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按:俄国《远东问题》杂志年第5期刊登一篇标题为《柯西金和周恩来在北京机场的会谈》的文章。文章的内容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引文,为俄国远东研究所历史学副博士C·贡恰罗夫和В·乌索夫所作,简要地概述了中苏两国军事对抗的升级经过,比较了中苏两种会谈记录说法,并探讨了会谈对形势发展的影响。后半部分是原苏联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А·埃利扎韦京对柯西金--周恩来会谈的回忆。此人在至年中苏关系最紧张时期,曾以苏联驻华最高官方代表身份直接参加了柯西金和周恩来在北京机场举行的会谈。他在回忆中披露了许多在两国官方说法中所没有的会谈内容,从另一个侧面再现了会谈的实际情况。这篇文章对于研究这个时期的中苏关系史,对于评价柯西金--周恩来会谈的历史作用,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文章很长,限于杂志篇幅,需分两次刊出,这里译载的是其引言部分。
年是沿苏中边界一线紧张局势逐渐升级的转折时期。这一年2至8月在北京举行的边界谈判,实际上以失败而告终。同年7月10日,毛泽东在同日本社会党代表团谈话时作出一项声明。苏联领导对这个声明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所以年9月16日,苏联政府就此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了专门的抗议照会。使问题变得更为严重的是,8月15日结束的边界谈判未达成任何协议,而后再没有恢复。
年10月,赫鲁晓夫被废黜,其后果之一是,最高军事领导对制定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急剧增大。军人对赫鲁晓夫大规模裁减陆军极为不满,他们抓住机会,作出了加强中国战线上的军事实力的决定。与此同时,中方也采取了类似的步骤。
年,苏联驻华使馆就向苏共中央报告说,边界,特别是阿穆尔河(即黑龙江-译者)和乌苏里江,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成为发生军事冲突的地点。年,这方面的报告更加令人不安。虽然苏联代表一再说中国人不准备大打,但他们同时强调,在他们看来,中方在边境发生小战斗时有一定的策略。苏联外交官得出结论:年边界谈判失败后,中国人采取了把苏方从他们认为属于自己的那些河中小岛上排挤出去的方针。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指示苏联边防军对上岛的中国人进行“有节制的”反击,认为这种方针将向中方表明,只有通过外交途径才能解决问题,进而保证中国代表尽快回到谈判桌上来。自然,与这种方针相配合,苏方大大加强了沿中国边界一线的苏联武装力量。
与此同时,沿苏联边界一线的中国军事实力也有所加强。据苏联军事侦察机关统计,中国沿鸭绿江、乌苏里江和阿穆尔河部署的军队人数,到年达40万。这些区域还恢复了早年日本建立的老防区。
年8月,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入侵大大加快了苏中对抗的升级,实际上使两国间的对抗达到了新的水平。对中国来说,苏联的这个举动是个极其严重的挑战,原因是:第一,北京特别担心,根据“有限主权论”,现在莫斯科有可能打着“拯救社会主义事业”的旗号,干涉已被“文化大革命”搞得四分五裂的中国的内政。第二,美国和西方容忍苏联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这个事实证明,它们承认同苏联“划分势力范围”,因此一旦苏联对中国采取行动,它们有可能持同样漠不关心的态度。最后,使中国人很不安的还有这样一个事实:像越南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这些对他们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担心“同美帝国主义发生对抗”,明显支持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采取的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采取的方针是,一方面准备同莫斯科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另一方面竭尽全力引起全世界对苏中对抗尖锐化的治疗白癜风的专家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jxhq.com/bbfz/1780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