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敢碰野蘑菇了,险些送命了!”8月5日下午,转医院消化内科普通病房的刘华(化名)总算松了口气。7月26日,她在唐徕渠边的小公园里采了些野蘑菇做菜吃,没想到吃后上吐下泻,医院重症监护室。
新消息报记者安小霞实习生陈怡蕾
今年57岁的刘华喜欢吃蘑菇,有着多年在唐徕渠边采摘野蘑菇的经验,此前不曾发生过中毒事件。7月26日早上,趁儿子儿媳将孙女接回自己家,她抽空到解放路北边唐徕渠附近锻炼,经过渠边西侧小公园约米处时,看见一个大树坑里有好多蘑菇。这让她惊喜不已,但这些蘑菇又跟她往常采摘的蘑菇外观不太一样。“这次采的蘑菇根和筷子差不多粗,蘑菇伞头有1元硬币那么大,表面略微带点褶皱,顶上有些发黑。”刘华说,虽然当时略有迟疑,但并没有影响她将这些蘑菇采摘回家。“当天晚上就把采的1斤多蘑菇全部做菜,和丈夫两人一起吃了点,剩下一部分留着第二天我一个人热着吃了。”27日晚上,刘华吃完晚饭领着孙女去唐徕渠边散步,22时许回家给孙女洗完澡一起睡下没多久,她开始上吐下泻,“完全不像平时的腹泻,医院急诊科输液,第二天还不见好直接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好在刘华的丈夫并未发生食物中毒。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胡建平介绍,刘华是从该院急诊科收住到消化内科病房的,“当时她呕吐和腹泻次数特别频繁,没有明显发烧症状,经询问是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的胃肠型中毒”。通过检查患者肝功能,发现其转氨酶达到多,是正常人的倍,判断为急性肝功能损害,凝血功能也不太好,因此立即转到重症监护室,进行了3天的血液透析抢救治疗。“因为毒素在血液存在时间越长对脏器损害越大,血液透析可以很快把血液中的毒素透析掉,再加以后续药物治疗,恢复得比较好。现在患者肝功能已接近正常人水平,再有几天就可以出院。”胡建平介绍,菌类有多种,真正能食用的种类很少,因此不建议公众随意采摘蘑菇食用,如果食用了可疑的蘑菇,要立即催吐、就医。
来源:NXTV都市阳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尊重原创,保护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谢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