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斌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8505680.html
今天是第二十个记者节
对于记者来说
依旧忙碌,没有什么不一样!
在朋友们的各种邀约面前
依然要上演“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这是一个被称为
“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
对于记者来说
初心仍在,没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依然相信
笔尖上镜头里
蕴藏着改变的力量
这有关公平与正义
更有关良知与希望
今天我们跟随10位记者
听他们讲述
那些值得记录和书写的人
那些值得歌颂与怀念的事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这些年,我们没有什么不一样
发现美好、走进真相
明天依旧怀揣梦想!
01
我的长征路
宁夏广播电视台杨新竺
红军当年的长征路,我四年间走过两次,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采访过的拜福贵老大爷已经不在了,我们身边的老红军们越来越少,那些红军时代的遗迹也逐渐在蔓草间模糊,但我们并不失落。
因为在今天,我们有守在彭阳乔家小院义务讲解毛主席与长城塬故事的乔德雄老人;
有历时三年寻找手雷主人、与老红军郭文海一家结下不解之缘的虎俊隆;
有受伤流落老红军祁德福的后代,回忆爷爷生前教育子孙“若要知世上理,自己心上比”;
还有因为热爱自掏腰包收集红军长征时期老物件办文化大院的李存吉、一家四代保家卫国的马具成、盐池革命纪念馆讲述红军故事的小讲解员——7岁的冒严浩……
这些人、这些事,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02原来你是这样的人
宁夏日报朱立杨
我的同事吴宏林生前是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党报编辑室副主任,6月3日凌晨,他在上夜班期间突发疾病,经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9岁。
6月24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追授吴宏林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强“三性”增“四力”标兵称号。
从业28年来,他一共写了多篇、多万字的新闻作品。
为普通百姓鼓与呼,他采写了大量的舆论监督报道,为了躲避被曝光者的骚扰,家里不得不在原有防盗门的外面,又加装了一层防盗门
……
采访挖掘吴宏林生命中的起起落落和点滴小事,从不同角度再现了一个普通新闻工作者的操守和追求,让他更真实地活在读者眼前,让我也重新认识了身边的战友。
爱其所爱,无怨无悔,吴宏林,原来你是这样的人。
03记录生命中的遇见
新消息报何玉玲
从业21年,我习惯在新闻采访的路上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发掘别人没看见的故事。我上过山,飞过天,穿过沙漠,遇过洪水。
也许老天看到我太奔波了,想给我一个长久些的休息机会吧,3年,我应邀采访时出了严重车祸,颈椎至胸椎多处骨折,膝关节半月板受损。
之后的几年,我的人生也随之陷入低谷。工作、家庭、生活、生存都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我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身心康复过程。我坐过轮椅,拄过拐,从此不能再跑步。
很多人都以为我从此将告别记者生涯。但身体虽然受局限,我的心却一直没闲着,十几年来从没停止过写稿。因受伤不能久坐,这些年我尝试过各种花式写法,躺着写、趴着写、跪着写、站着写……
根据身体状况,我在一天24小时的所有时间段都写过稿。看到我这么痛苦的写作,家人多次劝我放弃。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为什么还在坚持。
新闻写作就是我的生命之舞,它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记者,就是那个不断寻找、发现、遇见,并温暖呈现故事的人。而我,愿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看见与表达而更加美好与精彩。
04饱含真心真情
灵武市广播电视台王雨
大学时我选择了新闻专业,毕业以后我自己也拿起了相机,开始寻访和拍摄这个社会的美好。
这些年,我记录了许多发生在这个社会当下的别样故事。这张照片就是荣获了全国“最美家庭”称号的芮志新和朱秀萍。
芮志新身高1米4左右,而且有很严重的骨质疾病,而朱学萍年轻时候做农活被铡草机扎断了左手。当年,他们开了一家只有五平米的小商店。由于文化程度不高,他们经营中经常被骗,不过夫妻俩咬牙自己承担损失,从来没有把问题商品卖给过顾客,假币也全部上交银行。
芮志新自强自立、诚信向善的良好家风深刻影响着子女和身边的每一个人,从5平米的小商店到30平米的商店再到平米的超市,从子女上学需要减免学费的残疾人,到每年捐资助学的“芮好人”,这对残疾夫妻身上让我看到了诚信的力量。
我想,作为一名民生新闻新闻记者,更要饱含一颗真心,留有一片真情,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去记录当下发生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用带有温度的文字,带着情感的画面,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05初心
宁夏教育电视台殷家智
年8月是我第二次参加闽宁支教教师来宁宣传报道工作,我又一次在机场看到了那张熟悉的面孔。她叫杨明,是福建支教教师中的一员。
从年至今,这已经是她第五次志愿到宁夏西吉中学支教。我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问她“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您一次又一次的来到西吉支教?”杨老师笑着说,“其实这不是第一次有人这么问我,朋友甚至开玩笑问我是不是在西吉有情人?我说:是的,我的情人就是西吉学生。”
年3月,初春的天气还是很冷,但是我被一位中学老师给“暖”到了。
银川唐中西校区的老师孟晓在开学前几天因为交通事故导致髌骨下侧韧带撕裂。医生建议他卧床静养甚至考虑为他手术治疗,如果不做手术,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断裂的韧带萎缩。但孟老师还是选择手术的事情先放一放,就在开学第一天的数学课上,本来等着其他老师来上课的同学们,却看到了拄着拐杖的孟老师。
在与这些优秀的人民教师采访接触的过程中,我也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体验,希望我还可以在未来的五年、十年,坚守住一名记者的初心,继续讲好教育故事,传播好宁夏声音!
06你听党的话,我听你的话
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郭炬言
年夏天,我去采访全市优秀共产党员,认识了出租车司机被表彰的王富国,第一次与他相识后,就让我感到很奇怪,因为他的登记表上身份是退伍军人,简历却表述不清,仅写了寒冬勇救落水小孩,拾金不昧把13万巨款及时送还乘客等等几项。
作为记者职业敏感告诉我,他的故事背后一定还有故事,于是我多次约他采访,可他次次拒绝,就在第十一次时,我随他来到了家里,当问起参军经历,他只说在大漠深处当过兵。
这样过去了一年,在年的一个晚上,得知王富国开车载客时忽然瞬间失明,血液检测确诊为辐射造成。就在他日渐恢复后,我再次来到他的病床边,这段尘封往事才由此揭开神秘面纱......
他告诉我,在年入伍后的4年时间里,一直呆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每次执行任务时都穿着37公斤的防护服,需要第一时间冲进核爆中心区测取核准数据,先后圆满完成3次重大试验、余次效应试验。
后来王富国因伤退役,回到家乡!可他怀揣着安置函等待工作时,档案又不翼而飞!他心藏难以言表的秘密,只得在收发室当临时工,从此与“铁饭碗”失之交臂。
退役后,疼痛、出血、浑身溃烂,遭人误解,时常折磨着他……每当面对家人和医生询问,他就是不说参加核试验的经历,一守就是32年。
他说,我听党的话,这是军魂。当得知我要讲他的故事,他悄悄跟我说:“我在罗布泊的秘密,还是不要说出去……”我紧紧地抱着他,轻轻地给他说:“王叔,你放心,我听你的话”。
07再见贫困你好小康
盐池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安倩
7年前,我通过努力,成为一名记者,从此与新闻结缘。四季变换中我和同事走过数不清的乡间小路,坐过数不清的农家炕头,足迹遍布全县8个乡镇个行政村。
一棵树变千亩林、昔日的“贫困村”已蝶变为成为全国闻名的“信用村”从一年过一天到天天都过年,个体的命运改变,折射出了时代的巨大变迁。
水的变化、路的变化、房屋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精神面貌的变化,一切变化都在诉说着盐池—这方红色沃土脱贫致富、改天换地的喜悦。
作为老区的一份子,我也将继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讲好盐池故事,吟唱这座城市最美的生活旋律!
08在新闻一线追寻初心
中宁电视台李晓荣
去年,我在采访中认识了徐套乡新庄子村的小浩东,6岁那年母亲离家出走,一直由年迈的奶奶照顾着姐弟三人,不幸的是,年春天,一场车祸夺去了奶奶的生命,只剩下姐弟三人和爸爸相依为命。
这两年姐姐到乡上的学校上初中,开始寄宿,为了维持生计,爸爸外出打零工,12岁的浩东就担负起了照顾弟弟和家里的重担。没有家人的陪伴,没有可口的菜,照顾弟弟、喂牛喂羊、忙不完的家务,承受了比同龄人更多辛苦的小浩东却依然积极乐观,他告诉我们,他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采访小浩东的时候,我的孩子也才只有一岁,我看着这个小少年用瘦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的时候,好几次,我都红着眼眶不敢多看他的背影一眼。
但是我知道,作为一名记者,我的职责不只是感动自己,而是通过手中的笔,肩扛的摄像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这些年来,我采访过基层党员、普通劳动者,每一次采访,我都和同事们悉心聆听、切身感受。
因为作为记者,只有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经历,感同身受他们的遭遇,让自己成为一名记录者、感受者和体验者,才会让笔下的文字有温度,接地气,有力量行进至更远的远方。
09用心讲好吴忠故事
吴忠市新闻传媒集团影视中心叶倩
今年的2月16日吴忠市快闪《我和我的祖国》是我们摄制的第一个快闪视频,为了抢在宁夏第一个推出,我们争分夺秒、挑灯夜战,制作、包装、校色通力协作,终于在凌晨完成了最后的成片,经领导审阅推出了“宁夏第一闪”,最终点击量超过50万人次。随后推出多部学校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在教育系统再次掀起了爱国热潮。
半年的时间里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不同角度、认真策划组织拍摄了多部快闪:在广场录制《学习雷锋好榜样》、《咱们工人有力量》快闪、在万达录制《人民公安为人民》、《黄河楼千人古筝》快闪、青铜峡“我叫建国,我为祖国点赞”等快闪,我们把镜头聚焦各行各业、市民群众,在黄河岸边、在厂房地头点燃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作为新闻工作者就是要坚持用发现的眼睛和真实的文字讲述这些平凡人不平凡的事迹,讲好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吴忠故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10寻找路上
固原日报社王平花
红军长征过六盘,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当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之时,六盘儿女挺身而出,谱写了许多英雄故事,为了找到他们,四年前我们踏上了寻访之路……
当抗战老兵杨发成的儿子杨耀雄,在父亲离开40年后的年,在他人生即将走完全程的时候,终于拿出珍藏已久的父亲身前唯一的遗物——年的退役证书,却仍未赶上说出父亲的英雄故事,未了的心愿托付给女儿终由我们代为完成时;
当60岁的姜振邦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踏上了去往云南的旅程,不为游山玩水,只为在有生之年,重走父亲抗战老兵姜兴周曾用双手刨挖修筑的滇缅公路,告诉他祖国没有忘记他们时;
当年参军的红军战士祁延福,年退役,返乡务农,无妻无子,年仅39岁的生命终被定格在一张手绘的白纸画像上,挂在古窑洞里时……泪水挂在我们脸上、感动沉淀我们心中,当我们为每个故事画上句号的那一刻,一同落于笔端的还有心中的那份承诺与肩头的责任。
在寻找的路上,我看到了红军战士践行理想信念、舍身忘死的初心;抗战老兵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初心;退休老党员义务传承红色精神的初心;更找到了我们新闻人重担当、践使命的初心。使命在肩,寻找不止!
编辑:徐海鹏刘赛实习:胡严方李雅坤
责编:张婷
↓↓↓这些新闻你不该再错过哦↓↓↓
六个统一一个不变
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
10个专业分别制定评审标准
宁夏全面实行工程系列职称分类评价
进博会高端装备展上的宁夏元素
宁夏广电新闻中心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aoxibao.com/xxxbnr/1786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