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偏心自远:宁夏是中国杂文的第三高地
新时期宁夏杂文是中国当代杂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当代杂文发展与繁荣的过程中,宁夏杂文与宁夏杂文家从来没有缺席,宁夏不是一个文化大省,但是宁夏杂文的活跃形态却处于全国前列。(阮直语)
宁夏地处偏远,但正因地处偏远,宁夏的杂文作家更能抗拒诱惑,心存高远,坚守杂文这方阵地,跳出庐山看世相:“令人欣喜的是,在宁夏有这样一批坚守文学信仰的人,他们甘于寂寞,耐得住清贫,以殉道般的虔诚,坚守文学的精神高地,用真诚面对文学,以信仰践行文学,用真情的文字耕耘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牛撇捺:《枕边小品·总序》)
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启蒙,因得90年代改革开放、思想解放之机,杂文作家开始有了自由言说的激情和可能。在知识分子内在世界和外部现实都逐渐自由的社会文化生态中,肩负社会责任感的宁夏杂文作家,基于社会良知和人类理性精神,以杂文这种独特的方式,评论人事物理,进行文化批判和人文精神的重构。
牛撇捺、暮远、邢魁学、牛愚、朱世忠、马河、季栋梁、巴图、王涂鸦、闵生裕、田永安等一批杂文作家以宁夏杂文学会为核心以或紧密或松散的方式结成一个创作团体,写出了许多体现着当代杂文精神的有影响的作品。
宁夏杂文学会成立于年,张贤亮为名誉会长,吴宣文为会长,牛撇捺、暮远为副会长。年杂文学会举行换届改选。现任会长为牛撇捺,副会长为暮远、于小龙、马河、巴图等。
年宁夏杂文学会组织出版了《宁夏杂文集》,选录43位杂文作者共篇作品。这是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到年宁夏杂文创作30多年的第一次总结展示,之后吴宣文于年出版个人杂文集《凤城夜话》。
这两本杂文集作为滥觞之作开宁夏杂文先河,引领了宁夏杂文创作的先声。具体而言,宁夏杂文创作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宁夏各报刊开始刊发杂文,宁夏的杂文创作开始升温。《宁夏日报》创办了“社会生活”副刊,为发挥杂文的舆论监督功能,“社会生活”版开设了“社会随笔”栏目。《银川晚报》开设了“凤城夜话”栏目,专门刊发杂文。
后来,《宁夏法制报》《宁夏公安报》《宁夏煤炭报》相继开设杂文栏目,以牛撇捺、暮远、邢魁学、马河等人的创作为主体,开创了宁夏杂文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年宁夏杂文学会成立之后几年,部分杂文家淡出了杂文创作,宁夏杂文也经历了一段相对沉寂的时间,但牛撇捺、暮远、邢魁学、马河等人始终坚持杂文创作,进入新世纪尤其第二任会长牛撇捺上任后,组织团结了一批热衷杂文写作的作家,朱世忠、巴图、王涂鸦、赵炳鑫、闵生裕、闵良、包作军、岳昌鸿等一批新的作者很快脱颖而出,宁夏杂文开始复兴并活跃。
《新消息报》《华兴时报》先后开设杂文栏目或专版。《银川晚报》《新消息报》《华兴时报》分别为牛撇捺、邢魁学、马河、朱世忠、季栋梁、闵生裕、朱正安等杂文家开设专栏,包括其他报纸开设的杂文栏目和专版,刊发了大量观点新颖、笔锋犀利、针砭时弊的杂文,宁夏杂文创作呈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宁夏杂文家纷纷出版个人杂文集。
牛撇捺,年起先后出版了《中国人的宰一刀》《拟谏官文化》《半睡半醒》等十几部杂文集。暮远,年起先后出版杂文集《夜行者独语》《告诉我们真的历史》《文明的成长》。马河,年起先后出版杂文集《不敢做青天》《指甲里的沙粒》《穿过针眼的骆驼》。邢魁学,年起,先后出版杂文集《穿越文化戈壁》《坐看云起》等。
朱世忠,年起先后出版杂文随笔集《秋天开花的梨树》《朝着空气射击》。闵生裕,年起先后出版杂文集《拒绝庄严》《都市牧羊》《一个人的批判》等。朱正安,年以来出版杂文集《反哺集》《反刍集》等。
季栋梁,年出版散文随笔集《和木头说话》,年出版杂文集《左手江山右手美人》。还有岳昌鸿《风流云散》(年),保建国《智者宽容》(年),沈华维《自然醒来》(年),王涂鸦《满地找牙》(年),张廷珍《野史的味道》(年),谢薇《裙边八卦》(年),方圆《一心不乱》(年)等。
名誉会长张贤亮除小说创作外,也有杂文随笔作品面世,年出版《小说编余》,年出版《小说中国》、年出版的《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都是非常有影响的杂文随笔集。
宁夏杂文学会先后为学会会员出版了数量可观的作家合集、个人文集和系列丛书,如上文提及的《宁夏杂文集》(年),还有《宁夏杂文作品选》(年),《美丽的谎言也是谎言》(年),《杂文:宁夏十人集》(年),《思想的地桩——宁夏杂文新人作品选》(年),《女或有所思——宁夏女性杂文作品集》(年),《朱世忠文存》(上下卷,年),《西北望——第25届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年会作品选》(年),《朱世忠怀念集》(年),《:宁夏杂文十人集》(年)等。
另外还出版了多套丛书:《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年,10册),包括牛撇捺《针尖上跳舞》、暮远《文明的成长》、邢魁学《坐看云起》、马河《穿过针眼的骆驼》、朱世忠《朝着空气射击》、巴图《以革命的名义》、季栋梁《左手功名右手美人》、王涂鸦《满地找牙》、闵生裕《一个人的批判》、谢薇《裙边八卦》;
《第三极: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年,10册),包括张不狂《马后炮》、包作军《杯中窥人》、刘民《谁不想活五百年》、晓阳《思想杂碎》、周旋《见黑见白》、牛愚《扬清集》、马自军《是谁在唱歌》、路雅琴《享受苦难》、刘福明《搁浅的箴言》、王涂鸦《痒痒肉》;
《牛撇捺文集》(年,8卷),包括《民族情怀》《中国精神》《意识荒草》《犹抱琵琶》《历史碎片》《倒提笏板》《昨夜西风》《文化尊严》等;
《枕边小品》丛书(年,10册),包括赵炳鑫《哲学深处的漫步》、陈志扬《敲打岁月》、刘汉立《寂静中飞舞》、孙艳蓉《真水无香》、马自军《狗吃羊》、徐向红《走马看黄花》、田永安《随风起舞》、郭可峻《行走的声音》、闵良《生而自由》;
《湖畔随笔》丛书(年,9册),包括赵炳鑫《孤独落地的声音》、潘国萍《一线生命,多少深长》、赵炳庭《怀念一棵树》、刘汉立《寂静中聆听》、鲁兴华《为你开门》、岳昌鸿《尘埃中触动的芬芳》、陈志扬《一根稻草的力量》、霁月纫秋《温暖的门边》等。
除了在各报刊开设杂文专栏专版、出版会员文集,宁夏杂文学会还开办了网站,开展有奖征文、举办杂文作家创作研讨会、杂文作品朗诵会、承办年会及高端杂文论坛等活动,旨在繁荣宁夏的杂文创作。
早在年,《宁夏日报》就举办了一次全国范围的“枸杞杯”杂文随笔大赛,这在全国的省级党报并不多见。延续这一传统,杂文学会迄今为止已举办了十多届杂文大赛,《宁夏日报》《银川晚报》《固原日报》《中卫日报》《固原日报》等多家宁夏媒体先后参与这些杂文大赛,为杂文作品的发表提供了充足的平台。
年4月7日,“杂文之声·宁夏杂文精品朗读会”在宁夏复朴斋艺术展馆举行,来自全区各地的10多位杂文作家先后登台,朗读杂文作品,交流艺术心得。
年7月29日,宁夏杂文学会、银川晚报、新消息报在宁夏银川承办了“第25届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年会暨杂文的走向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的60余位杂文学会代表、杂文家与会,各自就今后的杂文发展趋势发表意见,该届年会倡议“杂文呼唤五四精神”,并由宁夏杂文学会出版了年会作品选《西北望——第25届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年会作品选》。
宁夏杂文创作和杂文学会活动的活跃不仅仅是对宁夏作家的鼓励,也是促进当下中国杂文创作的有力推手。年5月,宁夏杂文学会推出会刊《西北望》(季刊),至今已刊出两期。这不仅为宁夏杂文作家开辟了发表最新作品的园地,沟通了区内外杂文作家的创作活动,也让全国的杂文创作多了一个交流的高端平台。
年11月22日,宁夏杂文学会主办的“杂文名家塞上行·新时期西部杂文创作高端论坛”在银川迎来各方嘉宾。此次活动简洁而高效地讨论了杂文的文体特色,探讨了杂文创作的现实问题。“杂文有道,坐而论道”,会上,牛撇捺会长从全局的角度对宁夏杂文创作作了介绍,在对鄢烈山、阮直等人给予热情肯定的基础上,也对自己和宁夏杂文写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杂文作家要“尽一个匹夫的责任、良心和思考”。
在论坛发言中,鄢烈山、阮直、单厚军、狄马、韩晓艳等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和创作现状,阐述了对杂文的认识,从不同方面肯定并讨论了宁夏杂文创作的成绩和态势,王岩森、李生滨等学者从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对杂文的现代发生补充了学术依据,也肯定了宁夏杂文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对宁夏文学创作良好文化生态的建构意义。会后,区内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新消息报》《银川日报》《银川晚报》《壹周生活》等媒体对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同时,《杂文报》年11月28日第93期总第期头版头条刊发《新时期西北杂文创作高端论坛在银川举办》报道了本次活动,并于二版专版刊发《名家齐聚塞上论道新时期杂文》全面报道了本次高端论坛,规格之高在《杂文报》创刊以来实属首次;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年12月5日07版“众生相”专版刊发《新时期西北杂文创作高端论坛举办》《宁夏——中国杂文的“第三高地”》等文报道了本次活动,掀起中国杂文界白癜风是什么辽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jxhq.com/xxxbfz/1779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