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事解读:酒瓶装新酒
----被赋予“大欧罗巴计划”启动点角色的巴以和平进程
据埃及官方的中东社22日报道,埃及总统塞西21日晚会见了埃及《金字塔报》、《消息报》和《共和国报》的总编辑时说,“俄罗斯总统普京告诉我,他已经准备好在莫斯科迎接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巴以直接对话”。
塞西表示,埃方支持一切有影响力的国际力量为实现巴以和平付出努力。他说:“我们支持俄罗斯的这一努力,也欢迎国际各方为推动巴以和平进程一起努力。”
-----
(一)“大欧罗巴计划”的启动点
这则新闻非常有代表性,之也符合之前我们之前关于俄罗斯或准备接受所谓“大欧罗巴计划”的相关评估,并且在多期东方时事解读中谈及此事。
针对沉默多年的巴以和平进程最近突然从新成为热点,东方时事解读曾早就给出过明确定性,即:本次巴以和平进程或将作为“大欧罗巴计划”或者俄欧版“G2模式”的启动标志而被从新“激活”。
欧洲利益(西方资本)如果想要拉拢、诱骗俄罗斯去搞“大欧罗巴计划”,就必须有一个切入点,那就是俄罗斯叙利亚政策(中东政策)的最终走向问题,而这个切入点需要一块“敲门砖”,于是沉寂多年的巴以和平进程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被从新启动。
(二)曾经可以为国际社会(中、欧、俄)赢得人心的巴以和平问题
曾几何时,欧美在中东的一个主要争夺点就是这个巴以和平进程。道理很简单,谁掌握巴以和平进程主导权,谁就同时掌握中东安全框架主导权的问题。也是在那个时候,还处于国际社会之中的欧盟在中俄的支持下启动巴以和平进程,同时取得了非盟、阿盟等中东周边国家的广泛谅解和支持。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巴以和平在中东是中东最有代表性的问题之一,谁能把这个问题处理好,那中东地区的人心就会有一个相应的倾向。也就是说,如果欧盟能处理好这个问题,那中东的人心也就偏向了国际社会,而非美国。于是,最终在中东出现了一种欧盟在中俄的支持下“消遣美国中东战略影响力”的局面。
当时是中俄配合欧盟在中东消遣美国利益,也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第三轮排列组合后的第四轮排列组合。
(三)戛然而止
在以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遇刺事件为标志的欧美资本合流之后,叙利亚问题便有了一个实质性的转折。叙利亚危机最终被西方邪恶势力以一种“非人类”的手段引爆后,作为曾经国际社会“止损点”的叙利亚已被击穿。
而从埃及之乱到利比亚之乱再跳到叙利亚之乱,俄罗斯最终因未能及对中东政策做针对性的实质性调整(中国立刻调整战略止损)而最终深陷“中东时间陷阱”。在那之后,巴以和平进程便戛然而止,我们也很少再去提及巴以和平相关的话题了。
(四)旧瓶装新酒
恰恰到这个时候我们把这个话题从新提及,就因为在西方资本的精心安排下,巴以和平进程最终以“大欧罗巴计划”启动点的身份,从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针对这个所谓的“大欧罗巴计划”进行细致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至少从表面上看,似乎又从新回到了欧盟、俄罗斯、中国需要相互配合的这样一种态势。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欧美合流之前)欧盟、俄罗斯、中国三家“联手”消遣美国利益的局面。
尽管我们心知肚明,这,是一种假象。
我们把历史上的巴以和平进程和今天的情况作对比,就是要让大家更加清楚为什么在当前巴以和平进程会被从新提及,一级为什么东方时事解读再次提出这个话题,并并赋予其新的角色,可谓“货真价实”的“旧瓶装了新酒”。
(五)所谓的“大欧罗巴计划”
(1)内嵌于资本复杂转进计划中的如意算盘
也许有人会问,欧美资本不是合流了吗?其实我们在当时定性“大欧罗巴计划”的时候就讲的很清楚,这个计划的要点在欧盟(西方资本)最终有效整合俄罗斯和美国,并最终“集三家之力”并由欧盟主导之的一个计划。
(2)计划“不能没有”俄罗斯
在地理上俄罗斯虽然大部分国土在亚洲,一小部分国土在欧洲,但这并不妨碍俄罗斯在心理上把自己当一个成欧洲国家。而所谓“大欧罗巴计划”,恰恰是括进了现在的俄罗斯。西方在计划中“设计”了两个中心,一个欧盟,另一就是俄罗斯。
(3)计划中“不能有”有美国
欧盟(西方资本)要把这个计划推销给俄罗斯,并最终让俄罗斯相信,那计划中就“不能包括”美国。这里请大家注意,无论是诱骗俄罗斯,还是蓄意排除美国,或者假意拉拢中国,这都是西方资本在“大欧罗巴计划”这出“年度大电影”中事先安排好的“剧本”,而并非其真正意图所在。
不管计划多么庞大,如果要显得更有“可信性”或“可操作性”的话,计划中就“不能有”美国经济体的位置。显然,有限的地球资源本就不足以容纳欧洲、美国全世界生活质量最高的经济体并存,更不用说“大欧罗巴计划”本身了。
(4)计划本射出的正是欧美资本在加速合流,而非减缓
无论是乌克兰之乱,还是现在的叙利亚、伊拉克之乱,整个过程中欧盟(西方资本)虽然是“主导者”,但其始终处于幕后“唱红脸”,而在台前“唱黑脸”港货的多是美国,这也为计划中蓄意排除美国以增强计划的可信度增加了所谓“合理性”。
这里用到了蓄意两个字的意思是想再次强调,这一切仅仅是“剧本”而已!而到目前为止,从“大欧罗巴计划”能够推出并被执行看,欧美资本不仅没有出现“表面上看上去的那种”撕裂,反而在暗地里加速合流。否则单凭欧盟的力量是不可能走到这一步的。
而在中东,军事上真正出力的是美国,欧盟的军队虽然进了叙利亚,但仍处于配角角色。而这和政治上欧盟处于主导地位的情况恰恰相反。毕竟现阶段欧盟军事实力相对薄弱,必须借助美国的力量,或借助北约的力量。
(5)计划要“拉拢”中国
欧盟(西方资本)推行“大欧罗巴计划”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吸引俄罗斯、战略欺骗俄罗斯,利用俄罗斯现在处于战略绝境无法摆脱的绝望心理,给他一种希望,让俄罗斯自己去说服自己这个计划是有可能成功的。
显然,如果要把“排除美国”这个剧情演的更加生动的话,在技术上操作上,就必须吸引拉拢另一个主要角色参与,那就是中国。
7月12日,在菲律宾等国联手抛出“南海仲裁案”闹剧整个过程中,欧盟就在南海问题或东北亚问题上选择刻意做出“和美国保持距离,和中国拉近距离”的姿态。只有这样,“大欧罗巴计划”才显得有可操作性。尽管俄罗斯处于困境,并有意自己说服自己相信这个计划,但这并不代表俄罗斯彻底丢掉了判断能力。毕竟,在叙利亚,欧美表现出的关系还是相对比较紧密的,他们干的那些事俄罗斯心知肚明,现在相信你还是不相信你,俄罗斯是要画个问号的。
这次的“选择”明显让欧盟在南海问题相关立场上“后退”了一步。曾几何时,英法都曾直接干预过南海问题,只有德国在后面磨磨蹭蹭,假装欲言又止。而在7月12日“南海仲裁案”一事中,无论是英法,还是德都缩回去了,并没有什么反应。此外在钓鱼岛问题上,欧盟也未做任何表态。显然,欧盟是有意识的和美国拉开距离。
这些情况显然验证了我们的判断,欧盟要推行计划就要“蓄意”把美国推开,并且要“拉拢”中国。于是局面上又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欧美合流之前)欧盟、俄罗斯、中国三家“联手”消遣美国利益的局面。尽管大多数人怀疑这种局面的“真实性”,但至少对欧盟(西方资本)来说,必须要“假戏真唱”。
(六)众生相
(1)脸面全不要的土耳其政府
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大背景之后,再回头看关于埃及总统说俄罗斯准备撮合巴以领导人对话的新闻,恰恰就是契合了我们对整个事件的分析脉络,属于我们等待中的那种新闻。八月底马上就要到了,“大欧罗巴计划”也该正式启动了,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出现的新闻正好印证了这个判断。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中东局势发展评估还是十分贴切的,比如,土耳其在所谓的“军事政变”后的种种表现,和我们评估的一模一样,因为这就是他在“大欧罗巴计划”这部大电影中“被分配”的角色,一个棋子的角色。
“政变”之后的土耳其,西方资本给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尽一切首段”拉拢俄罗斯,把俄土关系从新搞好,甚至可以以“不要脸”的方式尽可能的去吸引俄罗斯。就在7月27日,土耳其前总理达武特奥卢声称,去年11月正是他下令击落俄罗斯苏-24轰炸机,并愿意为此担责。以至于众媒体都为这位前总理突然的“背黑锅”行为大跌眼镜。
此后,东方时事解读值班员刻意用“俄罗斯驻外交部驻土耳其分部”去讽刺土耳其外交部的种种无耻行为。当时一起爆出的让大家眼镜碎了一地的还有诸如:“没有俄罗斯参与就无法解决叙利亚问题”、“西方恐吓俄罗斯的做法不会收到任何效果”、“乌克兰之乱源自西方干预”等新闻。
(2)全不要脸面的菲律宾政府
无独有偶,土耳其政府“颠三倒四,毫无脸面可要”的情况像极了菲律宾政府的翻版。就在前不久菲律宾政府不也爆出了同样让人大跌眼镜的新闻?诸如:“讽刺挖苦美国驻菲律宾大使”、“退出联合国和中国另起炉灶”等。
其实就菲律宾处决毒贩这件事大家不要被蒙蔽,这是菲律宾政府做给周围国家看的,或者说这是菲律宾政府对外宣传的借口,而那位新上任的菲律宾总统真正需要的是借这个机会强化菲律宾内部统治。
所以大家不难看出,菲律宾政府的种种表现和土耳其,公开对美国叫骂、围困有美国驻军的空军基地、和欧盟公开就难民问题大打口水仗等诸多现象本质是一样的,用我们常用的一句话形容就是:人生一台戏,全是拼演技!
(七)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1)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
不过菲律宾和土耳其的情况还是有些区别。在7月12日军事演习中,虽然中国的真实目的是压住越南,但中国也同时做好了另一种准备,即:如果菲律宾当时敢于跳的很厉害的话,中国是绝对会当着美国的面狠狠扇菲律宾一记耳光的。所以当时菲律宾也“很识趣”,表现的很老实。而在7月12日南海仲裁案之后,西方反而需要南海有一个相对风平浪静的窗口,因为他需要集中精力搞定俄罗斯,这个窗口正好瞄着八月,我们说中国一定会在南海“突飞猛进”。
换句话说,中国是将会瞄着俄罗斯和西方的“互动结果”选择在南海突飞猛进的“具体方略”的。具体说,很可能是黄岩岛或周围的某个区域,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以岛换岛。中国在黄岩岛要么填岛,要么在周边某个区域迅速建立一个军事支撑点,迅速建立大三角、小三角、特大三角。如此准备就绪,便同时进入半渡而击动态评估阶段。
中国根据西方和俄罗斯“互动”进程评估自己的南海战略具体进程,这就是典型的敌不动我不动。西方不还没搞定俄罗斯吗?那我就不动!反之,如果西方最终搞定了俄罗斯,没有什么悬念了,那我就会先动,这就是经典的敌欲动我先动。
(2)早有预测的“大跌眼镜时期”
所以八月剩下的这些天恰恰的菲律宾最会“装相”的时候,和美国的“互骂表演”演的我们都听不下去了。其实,想要真正和中国缓和关系,很简单,菲律宾新政府直接否定“南海仲裁”闹剧即可!但直到现在菲律宾也没那样做。说白了菲律宾还是在演戏。
土耳其就是菲律宾的翻版,和美国对骂,和欧洲龌龊,和俄罗斯搞的风生水起。但关键是在叙利亚这块你土耳其会怎么做。而前几天恰恰就爆出了这样一条新闻:土耳其总理叫嚣半年搞定叙利亚,未来叙利亚政府没有巴沙尔的位置。
前两天还是“俄罗斯的外交分部”,这几天“摇身一变”马上又变成了“西方资本的外交分部”。同样是在演戏。年底我们说过,情势即将进入图穷匕见的地步,你做什么,我要什么,大家一清二楚,大家准备好眼镜会跌落一地即可。这期间,出现了太多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如:充满了“微妙”的土耳其军事政变、俄罗斯对军机被击落的疲弱反应、菲律宾和美国的公开叫骂,甚至包括日本在钓鱼岛的事情。
(3)在中国方面讨不到半点便宜的西方只能返回中东和俄罗斯继续PK
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6月下旬曾向日本政府高官表示,如果日方派遣自卫队参加美军在南海实施的“航行自由”行动,那么日本就是跨越了中国不可退让界线,中方对此绝不容忍。
这条新闻出现并非偶然,我们曾经在6,7月的时候进行了大篇幅评估。6月中旬出现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中国和俄罗斯军舰出现在钓鱼岛毗邻海域,另一件就是中国军机在东海上空驱逐日本军机。
这两件事情很重大,这都说明中国已做好准备启动钓鱼执法,如果日本敢于兑现在香格里拉防务会议上的叫嚣,则中国一定会在钓鱼岛先找他的麻烦。详细细节请大家参考之前的一篇《中国海警船与渔船首次同时出现在钓鱼岛》一文。钓鱼模式表示中国已做好准备打破常态,从而把球抛给日本。
面对中国如此的强硬态度,美国(西方资本)也是十分尴尬的,显然,这个时候中国如果在钓鱼岛方向拿日本开到的话,西方资本的全球战略布局就会面临突然被彻底打乱甚至全盘崩溃的局面(西太安全框架的崩塌等同于中东全面破局),这个逻辑我们之前分析过。
所以整个过程证明我们围绕6,7月的评估是完全正确的。在钓鱼岛方向有能力掀桌子的只有中国。不是美国,更不是日本。一旦局面失控,最害怕的显然是西方资本。而中国无非是损失大些的问题。且即便即便如此,中国也可以用时间换空间,虽然损失大,但处理的时间大大缩短。所以最终,西方资本选择了虚张声势的“空城计”做法。
(4)压力从回俄罗斯的必然性
对俄罗斯而言,我们相信他是有能力看清楚的,但是否有决心去做些什么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显然俄罗斯之前军舰出现在钓鱼岛的原始意图今天看,那只是筹码,是俄罗斯和西方继续谈下去的“谈资”。
于是,西方在中国方向占不到半点便宜还得小心行事后,只能将问题的决绝出口再次转向俄罗斯。不过所幸这次西方换了个玩法,就是我们提到的这个“大欧罗计划”。在西方资本眼中,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利益并不是靠的那么近,至少俄罗斯没有把“必要时和中国一道解决日本问题”作为一种选择方案,俄罗斯的全球战略仍没有本质性的调整。于是所幸,那我就给你另一种希望,那就是“大欧罗巴计划”。
俄罗斯不是想回到欧洲吗?不是想成为欧亚大陆唯一的能源和商品供应商并成为未来世界一级吗?好,我全部给你,我们一起搞“大欧罗巴”、“泛欧罗巴”,我们一起把中东占下来来,我们一起主导中东的新格局。
显然,“大欧罗巴计划”中但“不需要”美国,虽然“也不需要”没中国,但出于欧盟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济的现实,为了展示计划的可信性也好,为了增加计划的可操作空间也罢,无论蓄意还是假意,至少开始的时候也要拉上中国。
于是我们就又看到了当年(欧美合流之前)欧盟、俄罗斯、中国三家“联手”消遣美国利益的局面。但我们还是再次强调,这仅仅是“剧本”而已。与欧美合流之前的那个局面已有本质区别。从“土耳其军事政变”及其后续发展看,欧美利益仍在高度合流之中。所以“大欧罗巴计划”不仅是假的,而且是欧美合流计划外的一个计划。而今天有关“俄罗斯总统有意撮合巴以就和平进程展开对话”的新闻就正好验证了我们的这个观点。
文章采编:临夜听雨52dongfang
-----
东方音频团队以东方时事解读简版为理论基础,致力于以平实的语言,简约的文字让更多喜爱东方时事解读的粉丝们深入的了解世界局势演
变的内在逻辑。具体观点以《东方时事解读·时事简版》为准。
东方时事解读官方网站:百癜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jxhq.com/xxxbrc/178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