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已缩量补缺,短期或将反弹下蹲为春季

首席评论

1.11月26日,MSCI扩容落地,北上资金净流入亿元。根据MSCI最近进行的公众咨询。2.美股上周继续上行,再度刷新历史新高,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周涨幅分别为0.63%、0.99%、1.71%。3.证监会11月29日核发2家IPO批文,仍未披露融资金额。4.上周流动性变化较小,上交所七天回购利率下行3BP。

大盘日线级别处于下跌的一笔中,上周五盘中完全回补点的跳空缺口后小幅反弹。成交量上看,11月28日,Wind全A成交金额仅为.54亿元,创4个多月以来新低;11月29日,成交金额仍然低于亿元。回顾今年以来的市场走势,1月底、6月中旬、8月中旬、9月底四次阶段性缩量后均迎来反弹。我们认为,大盘缩量补缺后,若继续下跌,可能是较好的加仓机会。

附,我司本周策略《调整后期的特征》核心结论:①参考历史,强势股补跌是行情调整后期的特征,且往往伴随高股息的低估股相对平稳,目前盘面已出现这类特征。②市场下蹲为春季行情蓄势,转势需要政策面和基本面偏暖的信号,岁末年初是个窗口期。③春季行情启动时银行地产望先行,着眼明年全年,利润增速更快的科技和券商更优。供参考。

今日新股申购

当虹科技

今日:及时雨内参

财经新闻

1、

今年前11个月上证指数涨幅只有15.16%,主动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涨幅却有36.99%和35.36%左右,是上证指数表现两倍多。对比沪深、中小板指等指数,基金业绩也有领先优势。年目前表现最好的基金收益已达到96.68%,表现神勇,更有一批基金收益超60%。

2、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1日表示,到年,上海将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将进一步深化“6+1”格局,未来将形成包括全球资产管理、跨境投融资服务、金融科技、国际保险、全球人民币支付清算、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等在内的六大中心,并形成国际一流的优良金融生态系统。同时,上海将高标准谋划“十四五”时期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及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3、

12月1日,央行行长易纲在《求是》撰文指出,即使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向零利率方向趋近,我们也应坚持稳中求进、精准发力,不搞竞争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始终坚守好货币政策维护币值稳定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福祉的初心使命。同时,应主动作为,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健全金融宏观调控机制,更加重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优化结构、减税降费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供给体系、需求体系和金融体系相互支撑的三角框架,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1、

胡春华在全国畜牧业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充分认识抓好生猪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深刻吸取生猪生产下滑的教训。保障近14亿人的畜产品供应,必须立足国内生产,各地都要积极发展畜牧业。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大力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做好对散养户的服务保障。要在开放条件下打造有竞争力的畜牧业,充分发挥农牧结合优势,将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优先方向。

2、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从12月1日开始施行,本次修法是《药品管理法》时隔18年后的第一次全面修改。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环节予以严格管理。规定从事药品研制,应当遵循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保障药品研制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规定持有人应当建立药品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药品上市放行。持有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全面评估、验证变更事项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影响。同时要求持有人应当建立并实施追溯制度,保证药品可追溯。

1、

多家规模房企证实,旗下佛山公司夜里加班梳理在售资源,有的撤回原有折扣,有的上调单价,有的取消员工休假,所有一线销售待命,备战周末。佛山楼市在限购松绑之下迎来暖冬。

国家统计局解读11月份PMI数据称,11月份,制造业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在连续6个月低于临界点后,再次回到扩张区间。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2.6%和51.3%,环比分别上升1.8和1.7个百分点,均为下半年以来的高点,其中新订单指数重回扩张区间。进出口有所好转。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48.8%和49.8%,环比分别上升1.8和2.9个百分点。受外部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制造业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市场研判

年初以来,抱团策略被优先选择,北上和主动偏股基金通过联合抱团,或主动偏股基金自行抱团,均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然而在本周,突然倒戈相向,跌幅最大的股票就是主动偏股基金和北上资金同时重仓的个股,其次则是主动偏股基金前大重仓股,然后是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而北上资金未重仓的个股。

北上资金和公募基金的信任突然崩塌,北上资金选择卖出公募基金重仓的个股,但是不卖公募基金不重仓的。年底了,说好的一起稳住股价,保持收益,一下就变成了空话,转变成了跑得快比赛。机构投资者从“抱团取暖”的博弈场景转为经典的“囚徒困境”。

究其原因,5年期LPR意外下调5bp,提振周期行业,机构发现新的价值洼地;香港问题为中美关系蒙上新的阴影,激发避险需求;时点上,公募和保险机构年末考核临近,有变现套利需求;而明年MSCI扩容仍不确定,后续资金成疑。以上因素或是导致短期机构投资者行为变化的主要原因。

抱团取暖的趋势一旦开始瓦解,将引发今年涨幅较大的股票的抛售,毕竟,大家都在跑,我不跑的话,吃亏的是我,跑得慢的话,吃亏的还是我。今年涨幅较大的消费类,医药类,科技类短期尽量回避。

消息面上,证监会称要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支持国有资本注资等方式做大做强!就在上周,易会满就对券商喊话,要有“本领恐慌”危机感,要磨练“跟高手过招”锐气,要建设世界一流的投行...这就是紧迫感啊!

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原因有二:一是金融开放大背景下,中国需要自己大券商,可以掌控话语权;二是现在强调直接融资,券商地位不提高(相比银行太弱),头部券商的投行化,非常的迫切。作为最能带头人气的板块,券商一旦爆发,指数下行空间有限;但不能期待太高,以现在的成交量,以及科创板的萎靡,券商业绩难言乐观!一日游的可能性较大。

总的来说,中美双方关系再度陷入僵局,而且年底将到,一方面基金提早收炉,另一方面行情又不确定,目前情况下尽量多看少动,即使市场出现热点,在没有成交量和明朗局势配合下也很难延续,只会是一日游行情,没有必要冒险操作,先安全一点吧,看看有没有最新消息再说吧。

11月29日早盘,港股恒指低开低走,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2.03%,报.49点;国企指数跌2.46%;红筹指数跌2.21%。近日汇市渐见弱势,如果情况持续,可能拖累股市,要小心留意。

11月29日国内期货市场绝大多数上涨。能化板块依旧保持强势,沥青上涨幅度较大,收涨3.27%,塑料涨1.39%,PTA、PVC、尿素、乙二醇均收涨,甲醇苯乙烯再次下跌;农副产品中,棕榈、红枣收涨超2%,菜油、豆油收涨1%,黄豆、棉花、菜粕、强麦收绿;黑色系涨幅收窄,螺纹钢、铁矿石、热卷虽然收涨,但是涨幅普遍不大,双焦出现分化,焦煤小幅收涨,焦炭小幅收跌;基本金属除镍大幅下挫外,小幅波动;沪金小幅收涨,沪银收跌。

11月29日上证50ETF现货报收于2.元,下跌1.34%,上证50ETF期权总成交面额.亿元,期现成交比为0.95,权利金成交金额16.亿元;合约总成交张,较上一交易日增加75.59%,总持仓张,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0.36%。

认沽认购比为1.04(上一交易日认沽认购比0.99)。

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反映期权市场交易运行情况,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

投资顾问:

简民华

(执业证书编号:S8,资格: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投资顾问)

声明:

个人观点、供参考!

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aoxibao.com/xxxbys/1785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