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要点
—●●●●—
引言:特朗普总统威胁“提高对华关税报复中国”,引发全球股市大跌。
一、温故而知新:对比年和年,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股市的短期影响不断弱化,中国经济政策面及基本面才是中国股市中长期主导因素
1.1、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冲击,A股和港股的“抗跌性”逐年提升。年“ ”每次升级都是行情阶段性显著下跌的起点。年“ ”的冲击往往构成行情阶段性低点,但很快企稳并恢复上行,且相关龙头公司逐步“脱敏”。
1.2、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冲击,但年和年行情迥异,关键是中国货币政策环境和经济形势差别大。年的下跌的主因是金融去杠杆、信用收缩;而年全球货币环境宽松,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环境明显改善。
1.3、以电子行业为例: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逐渐弱化:年随着 升级,电子行业相比基准下跌更猛烈。而年电子行业全年获得超额收益、跑赢市场,甚至在短期并没有因为 升级而明显下挫。
1.4、应对外部利空“突袭”,中国股市的抗击打能力增强,核心资产往往形成中期“黄金坑”机会:资本市场已充分认识到大国博弈是持久战,资本市场更看重的是中国的如何应对从而“做好长期有利于自己的事”。参考年“五一长假”时特朗普挑起事端的历史,短期中国股市特别是港股因外部利空而下跌,恰是长期逢低布局内需型核心资产或科技创新型成长股的好时机。
二、短期行情展望:“曲折反弹”再起波折,但5月份中国相比海外更具有经济改善及政策刺激的优势,系统性风险不大,至少结构性行情仍然可为。
2.1、短期海外市场波动,检验港股、A股的“价值成色”。港股已处于中长期估值底部,因受海外资金主导,除非中美关系恶化超预期,否则在全球“大放水”环境下有望底部震荡、有结构性机会。1)最新联储议息会议对经济存忧,5月份欧美复工后,全球财政、货币宽松环境仍将继续。2)美股估值已偏贵,我们预判美股5月份或在反弹高点回撤10%以内的区间震荡。3)5月份中国全国“两会”将陆续召开,政策刺激加码的蜜月期将延续,经济有望改善。
2.2、中期仍需警惕海外熊市的下半场:“疫情式经济衰退”导致债务危机,“灰犀牛”正在启动:新兴市场受疫情冲击的影响更大,下半年,新兴市场经济衰退风险和债务危机可能对海外股市形成“灰犀牛群”的冲击波。
三、投资策略:以长打短、长期布局真价值是大智若愚者的机遇
3.1、短期反弹时间窗口还在,但是博反弹是“瓷器活”;中期,全球疫情、经济、政治仍充满变数,中国资产将夯实底部;长期,耐心布局全球核心资产。
3.2、投资机会:精选阿尔法,盈利聚焦中国长期增长兼顾短期政策:1)立足长线,继续首推优质成长股。A股精选TMT、新能源车;港股精选互联网、消费服务(必须+可选消费+社会服务)、物业、教育、医药;2)“防守反击”配置传统核心资产——聚焦政策刺激带来的业绩弹性和“类债券”安全边际,港股当下值得围绕“预期股息率因子”配置;3)继续战略推荐黄金。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增速下行;中、美货币政策宽松不达预期;大国博弈风险
—●●●●—
报告正文
—●●●●—
引言:特朗普言论令中美贸易摩擦的阴影再现,海外大跌
受4月30日特朗普总统关于“疫情”以及威胁“提高对华关税报复中国”等相关言论的影响,全球市场大跌。其中,标普指数4月30至5月1日两日下跌3.7%,5月1日新加坡上市的富时中国A50期货价格指数单日下跌4.1%。5月4日,亚太股市多数下跌,港股恒生指数收盘跌4.18%,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收盘下跌4.4%。
一、温故而知新:对比年和年,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股市的短期影响不断弱化,内因才是中国股市主导因素
1.1、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A股和港股的“抗跌性”逐年提升
对比年和年,中国股市在美方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下,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行情节奏:年“ ”每次升级,都是行情阶段性显著下跌的起点。年“ ”的冲击,往往构成行情阶段性低点,但很快企稳并恢复上行,且相关龙头公司逐步对“ ”的利空“脱敏”。
首先,整体涨跌幅不同。年全年沪深指数下跌25%(0102-1231),恒生指数下跌约13.6%。年沪深指数全年上涨36%(0102-1231),恒生指数在遭遇政治风波的情况下仍上涨9.1%。
其次,节奏上看,年比年更有抗跌性。
——年: 每次升级都是阶段性下跌的起点。
在 启动初期,年3月22日特朗普总统签署有关关税备忘录, 拉开序幕,3月22日至4月9日期间沪深指数下跌幅度为5%,恒生指数下跌3.8%;
6月15日美国公布对华亿美元商品货物征税25%的清单,6月15日至7月5日期间沪深指数下跌11.42%,恒生指数下跌10.7%。
——年:股市在 冲击之后不久股市立即恢复韧性。
年五一期间特朗普表示计划在5月10日将亿商品税率提高至25%,A股和港股5月6日开盘大跌;但A股很快就见到阶段性底部。
年8月1日特朗普表示将从9月1日起对剩余的3,亿美元从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8月6日美国对中国进行所谓的“汇率操纵国”认定,短暂冲击之后,A股和港股都迎来了全年的底部,8月6日至12月31日,沪深涨11.5%,恒生指数涨7.8%。
1.2、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冲击,但年和年行情迥异,关键是中国货币政策环境和经济形势的差别大
年的行情下跌的主因是中国内地的经济基本面遭遇金融去杠杆、信用收缩;而年全球货币环境宽松,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环境明显改善,微观企业经营活力改善。
年中国权益资产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内部主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的信用收缩。1)年社融增速下台阶:社融余额同比增速从年1月的13.43%下降至年12月的10.26%;2)同时期,信用利差走阔:AA级产业债利差从年1月的bps上升到年12月的bps。与之对应的是,A股和港股全球都是震荡下行,1季度高点就是全年高点。
年A股和港股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低估值背景下的货币宽松、经济企稳。在年底的估值底+盈利底+政策底的背景下,年从年初开始中国央行即实施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政策——先是全面降准1%,随后信用环境改善,社融增速在低位抬升,经济企稳,因此股市迎来修复型行情。虽然中美 扰动了行情节奏,但不改变A股和港股震荡上行的趋势。
1.3、以电子行业为例: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逐渐弱化
年,电子行业是 背景下的“重灾区”,随着中美“ ”升级,电子行业相比基准下跌更猛烈。
年,电子行业收获了超额收益,全年涨幅居前列、跑赢市场,甚至短期都没有因为 升级而明显下挫。年3月期间,电子行业的波动主要归于市场自身的调整。年5月5日特朗普总统发推威胁加征关税及之后 升级,也未能导致中国电子行业为代表的科技成长股形成持续性大跌。
1.4、应对外部利空“突袭”,中国股市的抗击打能力增强,核心资产往往形成中期“黄金坑”机会
和年的对比显示,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影响正逐年弱化,资本市场已经充分认识到贸易摩擦是持久战,资本市场更看重的是中国的如何应对从而“做好长期有利于自己的事”,所以,更重要的是中国自身的基本面和政策应对。
参考年5月5日“特朗普发推升级 ”的突袭,最近(4月底5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威胁的言论,对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会形成什么影响?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同样也在中国“五一节”期间搞了一把“ ”突袭——5月5日特朗普总统发推宣布计划在5月10日将亿商品税率提高至25%。
首先,短期遭遇黄金坑,节后首个交易日年5月6日港股和A股全线重挫。
当日A股两市再现千股跌停,上证指数跌5.58%报.46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跌超7%。存储指数(跌10%),自主可控指数(跌9.9%)领跌,电路板指数(跌9.4%),5G指数(跌9.4%),集成电路指数(9.3%)。
当日,港股恒生指数当日一度大跌超过点,最大跌幅3.74%,收盘跌2.9%;当日港股的工业(跌3.8%)和资讯科技行业(跌3.6%)领跌。
中期,年底大盘回到了5月份“特朗普突袭”附近,结构型行情异常精彩,这可谓危中有机。
A股市场从5月7日起至12月31日,自主可控技术指数(涨27.6%)、创业板指(涨19.5%)、半导体产业(涨55.2%)均实现了较大的涨幅。
年全年,A股市场电子行业上涨73%,涨幅排名第一;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建筑材料等内需主导的行业涨幅都在50%以上。
年全年,港股中恒生资讯科技指数涨幅25.2%居首,恒生工业指数涨幅为23.9%。
结论:综上分析,内因才是决定性因素,当A股或港股因为外部利空导致短期下跌时,恰是立足长期布局内需型核心资产或科技创新型成长股的好时机。
二、短期行情展望:“曲折反弹”再起波折,但政策刺激仍有支撑,系统性风险不大,至少结构性行情仍然可为
2.1、疾风知劲草,短期海外波动可检验港股和A股的“价值成色”
首先,港股已处于中长期估值底部,在全球“大放水+疫情式经济衰退”环境下,受海外资金主导的港股市场更容易出现短期的波动,但是,所谓死猪不怕开水烫,我们判断港股大概率是在底部区域震荡、有结构性行情。
截至4月29日,恒指预测PE(彭博一致预期)为11倍,处在年7月以来的1/4分位数附近;恒生国指预测PE为8.6倍。恒生指数当前静态估值(PE-TTM)10.2倍;恒生国指PE-TTM为8.2倍,二者均低于年以来的1/4分位数。
恒生指数当前市净率水平为1.0倍,恒生国指市净率为1.1倍,二者均低于年以来的1/4分位数。
其次,离岸人民币汇率近几个交易日明显贬值,5月4日港股大跌超过4%,显示了海外对中美大国博弈的悲观预期,但是,决定A股和港股中期趋势的是基本面。我们判断,在美国总统大选年,对中国的威胁或批评言论更像是竞选策略,“雷声大、雨点小”、有惊无险的概率更大,短期会引发风险偏好波动。中期趋势,还是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aoxibao.com/xxxbfz/1785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