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地時間5月14日早8點,中國政府赴阿爾及利亞抗疫醫療專家組抵達阿爾及爾。此次赴阿專家組由阿爾及利亞政府邀請,中國國家衛健委組建,20名成員由重慶市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共同選派,專業領域涵蓋呼吸、重症、感染、心內、中醫、實驗室檢測、流行病學、護理等。
早前,微觀澳門(ID:we_macau)曾對5名澳門醫護以加入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的形式出征阿爾及利亞做過相關報導(點擊右側藍字回顧??《5名澳門醫護援助非洲抗疫,明日出征!》)。
今天起,微觀澳門獲得授權,率先連載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澳門)組長繆智豐的《非洲抗疫日記》,為大家“直播”他此次在非洲抗疫的不平凡經歷,敬請垂注。
繆智豐非洲抗疫日記(一)
陌生的國度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全球爆發,國家啟動了援助非洲各國的「中國抗疫專家組」計劃,各省市的應急醫療隊踴躍報名奔赴不同的非洲國家支援抗疫;而本澳的國際應急醫療隊也有幸參加是次任務,派遣5名隊員與重慶15名的專家聯合組團,前往支援位於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因緣際會,我有幸踏上這趟非洲之旅。
我們先坐飛機前往重慶,在重慶機場與當地的專家會合。由於飛機在重慶機場加油及運送抗疫物資上機需時,距離起飛尚有一段時間,我們便深夜在重慶機場的候機室,談論往後的工作安排。醫療隊分成了幾個工作小組,在各個層面上全方位支援當地。言談中,我充分感受到同行戰友們的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開放活躍的思維,看來這會是一次充滿期待的旅程。
經過十多小時的航程,終於在當地早上8時到達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中國大使館派員前來接應。由於阿爾及利亞主要的語言是法語及阿拉伯語,我們與當地的海關人員溝通非常困難,連入境表格也不會填,在使館人員的協助下才能順利過關。入境後,阿爾及利亞政府在機場入境大堂為我們準備了一個官方歡迎儀式。專家組團長周林主任代表中國政府,把救援物資贈送到該國的官員,並接受了當地傳媒採訪。
出到機場之後,第一個挑戰是把全隊人和貨物運往「基地」。由於非洲各國物資短缺,為了保障隊員們的生活安全和工作能順利展開,澳門隊總共帶了合共約多公斤的物資,包括個人防護裝備、食物和日常生活用品等,以備不時之需。而重慶隊的物資更多,扣除了捐贈的物資,自用的物品還有3噸。我們兩隊合起來共4噸重的貨物,完成清關入境也是頗為艱巨的工作。這段時間正好是當地的齋月期,城內大部份活動停擺。雖然經大使館的安排下早已預約了車輛,但仍然需要等候大約1小時,才能讓大部份的隊員上車前往酒店,而餘下的4名隊員則留守在機場,繼續跟進貨物的通關。
我們的酒店位於郊區,距離機場約40分鐘車程,沿途自然景色優美,網上資訊介紹阿爾及爾是歐洲人的渡假勝地。從機場一路往酒店走,沒看到幾個人,店舖全都是關門狀態。負責後勤的副團長告訴大家,由於齋月的原因,佔這個國家人口90%以上的穆斯林會自日出直到日落這段時間禁食,所以這裡的店舖白天基本上不營業。下午5點之後,這裡已實施宵禁,所有市民嚴禁外出,所以店舖也必須關門。
第一天的行程尚算順利,往後的日子,我們就在這個陌生的國度安頓下來,開展我們的國際醫療援助任務。
(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澳門)組長繆智豐)
閱讀延伸
不負使命:澳門隊員行前宣言
5位澳門隊員身著統一中國澳門國際應急醫療隊的服裝,攜帶公斤的物資包括醫療防疫設備和個人用品等奔赴非洲抗疫一線。澳門的5名醫療隊成員均參與過澳門的抗疫工作,在澳門疫情平穩的時候,他們再次"逆行"前往疫情更嚴峻的異國他鄉。
臨行前受訪時,醫療隊組長繆智豐首先感謝國家給予團隊參與國際救援的機會,團員也做好了充足的防護。
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澳門)
醫療組組長繆智豐
老實說這幾天都睡得不是太好,因為都比較忙。但是很興奮,終於可以有機會出去,可以幫到人。
我們這幾個人承載了整個團隊的願望,我們希望我們可以盡力做到最好,早點平安回來。
我們在澳門抗疫期間,隊員全部都參與了前線的工作,我們有足夠的培訓,足夠的物資保障,所以我們不是太擔心的。
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
高級技術員陳穗芬
(家人)覺得都可以慢慢接受了,擔心但也希望可以為特區政府,為國家出一份力。
我都有參與口岸第一防線的工作,所以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處於另外一種的第一防線不是醫院裡面的,而是口岸和社區裡面的,希望將我們的經驗可以和國家隊分享,都希望我們取長補短。
讓我們祝願“逆行者”們
平安歸來!
投桃報李:中阿兩國攜手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阿兩國進行了持續、緊密、高效的抗疫合作。
在中國抗疫早期,阿爾及利亞向中國緊急馳援,是最早向中方提供緊急醫療物資援助的國家之一,中國人民對此銘記在心。
阿爾及利亞出現疫情後,中方投桃報李,向阿方捐贈了大量防疫物資,多次同阿方舉行抗疫經驗交流視頻會議,展示了兩國特殊友好關係和兄弟情誼,成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典範。
此次應阿爾及利亞政府邀請,中國政府向阿派出抗疫醫療專家組,是中方加強同阿方抗疫合作的重要舉措,標誌著兩國並肩抗疫又邁出新的一步。
這是中國政府派往北非和馬格里布地區的第一個抗疫醫療專家組,凸顯了中阿特殊友好關係。專家組此次也將向阿方捐贈一批防疫物資,助力阿方抗疫。
中方將繼續堅定地同阿方站在一起,繼續向阿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相信阿方一定能夠早日戰勝疫情。
連日來,中國政府、企業、華僑華人向非洲各國捐贈抗疫物資,協助非洲抗疫。
中國政府援助抗疫物資已運抵安哥拉,中國第二批援安防疫物資重12噸,包括醫用口罩、防護服、護目鏡、防護手套和鞋套等。
日前,中國政府援助阿爾及利亞第三批防疫物資運抵阿爾及爾。阿衛生部醫藥業事務部長級代表本巴赫邁德表示,這展示了兩國和兩國人民間的深厚情誼,中方的支持和援助對阿早日戰勝疫情將會發揮重要作用。
除了政府的抗疫物資援助,在非洲,還有很多華僑華人捐助糧食等物資,幫助當地困難群眾。
在烏干達,當地實施居家令等嚴格的防疫舉措,不少人失業并面臨食物短缺問題。中烏姆巴萊工業園向當地困難群眾,捐助糧食等物資。
我們為什麼要援非?
有人不禁要問,我們為什麼要援助非洲?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採訪了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
他表示:中非合作抗疫是現在中非關係當中的頭等大事,相信通過中非合作抗疫,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可以走上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過去60年,中非合作中最有成效的方面就是在醫療衛生方面的合作和努力。現在我們在非洲幾十個國家都有醫療隊,過去幾十年,中國向非洲派出了數萬人次醫療人員,救治的非洲病例達到了3億人次。
過去20多年,中國在非洲建立了一大批抗擊瘧疾的醫療中心,在抗擊埃博拉的過程中,中國又獲得了在熱帶大陸抗擊大規模傳染病的經驗,這也為我們這次抗擊新冠肺炎提供了經驗。這次馳援武漢一線的醫療隊員中有很多人都是去過非洲的,這些經驗使得我們發生疫情的時候可以共同合作推動這方面的工作。
劉鴻武認為,當前的中非合作抗疫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第一,需要中非雙方各方面的參與,推動中非在各個層面更加有效的合作。
第二,要加強中非民間企業和智庫之間的合作。要注重智庫、媒體和輿論方面的合作。
第三,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來看,中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合作可以走在世界前沿,給世界做表率。
中非通過抗擊疫情的合作,跨越文化的差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而帶動全球抗疫,拋棄意識形態、宗教和文化的差異,共同來面對人類的挑戰。
所以我說中非合作不僅引領了人類在經濟、科技方面的發展,也可以在抗擊疫情這樣的突發方面做得更好。
《攜手抗疫,患難與共顯真情》
5月14日,在中國政府援阿抗疫醫療專家組抵達之際,李連和大使在阿爾及利亞主流媒體發表題為《攜手抗疫,患難與共顯真情》的署名文章,指出中阿兩國政府和人民在疫情面前始終守望相助、患難與共,強調這是中國政府派往北非和馬格里布地區的第一個抗疫醫療專家組,具有特殊意義,也再次凸顯了中阿特殊友好關係與眾不同的分量,堅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阿特殊友好將會代代傳承,歷久彌堅。阿國家通訊社,阿文官報《晚報》和最大私營媒體《消息報》,法文報紙《獨立青年報》、《表達報》等阿主流媒體均在重要版面刊登報道。文章全文如下:
攜手抗疫,患難與共顯真情
——李連和大使在阿主流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
作為中國駐阿爾及利亞大使,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盡力推動中阿兩國攜手並肩抗擊疫情。在此期間,我再次深深感受到中阿特殊友好關係的歷史厚度和兩國人民兄弟情誼的深度。
在世界各國專注於各自應對疫情嚴峻考驗之際,我十分欣慰地看到,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阿兩國政府和人民始終守望相助,患難與共。在中國抗疫初期,阿方緊急馳援,是第一批向中方提供緊急醫療物資援助的國家,中國人民對此銘記在心;自阿出現疫情以來,中國投桃報李,克服困難,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從企業到民間,持續向阿方提供了包括呼吸機、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醫用手套、護目鏡、檢測試劑等在內的數十噸醫療物資援助,有力地支援了阿方抗疫。
我也注意到,有很多阿國朋友在感謝中方向阿方慷慨提供醫療物資援助的同時,也十分關心中方是否會向阿方派出一支抗疫醫療專家組。對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當然有。
中阿是特殊友好、相互信賴的好兄弟、好朋友、好夥伴,儘管阿國疫情遠沒有像有些國家那樣嚴重,但中國政府依舊高度重視同阿方並肩抗疫,在國內疫情仍面臨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巨大壓力下,為更好支持阿方抗疫、分享中方經驗,中方精心挑選20名抗疫經驗豐富的精兵強將,組成中國政府抗疫醫療專家組,這個專家組已於今日抵阿,並迅即投入到阿方抗疫工作中,為阿方早日戰勝疫情進一步提供中國經驗和中國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國政府派往北非和馬格里布地區的第一個援外醫療專家組,具有特殊意義,也再次凸顯了中阿特殊友好關係與眾不同的分量。
這不禁令我回想起兩國源遠流長的特殊友好關係中的另外一個「第一」,那就是早在年,中國就向阿爾及利亞派出了中國第一支援外醫療隊。在阿爾及利亞剛剛贏得民族獨立、整個國家百廢待興之際,面對在阿醫療人員被撤走的情況,阿政府於年底通過國際紅十字會向全世界發出了緊急醫療援助呼籲。年初,剛剛從三年嚴重自然災害陰影下走出來的中國政府克服國內困難,第一個響應阿政府邀請,迅速派出一支由湖北省為主的24名醫療專家組成的醫療隊。57年來,中國已累計向阿派遣了26批醫療隊、共近名醫生,收治門診病人萬人次,接生近萬新生兒。同時,有3名中國醫生因公殉職,長眠在阿爾及利亞。當前在阿工作的第二十六批醫療隊共有81人,分布在8個省。57年來,這支醫療隊始終扎根阿國,同阿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成為兩國人民友誼的佳話,完美踐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年的那個春天,中國政府第一支援外醫療隊來到阿爾及利亞;57年後的這個春天,中國政府第一支援助北非和馬格里布地區的抗疫醫療專家組,來阿支援抗疫。這是中阿友好的歷史軌跡,更是中阿友好的歷史傳承。
其實在中阿兩國特殊友好的歷史中,類似的「第一」並不少見,比如中國是第一個承認阿臨時政府的非阿拉伯國家,阿則是中國第一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阿拉伯國家,等等。這些「第一」,無不彰顯著中阿特殊友好的歷史淵源,無不凸顯著中阿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現實高度。
在中阿攜手共抗疫情之際,中國政府援阿抗疫醫療專家組的到來,相信將有助於阿方早日戰勝疫情,也將進一步充實中阿特殊友好的豐富內涵和歷史積澱。這是中阿友好的歷史傳承,也是中阿友好的新篇章。作為中國駐阿爾及利亞大使,我對此深感自豪,也堅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中阿特殊友好將會代代傳承,歷久彌堅。
推薦閱讀
★5名澳門醫護援助非洲抗疫,明日出征!
★中央30條「大招」促灣區金融發展!哪些機構和個人將受益?
★週一週二有大雷雨!澳門的「龍舟水」要來了嗎?
★上限元!澳門升級版退稅計劃來了,你能拿多少錢?
★事關住房、都更、輕軌建設等,澳門官方最新回應來了...
來源:中國駐阿爾及利亞大使館官網等在看的你真“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