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自闲心曲子风雨固原情●木叶有一座小城,它是我生命的重要驿站,和这座小城相关的那些如烟往事,经常在脑海中若隐若现,在生活的大海中,她犹如港湾,成了我精神的栖息地。在人生的风雨征程中,这座小城犹如一段真情在流淌,流淌在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汉朝的瓦当、唐朝的铜镜、清朝的书法碑刻中;流淌在丝路烟雨的边关古道中,流淌在红绿六盘的氤氲云雾中,流淌在火石寨清澈见底的潺潺溪流中。小城既是一座古城,也俨然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她正在脱胎换骨,走向未来。她就是我的家乡——固原。风雨固原情。多少次投入您的怀抱而又舍不得离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是满载乡愁的思念和眷恋。多少次行走在古城小巷深处,聆听萧关道上的马蹄声碎;漫步在高大雄伟的城墙下,抚摸古老城墙上那长满苔藓的夯筑黄土,感叹岁月的苍茫;驻足路边挥毫泼墨的民间艺人,细察民间艺术的博大与精彩;徜徉在古玩城,品尝在那份悠闲与古韵;登上须弥山,感悟须弥佛光照耀下的婆娑世界,静听菩提树下的袅袅梵音。走进固原,走进家乡,走进历史,行走在风雨固原情的边关古道,感受古城的温度和气息。固原——宁南山区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像一颗美丽的珍珠镶嵌在六盘山的纵深腹地。每当夜幕降临,古城灯火通明,这颗珍珠愈加明亮和璀璨。一座座高楼在夜色的映衬下,金碧辉煌,熠熠生辉,灯光照彻天宇,美轮美奂,似海市蜃楼,又似童话世界。古雁岭山顶的三层仿古阁楼,雕梁画栋,在灯光的照耀下,清晰可见,飞檐翘翘,直插云霄。据说这是固原在十年市庆时所进行的一项照明工程,市政府把每一栋楼房修葺一新,让她们披上五彩的灯光,让古城的夜色增添一丝温柔与绚烂。如果你夏天到固原,错过了她的夜色美,那将非常遗憾,这种感觉就像夜晚漫步在平遥古城,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萧关、高平、原州,这些史书上曾经出现过的名字,见证了古城固原精彩的过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似乎在这些变幻莫测的名字中留下了无限遐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当戍边将士吟咏出这样美妙的诗句时,他们的乐观、淡然和萧关的垂杨柳,塞北的飞雪一样美丽,让你触景生情,忘记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疼痛和苦楚。固原地处秦陇北塞,位据六盘山咽喉,是古代西北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据《皇明九边考》记载:“固原在宁夏之南,实番胡要害之地。”具有“西塞之口”“关中屏障”之称。秦汉时期就开始修长城筑萧关,汉武帝巡边曾经路过固原。北魏时期固原守边大将李贤墓的出土,为固原的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的固原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咽喉孔道,中西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要说固原最有魅力的地方,当属固原博物馆。古城的秘密全部藏在馆藏文物当中。固原博物馆精彩纷呈的文物见证了固原历史的辉煌和精彩。如果你来了固原,没有到固原博物馆进行一次美的历程,那将是人生一大憾事。那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会使你的心灵会受到极大的震撼。曾经在北京天安门东侧的国家博物馆流连忘返,惊诧于那一件件稀世珍宝和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但固原博物馆的这些出土文物,同样在我的心中激起了层次涟漪,让人久久难以释怀。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玉器到晚清时期的墓志,历史似乎在这里凝固,一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发展史悉数展现在你眼前,固原人民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大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最早去固原博物馆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当时是由固原的一位同学陪同前往,由于时间仓促没有来得及细看就结束,只留下一些粗浅的印象。后来举家搬到固原后,每年寒暑假几乎都到博物馆去看一下,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固原博物馆里有一件镇馆之宝——北周李贤墓出土的波斯鎏金银壶。壶身上的人物是希腊神话故事,画面精雕细刻,人物栩栩如生,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波斯制作工艺是多么的高超。这个银壶上的故事是古希腊神话特洛伊之战,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为起因,为此,希腊联军和特洛伊人的战争持续了十年。十年的战争消耗了迈锡尼大量的元气,让这个一度辉煌的国家变得千疮百孔。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拖垮了一个文明。当时的贵族统治阶级为一位美丽女子而不惜发动一场战争,这和中国古代皇帝不爱江山爱美人有了交集。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李贤,当他看到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会做何感想呢?在他的内心深处是否产生过激烈的文化冲突?这些答案无从知晓,都被尘封在历史的云烟当中,成为永远的谜团。在固原出土的这只鎏金银壶,见证了古希腊文明、西亚文明和东方农耕游牧文明在固原这块土地上此消彼长的过程,同时也印证了固原作为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一个人和一个城市的关系,往往取决于他和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对于北京这样的超级大都市,要彻底了解她的全貌绝非易事。在北京虽然生活了快二十年了,但对他的了解也是一鳞半爪。有时候面对他的博大和精深,你也许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近几年北京的雾霾已经让我对这座城市产生了疏离感,逃离城市的心态经常笼罩在心头。而固原就成了梦寐以求地方。父母很早就生活在固原,我和固原的感情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九十年代,在银川上大学时,父亲因为工作的关系从西吉调到固原,但我们家还没有搬到固原,父亲经常周末坐班车回家,我也时常从银川穿梭于固原和西吉之间,对固原的认识也逐渐加深,感情也与日俱增。最让我难忘的一件事是陪母亲逛固原。那是母亲第一次来固原,我和母亲在固原城四处走走看看,在路边的小饭店吃了一顿酸汤水饺,这顿饭让我们领略了固原风味小吃的魅力。后来发现固原的风味小吃也不在少数,有酿皮、手抓羊肉、五香羊头肉、搅团、生汆面、浆水面……后来在固原生活得时间长了,感觉固原的风味小吃真是味美价廉,至今还有余香在口的感觉,这些小吃也成了固原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那时的固原小西湖是县城最惹人注目的地方,也是游人经常光顾的地方。漫步西湖边上,湖光塔影,小桥流水,弱柳扶风,波光粼粼,船在画中游,人在画中行,城市的喧嚣和嘈杂顿然消失。小西湖公园有一段保存完好的古城墙,牌楼、垛口、炮台、城门,一应俱全。爬满青苔的方形青砖和墙上的垛口似乎在诉说着古城历经过的沧桑岁月和烽火边关狼烟四起的征战往事。站在古城墙上,踏着脚下厚重的青砖,眺望远山,你在用心感受历史的同时,也会发幽古之情思,独怆然而涕下。一座城市,少了历史的见证,似乎逊色了许多,也就丧失了魅力和存在的价值。而固原恰恰就是这样一个让你读不透的边关城市。固原历史的厚重感,你能从固原博物馆的一件件文物中就能强烈的感受到。古城固原早已今非昔比,最明显的变化是交通和城区面积的扩大。以固原新汽车站为中心的公路网络已经形成,道路阡陌纵横,四通八达。过去从银川回固原并非易事,破旧的大巴车颠簸八个多小时才能到,旅途的劳累至今让人至今心有余悸。现在一条镶着绿边的灰色彩带从美丽的塞上江南逶迤飘展到丝路重镇固原,给古城到来了勃勃生机。更令人欣喜的是,火车早已经日夜匍匐在蜿蜒的铁道上,越过万水千山,穿越隧道,高傲的鸣叫着在古城固原停留五分钟。如今的古城固原已发展成为一座漂亮的花园城市,城市公园星罗棋布,草木茂盛,鸟语花香,已经成了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特别是以丘陵山脉为中心的古雁岭公园横亘在城市的中央,和东边的东岳山遥相呼应。这两座山也成为古城人们生态休闲的风景胜地,工作之余爬山登高望远,亲近自然,穿行在山间的林荫小道上,踏着细碎的日影,哼着小曲歌颂古城人幸福的生活。古雁岭和东岳山的入口处都修建了仿古牌楼,浑圆朱红的立柱和高大的斗拱、屋顶,异彩纷呈的彩绘图案,无不流露出这两个园林公园浓浓的文化气息。沿着古雁岭文化广场向东走,有一条通往山顶阁楼的天梯,天梯依山而建,坡度几近六十度,异常陡峭。每次回家我们会开车来到山底下,爬天梯直达古雁岭之巅,喘着粗气,迎着山风,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古城小”的美妙瞬间。东岳山矗立在城市的东边,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这座山如今也成了一座有着浓郁文化氛围的森林公园,孔子庙、佛教寺院、道观、鲁班庙、财神庙依山而建,亭台楼阁随处可见,一条石砌的台阶拾级而上,直达山顶。固原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让人目不暇接,但也留下了些许忧伤和疑虑。提到火车,不得不说的一件事是固原的蚊子,这是最让人烦恼的一件事。有人说我是B型血,爱招蚊子,经常成为坟子的美餐,所以夏天最恨蚊子。如果说蚊子的出现是固原现代文明标志之一的话,那么火车或者飞机是立了大功的。听老年人说,自从固原通了火车和飞机后,蚊子也多了起来。这种不速之客的到来,让我的心情的确低落了一大截。固原以前绝对是没有蚊子的,如今整个西海固蚊子深入到城市和村庄的每个角落。每年夏天都要和蚊子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场战争胜利的代价就是睡眠质量的严重下降和身上留下了蚊子叮咬过零星疤痕。第一次被蚊子偷袭是在银川上大学时,清早起床发现嘴唇被蚊子深深地吻了一口,隆起了一个明晃晃的大泡,在阶梯教室上课时招来了女同学的笑声。时至今日,对蚊子的恐惧深入骨髓。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夏三虫》,夏天近了,将有三虫:蚤、蚊、蝇。这三种昆虫中,前两种固原有,蚊子却是没有的。先生说,跳蚤吸血,一声不响,何等直截了当;蚊子却不然,在未叮之前,却要发一大通议论,似乎在说人血是应该给它充饥的,是理所当然的。先生说这是最让人讨厌的。苍蝇虽然嗡嗡叫了半天,也就在人身上留下点不干净的痕迹,麻木的人们也就将其放过了。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这不得不让人产生警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除了蚊子的不断繁殖,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小觑。西海固地区,虽然没有大工厂,但一些小厂子,乱排污水,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有时候,开车行走在满目葱绿的田野间,路边杂草丛生的水沟中会不时得散发出一些刺鼻的味儿,让人着实为这美丽的山川捏一把汗。有事候,我常常想,不管社会怎么发展,都要保护脆弱的环境,远离污染、远离雾霾,不能走像北京那样不时被雾霾笼罩。历史上的固原曾经和平遥古城一样,也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可惜没有保存下来。前几年在固原城还能零星地看到一些断壁残垣,夯筑的古城墙上长满了苔藓和衰草,在呼啸的北风中拼命挣扎。残存的城墙似乎在诉说着古城遥远的过去和不平凡的人和事。如今就连这些夯筑的土城墙也销声匿迹了,古城唯一的历史见证也灰飞烟灭了。今年暑期和母亲一块儿去晨练,又来到小西湖,面前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和固原宾馆只有一墙之隔的小西湖已经修葺一新,而土筑的城墙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一座用仿古青砖砌城的城墙,虽然看上去焕然一新,但似乎少了些许韵味。现在已经爬不上去了,面对崭新的古城墙,我怅然若失。在固原博物馆,端详着古城固原的复原图,一座完好无损的边关古城呈现在你眼前,内外城防共同构成了一个“回”字形,垛口森然,炮台从列。雄伟厚实的城墙把古城包围起来,古城内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似乎近在眼前。房屋栉此鳞比,整齐有序,丝路重镇的繁华似乎重现。离开福银川高速进入固原城区入口,有一座方形城墙托起的巨型红色雕像,坐落在绿草茵茵的街心公园正中间,像一只鲲鹏腾空而起,周围种满了青松翠柏,象征着古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踏上了新的征程。走进城墙近观,墙的四面清晰地镌刻着安边门、靖朔门、和平门、威远门。弘治十五年,秦紘增修固原外城,据《固原市志》记载:“弘治十五年(),三边总督秦紘筑关城一道(今外城),高三丈六尺,底宽四张,顶厚二丈三尺,周长十三里七分。”万历三年(),三边总督石茂华认为“土筑不能垂远”,开始把廓城用砖包砌,一座规模宏大的砖包古城矗立在遥远的边塞。这是原州古城发展和变迁两千多年后格局上的最后定型。如今的固原城,虽然缺少了一份古韵,但街市依旧繁华,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繁华依旧不减当年。入夜时分,灯火阑珊,夜风温柔,胡琴悠扬,笙箫幽咽,古城的居民走出家门,围成一圈,开始陶醉在秦腔雄浑的韵味中。古城人悠闲的夜生活开始拉开了序幕。吃烧烤,逛夜市,跳广场舞,看露天电影,这一切组成了一场夜的交响曲。“固原是帝国的要穴,是我们文明的一处要穴,它无比柔软而必须坚硬。”作家李敬泽如是说。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写道“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读着这些赞美固原的诗文,我心潮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曾经生活在固原的家乡人,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幸。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固原的荣光就写在这面旗帜上,她正引领者古城固原从过去走向未来,书写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新历史。家乡的变化将牵动着无数在外的游子,心系固原,心系家乡,心系未来,心系希望和明天。看吧!六盘山下的新城固原在丝路烟雨的边关古道上风雨兼程,正在谱写着奔向现代化的华彩乐章。固原虽远在边塞,但她并不孤单,有这么多充满才情的诗人作家在心中默默的祈福,用优美的文字书写和赞美,你怎么能孤独呢!乡关在何处?就在风雨固原情的淡淡喜悦中,在四季交替的美丽乡愁中,在生命中那个魂牵梦萦的驿站中,在历史老人步履瞒姗的舒缓节奏中……大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宁夏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宁夏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宁夏广电传媒集团广告分公司
宁夏广电节目制作公司
宁夏中广传播有限公司
宁夏摄影家协会
固原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
彭阳县委宣传部
彭阳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彭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各市·县广电网络分公司
(其他单位待定)
媒体支持中央驻宁媒体:
新华社宁夏分社
人民日报宁夏记者站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宁夏记者站
区内媒体:
宁夏日报
宁夏广播电视台
宁夏新闻网
新消息报
华兴时报
宁夏法治报
宁夏交通广播
宁夏都市广播
就爱宁夏经济广播
银川日报
银川交通广播
吴忠电视台
中卫新闻传媒中心
固原日报
固原电视台
彭阳电视台
鍖椾含涓鍖婚櫌楠椾汉鍝噷鐨勫尰闄㈡不鐧界櫆椋庡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