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如何收集“情报”
编者按
驻外外交官除了参与两国外事活动外,还负责为国家决策提供重要信息支持,毕竟没有人会比身在一线的他们更了解情况。那么,外交官如何来收集这些”情报“?峰岭君为大家分享资深外交官的一线调研经验。
文周晓沛
作者简介:中国前驻乌克兰、波兰、哈萨克斯坦大使。现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驻外使馆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大多是单身汉,吃的是大锅饭。有人问我使馆有没有情报工作,我说有,使馆的情况工作就是搞调研。外交调研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学无止境,很辛苦,也很枯燥,我以随员身份赴驻苏联大使馆工作做的就是这个事。对初学调研者,至少要过以下五关。
▋第一时间报回情况
第一关,听力。每天晚上当地的电视新闻联播节目是调研信息的一个主要来源。当天驻在国发生的大事及官方对国际事件的重要反应,都要在第一时间捕捉并报回。因此,听懂、记准新闻的主要内容并及时整理出来,是基本功。其中关键是,听力要好。每日新闻涵盖驻在国国内和国际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而且播音员的语速很快,有时卡住一个词语,整句甚至整段一下子也就漏过去了。一有空我就坐在电视机前,反复收看每个时段的新闻节目,并对照次日报纸上的新闻消息,检查那些自己没有听懂的单词,专门记录在一个小本本上。此外,还专门买了个小半导体,随时带在身上,走路散步时也听新闻。
第二关,阅读。每天出版的报纸、书刊,都要及时浏览,特别是《真理报》和《消息报》,是重要的官方信息渠道。苏联领导人的讲话和一些理论文章,都有一个通病,长篇大论,报纸上一登都是好几版。读起来平淡无味,但不得不看,而且还要看得快,抓住要点。据老同志介绍,读报与看小说不一样,不是文学欣赏,不仅要快,而且要会读:有的光看栏目,有的只看标题,有的一目几行,一扫而过,而有的则需认真研读,还要作记号,划重点。此外,还要根据每人调研的侧重不同,选好每日必读、精读的第一张报纸,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用的信息。
▋深度挖掘信息
第三关,分析。从电视和报刊上得到的信息,必须进行梳理,反复比较,去伪存真,特别要注意提炼甄别,不能有闻即录。分析的基础是,必须占有大量翔实的资料和各种不同信息,才能从中挖掘出某些潜在的东西。要学会在字里行间发现蛛丝马迹,从鸡蛋里挑出有用的骨头。需要有政治敏锐性,善于见微知著,从现象看本质,从迹象寻趋势。
有趣的是,著名汉学家、原哈萨克斯坦外长托卡耶夫也有切身体会。他在回忆录中写道,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苏联驻华使馆工作,研究中国问题很不容易。当时双边正式接触很少,《人民日报》成了外交官的主要信息来源。在长期阅读报纸和杂志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在字里行间撷取有用的信息,将片断粘贴成完整的资料。这真是异曲同工之妙。我还听苏联朋友讲过这样一个笑话:他们驻华使馆的一位调研新手,将《人民日报》一篇评论文章翻译报回,加了一句按语,称“据中共中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被人指出后,他争辩说,“《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其看法当然代表党中央”。
▋广交朋友的信息资源
第四关,交友。公开出版物,用调研术语来说,这是“死材料”。使馆第一线的外交官,是国内在外的“岗哨”和“耳目”,必须见事早,反应快。其调研优势在于掌握第一手资料,也就是所谓的“活材料”。这就需要广交朋友,深交朋友,交那些可靠有用的朋友。光靠外交辞令,是交不到真朋友的。一定要尊重对方,以诚待人,平等相处,合情合法。
除了驻在国的朋友外,外交使团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源,可以相互交流。尤其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等较为重视驻在国及该地区乃至世界局势调研的外交官,则是重点交往对象。有时一起喝杯咖啡或打个电话,也许就了解到你最感兴趣的信息。有的使馆专门雇用一批当地人,协助收集各种情报,所以他们的消息比较灵通。后来我在中亚工作时,曾就某国会不会发生“颜色革命”问题与美国大使进行探讨。令我惊讶的是,他说该国“革命的条件还未成熟”,并陈述了几条颇有见地的论据,这对观察判断形势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还有一点需注意,有些国家的外交官讲究交往级别对等。
第五关,写作。有了一定的材料和看法,如何迅速、准确地整理反映,需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外交调研成品与一般的学术文章不同,要求观点清楚,简明扼要,篇幅不能长;既有事实,又有分析,结论站得住;语言精炼,不求华丽,也不能干巴巴。这是一种特殊的文体。综合调研的要求最高,难度最大,如驻在国国内政局走向、外交政策变化趋势及对地区和国际形势的看法等,均属综合类大文章,一般都先集体务虚讨论,再由高手执笔。不仅中、外文要好,而且要具备宏观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一般都需要多年的磨练过程。
▋国内调研
从年入部起,已历练十多年了,但离调研高手的目标还是遥不可及。从年开始,我任苏联处副处长、处长,主管了7年时间的调研工作,总感不能得心应手。自己修改或撰写的调研成品,送到司领导那里,经常被改得面目全非,甚至不合格而打了回来。马叙生、田曾佩、戴秉国三位老司长对调研的要求都很高,甚至达到苛刻的程度,推倒重来是常事。对文中的每一个观点、每一条事实都要反复斟酌求证,对一些重要引语还得附上原文出处,核对翻译是否准确。起初,我很不适应,因自尊心作怪,老觉得面子上下不来。后来慢慢也习惯了,主动在稿子的左侧留出三分之一的大宽边,专供领导改写,而且从中还尝到了甜头,学习到许多鲜活的外交知识、技巧以及把握政策分寸的能力。
国内新情况调研,是指对国际上最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看法。一要“新”,二要“实”,三要“快”。所谓新,主要是材料新,立意新,文风新,不要老掉牙的资料,不要人云亦云的看法,不要千篇一律的八股文;所谓实,要求取材客观,看法符合实际,经得起时间检验,避免主观片面,尤其是对策建议要务实管用,服务到“点子”上;所谓快,不言而喻是讲时效,尤其对一些各方都湖北白癜风医院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手术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jxhq.com/xxxbls/178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