份增幅分别回落1.6和6.26个百分点;12月彩电、空调、电冰箱、洗衣机产量同比分别下降6.8%、下降2.9%、增长8.1%和增长5.1%,较11月份增幅分别回落11.9、8.4、14.4和8个百分点。汽车、家电行业景气度有所回落,冷轧价格在12月下旬以来下跌明显,冷热价差快速收窄,对热卷走势形成一定压制。而近期汽车芯片短缺事件再次加剧,全球多家重点车企宣布削减汽车产量,短期内芯片短缺的局面仍难以缓解。预计2月热卷期货盘面或将震荡偏弱运行为主。策略方面,螺纹热卷单边以偏震荡对待。铁矿(石峰):国内供需矛盾不明显,价格波动风险来自于疫情影响供应方面,12月份中国铁矿石进口数量为万吨,环比减少万吨,同比减少万吨,年1-12月累计进口11.7亿吨,累计同比增加万吨。铁矿石进口增量主要来自于澳洲和非主流国家,年澳洲进口总量7.13亿吨,同比增加万吨,非主流国家进口总量2.22亿吨,同比增加万吨,巴西进口增量较小,小幅增加万吨。12月份国产精粉产量万吨,环比增加48万吨,年1-12月累计产量为2.7亿吨,累计同比增加万吨。年全年中国铁矿石供应增量为万吨。澳洲三大矿山四季度报告显示:年全年,力拓总产量合计3.33亿吨,同比增加2%;必和必拓总产量为2.88亿吨,同比增加6%;FMG发运总量为1.亿吨,同比增加4%。年高矿价驱动下,澳洲主流矿山铁矿石增量并未出现大幅增加,预计在年澳洲铁矿石产出边际难有较大增量。需求方面,12月份中国高炉生铁产量为.5万吨,环比增加万吨,同比增加.2万吨;年全年生铁产量为.4万吨,同比增加.9万吨;12月份日均铁水产量.4万吨,环比下降0.61万吨,同比增加23.07万吨。截止年1月29日,家样本钢厂日均铁水产量为.96万吨/天,环比12月末下降1.59万吨/天,同比增加10.33万吨。高炉开工率及产能利用率分别单月环比下降3.52%、1.34%,高炉开工率同比下降3.13%、产能利用率同比增加3.88%。从生铁产量及高炉开工率数据看,铁矿石的需求处于季节性下滑阶段。库存方面,截止年1月29日,45港总库存为1.25亿吨,较12月末增加92万吨。从品种结构方面看,粉矿库存增加.7万吨,球团库存下降.2万吨,块矿库存下降.8万吨。总结来看,年1月份铁矿石供需矛盾并不明显,盘面价格冲高回落,现货价格分歧较大,块矿、球团、精粉等品种出现上涨,尤其是块矿,价格涨幅较大,而中低品主流粉矿价格出现下跌。目前钢厂节前补库告一段落,预计2月份国内铁矿石供需依然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价格波动风险主要在于国内外的疫情控制情况。预计2月份铁矿石价格高位震荡运行。煤焦(王心彤):供应增加下游补库节前煤焦震荡运行焦煤:现货方面,本周焦煤现货价格基本稳定。供应方面,年前国产端国内煤矿安全生产为主。但由于疫情影响,部分煤矿为为避免人员流动,春节期间有正常生产计划,因此国产端产量或较往年有所增加。蒙煤口岸核酸检测流程优化,汾本周甘其毛都口岸日均通关增加明显,加之煤价过高,下游抵触情绪开始显现,价格上涨稍有乏力。澳煤进口增加。库存方面,春节前下游焦化厂积极补库,焦化厂钢厂焦煤库存大幅增加。下游补库港口焦煤库存小幅下降。煤矿库存低位。短期来看,焦煤节前补库震荡走势为主。焦炭:现货方面,本周第十五轮提涨全面落地,累计涨幅元/吨。下游钢厂抵触情绪较大,但目前仍有部分钢厂库存较低。供应方面,随着部分焦化复产,焦化厂开工率继续上升。需求方面,本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钢铁压减产量是我国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工信部将从四方面促进钢铁产量压减。确保年全面实现钢铁产量同比下降。近期高炉开工率因为疫情和检修影响继续下降,需求减少。库存方面,下游钢厂逐渐补库,焦炭库存增加。但仍有部分钢厂焦炭库存低位。焦化厂随着下游补库库存下降。同时天气影响,港口疏港放缓库存小幅上升。后期来看,虽然高炉开工率下降,但钢厂库存低位仍在补库,因此焦炭现货价格强势。但近期国家政策要求压减粗钢产量,后期需求或受影响。短期盘面或震荡走势。有色金属类铜(徐迈里):继续调整1、基本面。春节前现货市场供求两淡,库存保持低位,现货仍能维持升水,对于铜价有正面影响,但是力度有限。2、宏观面。资本市场经历了拜登新政府登台的亢奋期后,逐步降温。中美两国股市明显回调,美元反弹,影响铜价偏弱运行。3、资金面。资金做多兴趣下降,是前期铜价利多不涨的主要原因。当宏观环境及市场情绪发生转变后,铜价调整反而可能性更大。4、结论。春节前,铜价高位调整的可能性较大,短期不宜盲目抄底。不过一旦铜价急跌,则可能带来良好的买入机会。节后若疫情稳定,下游开工不受影响,当前低库存下铜价易涨难跌;若疫情增加,短期避险情绪过后,将迎来供求错配和宏观稳定政策的双重利好。因此我们建议短期谨慎为宜,做好逢低备库的准备工作。镍(展大鹏):不锈再累库做多边际差1、近期盘面给笔者的感觉是欲调不调。当前宏观情绪和基本面已很难支持目前的高价格,但投资者对春节后的宏观宽松预期以及需求的重启充满期待,加之镍当前具备的各种炒作因素(低库存、新能源以及与不锈钢产业链分化预期),价格反而易涨难跌。或者说镍价具备回调预期,但做空投资者却没有形成合力,不敢冒然做空。2、不锈钢与电解镍想要真正的脱节并不是那么容易,毕竟电解镍大部分用量仍是不锈钢方面,随着镍铁占比的进一步提升,这也意味着电解镍的进一步过剩,内在基本面制约作用仍然很强。不过,阶段性的分化以及电解镍的溢价是可以的,但二者差距过大的情况下,则电解镍就存在炒作嫌疑,要予以警惕。3、对于镍后市,笔者认为短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首先,当前价格上涨已对此前(炒作)逻辑有所体现,且电解镍高溢价随着镍铁的过剩日益被市场所诟病;其次,当前价位下镍供求正往失衡方向发展;最后,临近春节宏观情绪不宜期待过高。4、因春节长假,春节前除非外盘引导下跌,国内资金主动做空力量明显不足,盘面高位震荡或震荡偏弱概率较大,趋势赚钱概率偏低,宜观望或短线操作;春节期间,外盘表现难以预料,从历年走势来看,波动性大于实际涨跌,如果表现强势,春节后镍和不锈钢反可能迎来中短期布局做空的机会。铝(展大鹏):又一年春节又一轮回归1、回顾去年12月和今年1月铝价表现,随着淡季的到来以及宏观情绪表现出的不稳定,铝价在一片质疑声中最终迎来回调,高点到低点回调幅度元/吨。时至1月下旬,今年春节的又一次特殊性,势必带给铝价基本面的重新考量,备库(囤货)声音也越来越强,铝价最终在元/吨附近止跌并低位震荡横盘,由此也给投资者对后市预测带来一定困扰。2、笔者认为,首先从铝基本面的季节性来看,基本面存在供需同降的情况。供应则主要受制于生产天数和当季的利润情况。虽然当前铝价下行已有元/吨的幅度,但从利润的角度来看,除非氧化铝价格大幅度走高,否则电解铝冶炼行业的利润仍处在偏高的位置,而从氧化铝的角度,虽然节前因冶炼企业备库而价格偏强,氧化铝因产能过剩很难现一波强有力的反弹。因此电解铝供应方面主要受制于2月份生产天数的下降。相对来说需求方面的减少更为明显,春节前后是明显的累库周期。但今年节前的备库因素要考量,也因节前备库动作,今年累库总幅度或低于市场预期,会给投资者心理一个支撑,但加工行业随之会出现一定问题——生产和需求的错配,节前的生产未能及时消化,要等待节后的消化,节后按照目前的防疫标准能否按时启动仍是未知,即部分铝锭累库提前转为下游成品库存。从这方面来看,节前因备库的乐观情绪未必能延续至节后,反而节前铝价若因此走高,会成为节后看空的一大因素。其次,从宏观面来看,流动性拐点在1月份显现的淋漓尽致,央行的精准“滴灌”意味着超级宽松周期的结束,节后是制造业由淡季逐渐转旺季的过程,此时期待“漫灌”的概率会很低,因此政策继续收紧节后或继续发酵。最后,我们对比09年和16年(两轮小牛)之后次年的铝价走势发现,上半年走势并不理想,10年上半年铝价大幅回撤,17年因供给侧改革市场反弹至16年高点附近即宽幅震荡,无论哪种走势都在启示投资者不宜过度乐观。3、一季度并非全力做多的季节,往往在价格和利润高企下会有回归的动作。春节前,铝价因下游备库,累库并不顺畅,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未必能带动资金的全力支撑,投资者此时要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aoxibao.com/xxxbfz/1785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