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middot逐梦前行新中国成

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国庆阅兵。年10月1日下午2时(14时),毛泽东主持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首都北京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全体出席会议,宣布就职。

(图)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年10月1日下午2时,毛泽东主持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首都北京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全体出席会议,宣布就职。

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纲领。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迅速组成政府机关,推行各项工作。

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主席、副主席和委员们在天安门城楼上就位。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本日成立了。”在国歌声中,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又宣读了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接着,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朱德总司令检阅了陆海空三军,并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对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

事件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下午2时,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主持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及在京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会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宣布就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议程如下:一、毛泽东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就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二、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三、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四、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施政方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会后,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全体成员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到午门前下车,沿天安门东西两侧梯道登楼,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下午3时,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修葺一新的天安门城楼,挂着大幅横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正中悬挂着毛泽东的巨幅画像,两旁标语分别为“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苏联文化艺术工作者代表团全体成员应邀到专门搭建的观礼台,观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毛泽东主席偕副主席、委员及在京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就位。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并按动电钮,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接着,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随后,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阅兵式。朱德乘车检阅由1.9万名官兵组成的受阅部队后,回到城楼宣读《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继续前进,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宣读完命令,阅兵分列式开始,受阅部队海军代表队、步兵、战车、炮兵、骑兵等方队,以八一军旗为先导,分列由东向西经过天安门。人民解放军的17架飞机编队飞过广场上空。阅兵式持续三小时,随后举行群众游行,至晚九时二十五分结束。入夜,天安门广场上空燃放了烟火,群众狂欢活动开始。同一天,已解放的各大中城市也分别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

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以公函形式向各国政府送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表示愿意同世界各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公函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已在本日发表了公告。我现在将这个公告随函送达阁下,希为转交贵国政府。我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是需要的。”这封公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外国使馆向其政府发出的第一份外交文件。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社论。社论指出,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现在,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紧紧地团结在中央人民政府周围,不折不扣地执行共同纲领和大会其他决议,使它们变成群众的实际行动;是监督各级人民政府和一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忠实地履行这些国家的根本大法,使人民的意志得以迅速地而又有步骤地成为国家的现实;是协助政府,把革命进行到底,肃清公开的和隐藏的反革命残余力量,治愈战争的创伤,恢复和发展人民的经济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巩固国防,使新中国富强起来;是爱护新生的祖国,加强人民民主政府的力量,和以苏联为首的爱好和平民主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以保障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果实,并促进世界的和平与自由。

西藏十世班禅致电毛泽东等,拥护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解放军青海省军区在西宁成立。贺炳炎任司令员,廖汉生任政治委员。

苏联各报、通讯社刊载播发新华社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闭幕和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消息,以及新华社的《中国人民对全世界的庄严宣告》社论全文。《真理报》与《消息报》均以整版刊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总纲领。

中央广播事业局成立。中央宣传部领导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改组为中央广播事业局,后由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领导。其任务是:一、领导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二、直接领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国内和对国外(呼号为“北京广播电台”)的广播;三、普及人民广播事业;四、指导和管理各地私营广播电台;五、培养和训练广播事业干部。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同时领导和管理所在地方的广播事业和广播工业。年2月18日新闻总署撤销以后,中央广播事业局由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

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进行全国实况转播。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广场持续6个半小时转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祝大会实况,英语和日语节目分别向国外广播。全国各解放区的广播电台同时联播庆祝大会实况。

阅兵仪式

(图)新中国成立-阅兵仪式

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

开国大典前中央人民政府及政务院尚未成立,筹备工作主要由刚成立的北平市人民政府承担。事亦凑巧,市长兼军管会主任叶剑英8月就被内定调华南工作,准备解放广东,9月初就到江西赣州去了。中央任命时任副总参谋长、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司令员的聂荣臻接任。当中央决定在开国大典上要进行阅兵时,中央军委又任命他担任阅兵总指挥。虽然北平市各机关团体、各民主党派共25个单位到9月21日才正式集会成立筹委会,并公推聂荣臻为主任委员,但实际筹备工作早已开始。从整修天安门会场、树立旗杆、组织群众、准备鸣放礼炮焰火,特别是训练受阅部队,以及布置保卫会场安全等,都要在一个多月时间中完成。

开国大典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要。北平解放不久,城内潜伏特务难以一下肃清,而且国民党飞机还会来袭扰。当年5月4日,国民党就从青岛派出6架B-24型轰炸机轰炸南苑,投弹30枚,毁伤我飞机4架,房屋间,死伤24人,因此聂荣臻一直十分重视防空问题。我们空军还未正式组建。军委有一个航空局,专门在南苑机场组建了一个飞行中队,担任北平防空。聂荣臻考虑很细,下令万一敌机前来,在场人员一定要原地不动,不能乱跑,听从指挥;对受阅的匹战马也都作了安排。当然这一切是在中央领导之下进行的,周恩来常常具体过问。如10月1日中央领导人的车队如何从中南海开到天安门下,周恩来带罗瑞卿都曾亲去检查。

庆典前中央人民政府举行首次会议

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是9月30日由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选出的。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委员有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叶剑英、何香凝等56人。当日下午6时,全体代表利用统计选票时间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尔后回到会场才宣布上述结果。简短隆重的闭幕式,由毛泽东主持,朱德致闭幕词,奏义勇军进行曲。主席台上第一次悬挂了五星红旗。散会时天已经很晚了。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于10月1日下午二时在勤政殿召开。全体宣布就职,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随即,选林伯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各项政府机关。会议还宣布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并通知各外国政府只有这个政府才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并愿与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会议开完,全体领导人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到天安门后下车登楼,下午三时庆典准时开始。

历史意义

1.根本改变中国人民命运,开辟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历史发展开启了新纪元。

2.根本改变中国发展方向,推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地位,掀开民族复兴新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空前的稳定统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由近代衰落开始走向强盛的历史转折点,是从战乱动荡开始走向长治久安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一个伟大里程碑,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4.根本改变世界政治格局,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是“十月革命以后一个带世界性的大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大的政治事件,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斗争的发展具有深刻的久远的影响”,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开启了人类历史发展新阶段。

——国际传播学院新媒体中心——

推送

杨子璇

编审

范昱璇梁喜龙马家璇

审阅

张志远

来源

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历史推荐

峥嵘岁月·逐梦前行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光影

劳动节美丽心情营业中~

分享

我,就是中国!

峥嵘岁月·逐梦前行

三大战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aoxibao.com/xxxbrc/1787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