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师节礼物南山这群老师被表扬了

从咿呀学语到长大成材,

老师陪伴我们走过年年岁岁。

当年总想着早点毕业,

如今却频频回首,春风桃李,

校园成了我们最珍贵的记忆宝盒。

今天,第35个教师节,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公布了

年深圳市教育工作

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公示名单,

全市共表彰了名先进个人和58个先进单位,

南山区共有61名先进个人和5个单位获奖,

其中包括:

年度教师1名,十佳校长1名,十佳师德标兵1名,十佳青年教师1名,先进单位5个,优秀班主任16名,优秀教师25名,先进教育工作者3名,优秀督学3名,优秀法制副校长5名,优秀法制辅导员(校警)5名。

点击放大查看详细名单

↓↓

无边界激发师生内生力

深圳市“十佳校长”王小洪

从教31年,年评为数学特级教师。年任四川省合江县合江镇中心校副校长。年9月被任命为南山区赤湾学校校长。年获评深圳“十佳校长”。长期坚持课程建设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经常开展家庭教育辅导。承担全国、省、市、区多项课题。

身处山海之间的赤湾学校,典雅青砖,黑瓦白墙,竹林摇曳。校门口,在B环线微巴站点,学生正排队乘车。这趟以赤湾学校为起点和终点的微巴,解决了学生上学放学的大问题。无边界学习理念,令这座观海听风的校园,越来越美,越来越有内涵。

5年来积极倡导“无边界学习”

33岁评为数学特级教师的王小洪,34岁那年来到南山,从普通教师做起。在南山10年耕耘,年9月,他被任命为赤湾学校校长。

赤湾学校的学生群体大部分是来深建设者子女以及其他片区分流过来的。同样具备学习天赋的学生,学校如何构建适应这些孩子、适应未来信息媒体时代的课程?

5年来,王小洪积极倡导“无边界学习”的教育理念,实施微课程创新、网格式教研、项目统整大课堂、信息化小组学习、一师多班录播课堂教学等改革和探索。在实践中突破固有的课程、时空、学科边界,实现学科融合、教育共同体建设、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新探索,在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改革、学生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如今,赤湾学校已经成为全国以“无边界学习”理念为引领的创新型品牌学校。主持开展的“绿色之行,文化之旅”主题德育活动,被教育部评为年度典型案例。年度获评深圳市优秀学校。年度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南山区第三、第四届教育改革创新成果一等奖。

校长引领激发师生内生力

在王小洪看来,校长最重要的角色是做好学校的顶层思考和设计。校长的作用不是管,而是引领、激发师生的内生力。身为特级教师的王小洪,每学期为学校教师上示范课,深入一线听课评课。每学期听课80多节。每逢周四下午,学校一年级学生不安排学科课程,由一年级4个班班主任做主导,涉及到的所有课程主题的教师参与合作,形成一个教学共同体,来开展一年级统整大课堂的教学。

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固定的形式,几乎是从头摸索的老师们,如何让统整大课堂在校园里实施?王小洪的经验是,课程主题在开学时就已经规划制定,例如让孩子们走出去看春天,回到学校画春天、写春天,让春天的故事在小朋友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负责课程主题的教师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包括各学科老师、食堂师傅、家长义工、社区保安、民警等,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形成教学共同体,成为一个相互协助的团队。

统整大课堂仅仅是赤湾学校对于“无边界学习课堂变革”探索的其中一个部分。在生物课堂,生物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学校周边的生态调查。学校创客课程,则有学生组成船模社团等。学校还巧妙结合附近的文天祥公园、左炮台、林则徐铜像、天后宫等名胜古迹,来开展无边界学习——有以文天祥为主题的学习资源课堂,有以林则徐为爱国主义主题的教学课堂,有天后宫传统文化的课堂等。学校选择在小南山之巅进行学生入团宣誓仪式,将教育内涵植入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学校充分挖掘周边资源,把不足变成优势,变成无边界学习的大课堂。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将无边界学习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教学活动中,再经过整理形成课程,在专业方面迅速成长。有2位教师在国家级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5人以上在市级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二等奖。

同时,学生的探究欲望也被唤醒,将传统学习拓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育人的无边界。今年4月27日,该校11名学生参加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电子技能挑战赛,囊括了大赛内地组的冠亚季军以及最佳设计奖。“赤湾之芯”课程是学校在探索“无边界学习课堂变革”历程中的缩影,学生素质全面提升,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年的深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中,赤湾学校获高度评价。聂俊青组长代表评估组表示,在生源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学校已经站在了新的发展高度,赤湾学校是家长满意率较高,市民身边的好学校。

让德育回归学生生活

深圳市“十佳师德标兵”徐文玉

徐文玉,南山小学语文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从教31年,高级教师,深圳市道德与法治学科兼职教研员、南山区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获各级各类奖励80余次。先后参与深圳市《品德与社会》粤教版教材配套教辅书、深圳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读本》编写工作。主编深圳市《道德与法治》小学部编版新教材配套教辅书。年获评深圳市“十佳师德标兵”。

在31年的教育生涯中,徐文玉凭着一股强烈的事业心与进取心,走在课改前列,钻研道德与法治学科,倡导“道德培养回归生活”,主张将德育过程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育德,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挖掘儿童生活的富矿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学校德育主渠道,也是立德树人的最佳阵地。徐文玉多年来精研不同学段教材,低年段注重学生适应新生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中高年段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在为二年级学生上《这些是大家的》一课时,徐文玉结合校内教学场所,有序地引导学生认识学校公物,引发学生对公共物品的认同,形成爱护公物的意识。引导学生借助观察、调研的方式,探究公物保存完好或损坏背后的行为,从观察、对比中,唤起学生对公物的感情,使爱护公物成为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在上《家乡新变化》一课时,徐老师不仅要求学生认识了解第一家乡,还向学生介绍深圳变迁历史,展示深圳老照片,观看视频,感受深圳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身边第二家乡的热爱与归属感……

徐文玉曾在南山区上过二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新教材的公开课《团团圆圆过中秋》。考虑到学生年龄小,对传统文化内涵不好理解,感受和理解文化多元性有一定难度。她把课本中的文章转变做成家庭演绎视频配音,让学生动手做月饼,分享各地中秋节习俗,在活动中了解中秋节的传说、习俗以及相关诗句,从而体会家庭的和谐、欢乐和生活的甜美。南山小学副校长王德威认为这堂课教学思路清晰,活动设计和板书设计都很精准,学生切实感悟到了中秋的味道:思念和团聚。不仅让学生感受“团团圆圆过中秋”的喜悦,还品味“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无奈,强化了思念与祝福。

学生家长雷静曾受邀参与徐老师一堂“做客礼仪”的公开课,她注意到徐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从初次见面的礼仪引入,通过视频情境引导孩子辨析做客行为的对错,教育孩子种种做客礼仪,家长参与指导学生,雷静从这课堂深深领悟到,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家庭也应承担起责任和义务。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地,儿童生活蕴含着宝贵的成长资源,徐老师始终坚持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探究、在活动中体验、在情境中感悟,使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依托新教材培训促教师专业化

作为深圳市道德与法治学科兼职教研员、南山区教研助理,徐文玉以南山区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在市、区领域中发挥着专业引领、辐射、指导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部编新教材改革不断推进。徐文玉认为《道德与法治》部编新教材最大亮点是增加了法治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年轻教师迫切需要吃透教材。徐老师利用其专业引领作用,从年上半年开始至今,分批次组织了学校、区域、市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进行多场新教材培训。尽可能做到全员参与、形式多样、集中与过程性相结合,以此全面提升区、市道德与法治教师学科素养和教学水平,培训人次两千多人,培训效果反响很好。

徐文玉名师工作室是南山区首批名师工作室,成立于年,18位成员大部分来自南山区,工作室成员、南山小学曾蓉静加入工作室一年多,她受惠于工作室倡导的“情境体悟式”教学,该教学以学生生活为基石,让学生们真学习、真感悟、真思考、真践行,在情境中学法,在课堂中树德,让《道德与法治》课程真正落地课堂教学。

在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徐老师还组织工作室成员及市、区《道德与法治》授课老师开展集体学习、研讨、探究等相关活动,指导彭艳老师、丁晓玲老师上好区级“新教材、新课堂、新理念”教学研讨课,并亲自上区级示范课,此外,还在各区、市级做统编新教材的专题讲座,起到专业引领、辐射、指导的作用。

为了让德育的内容和德育的途径更加生活化,徐老师与学校课题组成员提炼了适合南山小学发展的四个主要德目——“礼、善、信、和”,作为南山小学的特色校本课程的研发方向。此课程今年被列入深圳市中小学“好课程”。

学生心中的“美猴王”

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侯雪琛

侯雪琛,南头中学语文教师。26岁时成为南头中学最年轻的年级长,获评南头中学教学质量卓越奖和超越奖以及班主任质量奖。班级多次荣获“文明班”“示范班”“先进班集体”等称号。年获评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

“猴哥,名雪琛,东北绥芬河人也。侯家世世授书,其母以教育家闻于当地,颇受人爱戴。故雪琛生性有仁者之心……吾年十七为雪琛名下弟子,雪琛待尔如己出。曰:吾与雪琛,亦师亦友。能学与雪琛,是吾等之幸也。”教师节,南头中学语文教师侯雪琛收到学生发来的《猴哥传》,看着“徒儿”的文章,她先是捧腹,而后泪目了。这位“90后”侯老师在学校里拥有众多“迷妹”“迷弟”。亦师亦友、干净利落、慧心妙舌、感性又理性、正能量爆棚……同学们提到班主任、语文老师“猴哥”,溢美之词花样翻新。

90后“美猴王”来了

4年前,侯雪琛刚接手届18班时,学生们活泼可爱,但自控力稍差,有沉迷于游戏的,有上课不听讲的。如何带领徒儿们踏上漫漫“取经”路,雪琛使出了“十八般武艺”。雪琛和学生年龄相差不大,学生喜欢的,她也喜欢。有学生沉迷游戏,喜欢“吃鸡”,雪琛不着急,解决办法就是“深入他们,跟他们一起。他们玩啥我玩啥,学生一上线我就能看到,直接线上劝退,或者跟他们来一局”。孩子们惊呼,遇上高手了。

女生喜欢一起聊恋爱、八卦、明星……雪琛休息时间抱着手机“恶补”,成功打入学生的朋友圈,毫无违和感。当老师和孩子们成为朋友无话不谈,当这些都不是秘密的时候,很多班级管理问题就迎刃而解。

“今天的奖品是奶茶哦!”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缓解学习压力,雪琛在班级采取小组奖励机制,从作业和平时表现等方面进行评比,奶茶、文具、合影等等一切孩子们所希望得到的鼓励,她都尽量满足。

孩子们也感受到了雪琛的爱:“我们在她眼中是一群懂感情有共同话题的青年,是要以正确的三观以及积极的知识灌溉的朋友,是值得托付心灵的知心人。”

正因如此,孩子们毕业了、工作了、恋爱了,遇到问题了,还会经常和“猴哥”一起分享苦与乐。

与学生携手,叩开语文的大门

在侯雪琛的语文课堂上,经常是学生做主角,采取师生、生生合作互动的教学方式,让高中课堂也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完成高效学习。她进行趣味课堂的尝试,提倡学思结合的方法,在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也不忘为学生带来愉悦与享受。

课上课下皆是如此。侯雪琛为学生量身定做每一次作业,并针对学生最欠缺的部分“对症下药”。读报摘抄,陶冶情操也积累日常,为学生填补了作文素材的空白。随笔记叙,使学生养成了定时抒写近期感想,发表意见感慨的习惯。广泛阅读,给予学生时间以自主安排阅读名著,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塑造,她深知优秀著作对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性。

她鼓励学生课余或假期参与各项语文类别的比赛,如全国中学生新课标写作大赛、广东省中小学生写作大赛等,在她的指导下,学生多次获得省市级荣誉。

这看似无用的一切,其实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们的语文素养甚至综合素养。在侯老师的任教班级中,语文成绩长期位居前列。她还被学校授予南头中学教学质量卓越奖和超越奖以及班主任质量奖。班级多次荣获“文明班”“示范班”“先进班集体”等称号。

南头中学历来重视对于年轻教师的培养。当年26岁的侯雪琛成为南头中学最年轻的年级长。在压力和重任面前,她顾全大局,敢于担当,以年轻人的工作热情,积极和全体教师通力合作。在工作中,她虚心向前辈学习,不断创新思想,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面对新高考新形势新挑战的届,侯雪琛全面负责高二年级教学工作,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在选课走班、综合素质评价、教学常规、活动组织等方面,积极学习研究,认真落实部署,高二年级学生整体展现出有序、积极、阳光的精神风貌。

“做真诚、善良的人,成为有能力、有品行的人。”雪琛一直都是这么要求自己和学生的。毕业时,她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份礼物,里面有“齐天大圣”玩偶、挂件和祝福明信片。借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她希望孩子们能有“大圣归来”的爱与勇气,这些小礼物能守护这群“小猴”快乐成长。今年,有学生回校探望她时,背包上还挂着那个“齐天大圣”的玩偶。

“她是班主任、语文老师,我们学习进步的指导者、领路人,是大朋友、大家长,我们生活处事的陪伴者、建议者,也是我们18班永远永远的‘猴哥’。”学生们说。

教师节,感谢老师的付出!

致敬每一位师长!

记得告诉他们:

谢谢您,老师!

来源:消息报记者何音蔡哲

编辑:lee编审:贺平涛

美编:小球

让生活和梦想更近些

添加蛇报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aoxibao.com/bbfz/1786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