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心理辅导 http://www.tlmymy.com/
1.传比亚迪电子将为荣耀代工,产量超万台;
2.本土设备厂商共享市场增量蛋糕,后道封测设备市场迎爆发期;
3.从手机到汽车,科技巨头开启新一轮跑马圈地?
4.重要里程碑思科收购阿卡夏通信获中国反垄断监管附条件批准;
5.华为:全网SA终端中,华为手机占比超90%;
6.realme新目标:在部分市场成为Top1,AloT领域成为头部品牌;
7.荣耀正在开发新的智能手机系列将重新支持谷歌GMS服务;
1.传比亚迪电子将为荣耀代工,产量超万台;集微网消息,1月19日,有消息曝出,比亚迪电子和深科技将为荣耀代工生产,其中比亚迪电子的代工量超过万台。成立于年的比亚迪电子是全球领先的平台型高端制造企业,目前专注于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新型智能产品及汽车智能系统等业务领域,为全球顶级智能产品客户提供产品研发、创新材料、零组件、整机制造、供应链管理及物流、售后等一站式服务。早在多年前,比亚迪电子就与华为展开合作,为其代工生产手机。荣耀独立以后,各项业务重新驶入正轨。1月12号,荣耀商城正式上线,独立后的首款旗舰机荣耀V40也将于1月22日发布,此次代工厂敲定势必将助推荣耀终端加速上市进程。(校对/nanana)2.本土设备厂商共享市场增量蛋糕,后道封测设备市场迎爆发期;集微网消息,年下半年以来,在半导体产能紧缺的背景下,全球设备需求激增,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的出货量增长明显;进入年后,在半导体产业链封测设备端,供不应求的情况进一步扩大,后道封测设备市场迎来爆发期。国内一位封测设备人士向集微网表示,“年我们设备出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三倍左右。”这反映了国内封测设备厂商在攻坚的同时,不少国内设备厂商的产品出货量在不断增长。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日月光控股接单满载,预计年上半年,打线封装产能供不应求,需求增长幅度将达30%到40%。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日月光启动涨价机制,并首度与客户签长约。本土设备厂商共享市场“增量蛋糕”芯片产能紧缺在拉动着上游半导体设备的需求,未来几年内半导体设备需求有望呈现良好的增长。除欧美等半导体设备龙头之外,中国本土的半导体设备厂商也有望分得一杯羹。据SEMI统计数据显示,年中国半导体设备(集成电路+分立器件)销售规模为70亿元,同比增长47.8%,-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一批优质的半导体设备公司,比如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盛美半导体、万业企业(凯世通)、华峰测控、芯源微等,国产设备在国内市场的比重也逐年提升。除了上市公司外,在快速增长的市场里,国内中小型的设备厂商在疫情影响下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我们主要是做的半导体后端的封测设备,主打的产品是半导体测试分选机(handler),今年虽然有疫情影响,不过我们出货量相比去年有了较大的增幅,比去年增长了三倍左右。”深圳市复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永军向集微网表示。刘永军介绍,以前半导体测试分选机基本都是靠进口,复德科技是国内很早做这部分设备的公司,年就开始研发和制造,目前FD机型能达到50K的UPH;能提供SOT、SOD、QFN、DFN、SOP、TO等各系列的测试分选设备。天眼查显示,深圳市复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年11月04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技术开发与销售等。目前客户有长电科技、华天科技、扬杰科技等,部分产品还供货给台湾的封测企业。在今年业绩大增的背景下,复德科技也立足于Handler,尝试研发更多元化的产品。刘永军向集微网透露:“我们还会开发一些类似一体式托盘测试的产品。目前该产品主要还是进口设备为主,我们也准备进入这个领域,相关产品目前已经在研发了。”此外,复德科技还开发了plasma等离子清洗机等设备。除了直接提供设备的厂商外,给设备厂商提供基础设备部件的上游厂商也从中分得一杯羹。德瑞精工(深圳)有限公司的副总刘东成向集微网表示:“虽然去年疫情使公司受到一定影响,但今年与5G、芯片相关的电机产品整体出货量都很大,比如高精度的十字滑台,做固晶、振晶的设备商基本每个月都要几百台。”“在中美贸易摩擦下,原先不会用国产设备的,现在基本都找国内厂家来做。比如我们一个在取放芯片时候可以对施加的力进行控制的压力闭环产品,在芯片行业里用的非常多,大部分都是华为产业链的设备供应商在采购。”刘东成补充道。后道封测设备市场迎爆发期上述两家企业的市场表现只是国内半导体设备需求旺盛的缩影。从全产业链角度来看,为了应对产能持续看涨的需求,Fab厂在建和扩建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传导至封测,将推动后道封测设备市场的爆发。行业周知,半导体设备是半导体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半导体设备以数百亿美元的行业规模支撑了下游数千亿半导体产品和数万亿电子终端设备市场需求。魏少军教授指出,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封测业十五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23%,总体规模仅次于芯片设计业。在后道测试封装设备市场方面,SEMI预计年测试设备市场将继续增长13%,并在年继续保持这一增长势头,需求增长主要源于5G对于整个产业的推动。预计年和年封装设备将分别增长10%和8%,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源先进封装的产能建设。封测产能建设方面,年12月底,青岛半导体总投资10亿元建高端封测项目,运用世界领先的高端封装技术封装需求量快速增长的5G、人工智能等应用芯片。国内封测龙头的长电科技也在加大封测产能建设,此前其披露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全部投入年产36亿颗高密度集成电路及系统级封装模块项目、年产亿块通信用高密度混合集成电路及模块封装项目。长电科技CEO郑力指出,封测行业是整个集成电路产业中,与应用市场联系最紧密的一个环节。随着集成电路不断向高精尖领域发展,集成电路的封装测试技术正在从定义模糊的先进封装时代,走进高精密封测的崭新时代。他相信,无论是设计还是封测技术,都会迎来一个更高的上限。尤其是在当前中美贸易形势的大背景下,本土半导体市场“国产替代”速度进一步加快也将共同推动国内后端封测设备市场进入爆发期。(校对/Arden)3.从手机到汽车,科技巨头开启新一轮跑马圈地?集微网报道如果说过去十年,智能手机作为杀手级应用,带动了整个产业前行,那接下来的十年,智能汽车正被认为是多个领域的终极驱动。正所谓改变行业规则的往往是外来物种,而打败你的常常并不是同行。如何顺应大势,站上风口?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智能汽车新时代,传统车厂之外,科技巨头们已开始未雨绸缪,抢先入局。“传统车厂+科技新贵”组合纷纷现身汽车的发展经历了上百年,进入电气化时代以来,汽车上应用的半导体电子元器件越来越多,而汽车领域的创新也越来越由此而引发,汽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化设备,俨然一部装在四个轮子上的移动计算中心。面对传统车厂的广阔地盘,互联网巨头等科技新贵已迫不及待。1月11日,百度官宣,将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而吉利控股集团将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百度在声明中表示,新组建的百度汽车公司将面向乘用车市场,让用户购买到更极致的智能电动汽车。作为搜索引擎起家的互联网公司,百度造车并不让人意外。过去几年,百度在汽车智能化领域已进行了多年摸索,推出的Apollo阿波罗自动驾驶平台已拥有从硬件、软件到整车厂的大量生态合作伙伴。此次百度组建汽车公司,其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将全面赋能新汽车公司。接下来,百度汽车公司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纯电动架构——浩瀚SEA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车。1月4日,拜腾汽车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签署协议,以加快推进拜腾新能源汽车量产。富士康方面表示,这是富士康布局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举措,富士康将与拜腾携手合作、早日量产,实现互利双赢。在此之前,阿里与上汽集团已宣布推出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智己汽车”,1月13日首次发布发两款智己电动汽车。智己汽车表示,在国家法规允许及高精地图开放情况下,年底将具备点到点零接管自动驾驶能力;同期还将在一线城市特选商业中心应用自动代客泊车和唤车功能。阿里巴巴丰富的大数据以及达摩院技术支持,将帮助智己汽车实现深度智能个性化体验。韩媒最近报道,苹果公司和现代汽车计划在今年3月份签署一项关于电动化的自动驾驶汽车的合作协议,并有望最早于年在美国开始生产。与百度、阿里一样,苹果汽车项目的重点是开发自动驾驶技术,与此相对应的是,台媒报道称苹果正在与台积电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芯片。作为智能手机时代的潮流引领者,在智能汽车时代,苹果公司自然不甘落后,要想继续统领行业,寻找传统车厂合作貌似是不二选择。截至目前,苹果公司并未就此给出正式回应。而与以上厂商亲自下场造车不同的是,华为明确表示不造车,但将自己定位为聚焦ICT技术,致力成为互联网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在软件层面,华为已推出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基于鸿蒙微内核)、智能驾驶操作系统、智能车控操作系统,同时,在硬件上,华为推出的处理器芯片、5G通信芯片已经开始布局车载应用,凭借在5G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华为“5G汽车生态圈”已囊括了比亚迪、一汽等众多传统车厂,新推出的比亚迪汉就采用了华为5G通信模组。与华为一样,从谷歌独立出来的自动驾驶先驱Waymo也声明自己不造车,将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研究,目前,Waymo已与克莱斯勒、戴姆勒等传统车企达成合作协议。在向智能电动汽车推进的道路上,传统车厂显然已力不从心,而来自互联网和手机领域的科技新贵凭借着软硬件领域的雄厚技术正纷纷界入,新一轮跑马圈地已然开启。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微博发文表示:“据我了解今年大概有数家科技企业可能会成为不同模式的造车新势力,这对智能汽车市场和新的移动生态真正的到来,会产生非常正面的加速影响。”自动驾驶智能汽车能加速到来吗?造车新势力的纷纷现身必将壮大智能汽车厂商的实力,但何时能用上高度智能的自动驾驶汽车,业界预期不一。在去年召开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特斯拉CEO马斯克发言称:“在特斯拉,我们已经非常接近L5级自动驾驶了,利用特斯拉现在的硬件,只需要改进软件,我有信心在今年完成L5级别的基本功能。我认为,实现自动驾驶L5级,目前不存在底层根本性挑战,但有很多细节问题,我们面临的挑战是要解决所有这些小问题。”但事实上,商用车中实现L4级别的品牌仍寥寥无几,实现基于L4级别的部分场景应用成了时下攻关自动驾驶厂商们的首要目标。在驾驶自动化0~5级分级中,一般认为,L4级才是真正意义上自动驾驶的开始。达到L4级别的汽车,可以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在特定区域内的道路上行驶,包括自动超车、刹车、驶入目的地等。而要达到不需驾驶员的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需达到L5等级。目前,特斯拉、蔚来、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都落地测试了部分场景L4自动驾驶功能。例如,自动泊车、智能召唤等。但激进如特斯拉,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