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343

年重庆交通发展情况

城市道路中心城区新增公里

公共交通中心城区运营总里程达.3公里

穿山隧道中心城区总数共19座在建5座

高速公路全市新建成高速公路公里川渝间直连高速增至13条通车里程达到公里

铁路高铁在建里程超公里,创历史新高

民航一大四小机场格局形成

水运全市港口货物通过能力、集装箱吞吐能力实现双提升

6月10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年《重庆市中心城区交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根据《报告》,年,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已达.3公里,中心城区轨道逐步呈现网络化运营。同年度,中心城区还完成个轨道和地面公交换乘站提升改造,基本实现轨道出入口米范围内公交换乘设施全覆盖。

2月19日,轨道2号线佛图关段,单轨列车穿行在花海中,如开往春天的列车,成为一道城市亮丽的风景线。记者齐岚森摄/视觉重庆

从城市交通建设来看,年,中心城区新增城市道路公里。通车立交达座,跨江桥梁总数共30座,此外还有红岩村嘉陵江大桥、水土嘉陵江大桥、蔡家嘉陵江大桥、礼嘉嘉陵江大桥、白居寺长江大桥、郭家沱长江大桥、黄桷坪长江大桥和太洪长江大桥等在建。

隧道方面,中心城区年新建成穿山隧道1座,即歇马隧道,总数共19座。在建隧道5座,即龙兴隧道、统景隧道、土主隧道、陶家隧道、科学城隧道。

公共交通方面,年,中心城区运营总里程达.3公里。环线西南半环客流逐步培育,中心城区轨道逐步呈现网络化运营。在建轨道交通线路10条(段),在建里程公里。中心城区运营公交车辆,同比增长辆;运营线路条,同比净增25条,地面公交服务触角持续延伸。

高速公路方面,年,全市新建成高速公路公里,川渝间直连高速增至13条,通车里程达到公里。新开工铜梁至安岳、江津至泸州北线等公里高速公路,成渝双城经济圈高速路网络稳步加密。

铁路方面,成渝城际完成提质改造,成为西南地区首条运营时速公里的高铁,实现成渝1小时直达;成达万、渝万高铁开工,高铁建设驶入快车道,在建里程超公里,创历史新高。

民航方面,武隆仙女山机场建成通航,一大四小机场格局形成。江北机场国际航线增至条,同比增加10条,旅客吞吐量排名由全国第9位提升至全国第4位。

水运方面,全市港口货物通过能力、集装箱吞吐能力实现双提升,同比分别增长1.4%和5%,果园港水水中转支线实现对上游四川重点港全覆盖,成渝地区水水联运水平提升。

纵深1

中心城区轨道网络化运营逐步实现

环线客流快速增长10.3%

近年来,我市坚持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轨道便捷性可达性不断提升,轨道客运量屡创新高,已成为市民出行方式的重要选择。

《报告》显示,年,得益于环线建成投用,中心城区轨道网络化运营逐步实现,各轨道线路客流量趋于稳定,客流分布更均衡。

根据《报告》,年轨道线网正常工作日日均客运量.3万乘次,同比增加3.0万乘次,增长1.0%。日均进站量.8万人次,同比增加1.1万乘次,增长0.5%。日均换乘量.5万人次,同比增加1.9万人次,增长1.9%。

随着轨道逐步网络化运营,一、二、三、六号线客流略有减少,四、五号线客流略有增加,十号线客流基本稳定,环线客流快速增长10.3%。

《报告》显示,年中心城区日均进出站客运量超过10万人次的轨道站点共有沙坪坝、小什字、观音桥站3个,其中沙坪坝站与小什字站日均进出站客运量最高,均为15.5万人次。

环线客流快速增长,也带火了沿线站点。其中,谢家湾、学堂湾站日均进出站量增加超过1万人次,弹子石、曹家湾、鱼洞日均进出站量增加超过人次。谢家湾、杨家坪站进出站客流量首次进入中心城区前十位。

值得一提的是,环线建成运营后,轨道换乘量保持增长,客流分布更均衡、合理,换乘压力有所缓解。日均换乘量.5万人次,同比增加1.9万人次,增长1.9%。其中两路口、牛角沱换乘压力明显缓解,小什字、大坪换乘量减少,四公里、上新街、冉家坝换乘量快速增长。

纵深2

中心城区西向交通需求明显增强

华岩隧道全日流量增长最快

根据《报告》大数据分析,伴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以及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加速建设,中心城区西向交通需求快速增长。

从西部(重庆)科学城方向的穿山隧道情况来看,年,穿中梁山隧道工作日日均车流量59.1万pcu(标准车当量数),同比增加7.3万pcu,增长14.1%。其中,华岩隧道全日流量增长最快。

目前,为提升西部穿中梁山通行能力,土主隧道、科学城隧道(大学城复线隧道)、陶家隧道正在加快建设。

穿缙云山交通需求也保持高速增长。穿缙云山道路隧道工作日日均车流量30.9万pcu,同比增加4.3万pcu,增长16.0%。璧山隧道、九永高速缙云山隧道、渝蓉高速缙云山隧道增长最快,同比增长均超过1万pcu。

纵深3

大数据广泛用于交通管理

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报告》数据显示,年,交通大数据更加广泛地用于交通管理,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近年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在市交通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等部门的紧密配合下,建设“重庆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作为全市交通数据汇集、共享、应用的基础平台及面向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综合决策支撑平台。

年,该平台实现了政府跨部门间、政府与企业间交通数据汇集共享。在交通大数据的基础上,建成了人、车、路、公共交通综合评估分析系统。

在交通大数据驱动下,交通管理精细化措施持续推进,年,中心城区开展交通组织优化69处,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保障了路网正常运行。

记者:申晓佳

责编:崇云丰

校对:姜雅娟

审核:汤寒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aoxibao.com/xxxbys/17899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