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两大巨头宣布:降价
12月23日,隆基绿能和TCL中环公布硅片最新报价,均有所下调,TCL中环公布的报价较11月27日的报价降幅超23%。
两大巨头纷纷下调价格背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12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周硅片价格跌幅较大,其中M6、M10、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分别降至5.08元/片、5.41元/片、7.25元/片,周环比跌幅分别为15.2%、20%、18.4%。
对于硅片价格下跌,硅业分会表示,根本原因是传导硅料降价。
推进乡村振兴八大产业有望加快发展
日前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会议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建设农业强国将成为新一年农业板块投资的核心逻辑,农业产业链上八大行业将加快发展。
年最后一周投资策略来了!六大机构把脉A股行情,这一时点或是最佳布局时机
年进入尾声,本周A股市场再现调整。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的调整不会改变长期局面,市场估值处于低位且政策方向较为积极,预计情绪影响在年1月逐步明朗,市场将迎来业绩驱动的全面修复行情下半场的起点,也是年全年最佳的配置时点。
中信证券:明年1月或迎最佳的配置时点
当前是接近市场底部的最后观察期,预计情绪影响在年1月逐步明朗,市场将迎来业绩驱动的全面修复行情下半场的起点,也是年全年最佳的配置时点。就当前而言,建议继续围绕医药医疗、地产链和疫后复苏三条内需主线均衡配置。政策驱动的主题板块,建议 入选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案例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绿色可转债创新硕果累累
近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三周年之际,“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中小企业绿色可转债”成功入选《年度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案例》。作为创新案例,中小企业在广东股交股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广东股交)备案债券,可根据自身情况对债券条款做定制化设计,发债成本也远低于沪深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截至目前,广东股交累计发行可转债53支,共94期,发行总额为37.65亿元。通过系列创新与沪深交易所等场所形成错位发展,广东股交已逐步成为广东省内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
上海证券报
工业硅期货两日跌超10%利空消化有望企稳
上周(12月19日至12月23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调整。广期所首个挂牌交易期货品种工业硅价格大幅下跌并触及跌停,机构认为现货市场价格下跌带动市场看跌情绪显著增强,但随着市场对利空因素逐步消化,工业硅价格有望企稳;有色金属方面,镍市再现大幅上涨行情,机构预计短期内镍价将震荡上行,但持续上涨动力不足;农产品方面,生猪价格持续下跌,机构分析判断短期猪价弱势难改,但年后有望迎来反弹。
深交所推出“组合式”降费市场主体点赞获得感足
12月23日,深交所发布《关于减免年度相关费用的通知》,推出年全年“组合式”降费措施,免收深市上市公司和基金的上市费,免收基金、债券(不含可转债)及资产支持证券的交易单元流量费。
同时,深交所下属的深圳证券通信有限公司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分别减免深市交易通信网关软件服务费、广域网线路接入服务费以及股东大会网络投票服务费。据估计,此次整体降费金额超过3亿元,降费力度较年将增加%。
市场情绪转暖,如何借道基金参与反弹行情
什么样的基金在市场反弹行情中会“跑”得更快?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操作灵活、重仓方向符合市场主线的基金,或是低位建仓、踩准入场时机的基金,在反弹行情中往往表现更好。
那么,投资者如何借道基金把握反弹行情呢?沪上某基金分析人士认为,通过事先埋伏主动权益基金来捕捉短期反弹行情并非易事,对普通基民而言,与其紧盯市场热点,不如精选优质品种长期持有。从历史经验来看,长期投资是获取基金收益的重要原因,随着持有周期拉长,投资者的整体收益有望提升。
近两月净流入近千亿元外资看好中国资产配置机遇
11月以来,北向资金一改前两个月的净流出态势,重新恢复净流入。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11月以来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亿元。多家外资巨头近日明确表示,A股当前较低的估值将吸引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资产进行重新布局。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是他们较为 证券时报
“阳康们涌向三亚”刷屏!大数据实证,这家平台海南出游订单激增50%…
“阳康们涌向三亚”连日来成为热门话题,而在相关出行软件上,记者也看到,三亚等地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多个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近一周,海南目的地出游订单明显增加,酒店订单和民宿也出现火爆情况。
跨省游政策持续优化背景下,中金公司预计今年底至明年初虽然仍受疫情扰动、居民出行决策仍较谨慎,但中长期防疫政策边际优化的大趋势明晰, 北上资金“豪饮”白酒!电子股遭持续减持
临近年春节,食品饮料行业受到北上资金的强力追捧,净买入60.77亿元,超过其他行业净买入的总和;医药生物获得近16亿元的净买入,休闲服务、银行、家用电器、有色金属等行业则获得超亿元净买入。电子行业被净卖出逾23亿元,化工行业被净卖出逾12亿元,汽车、钢铁等行业则被净卖出超亿元。
首创证券认为,随着明年经济活动改善,收入企稳预期将促进消费意愿的提升,需求有望迎来进一步复苏。从中长期来看,高端白酒行业景气度持续,名优酒企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估值亿,这家射频芯片黑马即将IPO!红杉等知名投资机构加持
又一家射频前端芯片独角兽即将登陆A股科创板。
上交所 据悉,上交所年5月10日受理慧智微上市申请,华泰联合证券为保荐机构。慧智微此次新股发行拟融资15.04亿元,主要用于芯片测试中心建设项目(2.58亿元),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7.46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5亿元)。
改善居民收入分配助推产业升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2月25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继续举办年会,与会专家指出,质的有效提升同量的合理增长相互促进,当前老龄化加速演进,产业转移显现,量的合理增长面临严峻压力,质的有效提升更为关键。
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认为,“量的合理增长”一般是指在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经济增长达到潜在增长率水平。他表示,无论从短期扩大就业来看,还是实现远景目标来看,明年经济的预期增长目标应当定得比较高,比如5%以上。
证券日报
最高检聚焦资本市场安全加强派驻中国证监会检察室建设
12月2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党组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检察机关深化落实的举措。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要坚定战略自信,坚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坚信“中国之治”的巨大政治优势,把检察履职融入“中国之治”,把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制度优势发挥出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要坚持底线思维,深入分析经济发展中可能进入司法、检察环节的风险隐患,把困难和问题估量得更充分一些,把思想准备、政策准备、工作准备做得更充足一些,以检察能动履职,促进防范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
动力电池行业年强势崛起用产业链和规模优势打造“护城河”
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持续扩张产能成为动力电池企业年的必选项。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欣旺达等上市公司都公布了百亿元级别的扩产计划;日前正在冲刺港交所IPO的瑞浦兰钧,其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扩大产能;仍未上市的天津力神为了抓住市场机遇,也宣布了超百亿元的产能扩张。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年内仅在锂电池生产制造领域(截至12月5日),新公布的投资扩产项目就多达94个。其中,有76个公布了投资金额,总金额超亿元,平均单个项目投资额超亿元。
促消费稳投资优结构平台企业大显身手正当时
随着产业融合发展加深,数字技术不断升级,平台企业在促消费、促创新、稳投资、优结构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平台经济的底层逻辑是数据驱动、平台支撑、网络协同,深刻改变着投资、生产、消费和流通的生态。其中,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起到了贯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独特作用。经过20年摸索实践,基于庞大的内需市场,我国平台经济、平台企业在飞速迭代中完成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变,部分平台企业甚至走到“领跑者”位置。
房企再融资活动正沿着三大逻辑线展开
“第三支箭”正在发力!自11月28日证监会宣布恢复上市房企再融资至今,已有32家涉房企业发布配股或定增融资公告,其中,8家H股公司募资超亿港元,24家A股房企中有8家公布募资规模,合计约亿元人民币。
从整体来看,时隔近7年重启房企股权融资,中断12年后允许房企借壳上市,目标皆是吸引增量资金入场,引导房地产行业加快风险出清,向“稳投资”过渡。就操作途径来看,定增模式为主流。笔者认为,政策暖风下,本次股权融资活动正沿着三条逻辑线展开。一是稳健型房企以“并购整合+配套融资”稳投资。二是未出险房企“资源整合+配股融资”稳经营。三是出险房企“债务重组+定增融资”保交楼。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