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毓明性侵养女案,财新网报道引众怒,

白癜风初期会变大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90623/7240009.html
图片来自于网络

“鲍毓明性侵养女”案,财新网的报道引起网友愤怒

“鲍毓明性侵养女”案,自从南风窗杂志曝光了这个事件后,热度一直不减,可以说这起案件是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一个典型案件,戳痛了有良知的人心。

各大媒体,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此事,连一些本不属于社会类的新闻媒体也追逐热点,比如财新网。

只不过,财新网的报道却激起了网民的怒火,纷纷指责财新网在为鲍毓明洗地。

图片来自于网络

起因只为一篇4月12日刊发的报道《高管性侵养女事件疑云》。

4月13日晚,财新网发表声明称,“我们认真核查,报道确有采访不够充分、行文存在偏颇之处,已在当日撤回报道。”

能主动承认失误是好事,一家专业从事财经类的媒体,蹭起社会热点,而且价值观取向有问题,不引起争议才怪。

图片来自于网络

财新网是干什么的?

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财新网是原创财经新媒体,为中国政界、学界和产业界精英提供每日经济活动必需的财经资讯及基础金融信息服务。

由胡舒立的财新传媒创办,年1月11日正式上线。

年12月,或网络生活价值榜评为“年度最有价值网站”。

年蚂蚁金服与财新传媒签订战略入股协议。

年11月6日起,财经新闻全面收费。

这是一家比较专业的财经类网站。难怪写社会新闻不够专业。

图片来自于网络

财新网到底写了什么?惹了众怒?

财新网在写《高管性侵养女事件疑云》一文中,争议的核心是是财新网预设了一个立场:在不讨论是否性侵的前提下,40多岁老男人把13岁半失学少女带回家,当性伴侣是合法合理的,值得歌颂。

可能财新网认为自己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写报道,指出案件中一些有疑点的问题。然而,却忽视了一个另外一个问题:未成年人的保护。

图片来自于网络,与本文人物与无关

财新网的写作基础,是鲍毓明给的通稿。

鲍毓明的通稿当然是一面之词,也是有利于鲍毓明的一些说法。

财新网把受害人描写成懵懂中的反复和痛苦,污名化为向养父寻求安全感。

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产生的感情,既不动人,也不值得歌颂,任何人都应该对此警觉。

图片来自于网络

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受害人自愿(不管是洗脑自愿还是爱情自愿),法律可能无法追究责任。

关键是当初鲍毓明接走受害者的时候是当养女接走的啊!

受害者也不是第一次报案性侵,而是多次,还因此而自杀过!所以法律必须要追责。

一个文明社会和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会认为一个老男人有未成年性伴侣是合理的并予以爱情美化。

不管是性侵还是爱情,是有权有势的还是有社会地位的,都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并规避“未成年性伴侣”。

如果说财新网自己申明报道有误,采访不充分属于写作问题,那这个“未成年性伴侣合理性”的立场却属于价值观问题,很难相信财新网选择了这样一个价值观。

每个人都会大概率成为父亲或母亲,如果是自己的女儿,爱上了一个年龄远大于自己的男人,你还会写下“生命之光,灵魂之火”的句子吗?

相信是不会的,然而财新网却说会。

财新网不会无知到为鲍毓明洗地,但文章通篇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却是实锤。

图片来自于网络,与本文人物无关

等待真相大白

4月13日,由最高检、公安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已经赶赴山东,对“鲍毓明性侵养女”案进行督导。

相信这次没有人敢包庇鲍毓明。

就像人民日报一样,人们也在静静地企盼真相大白。

还有没有曝光的未成年人受到侵犯的案件,不要做沉默的羔羊,让这些社会渣子付出沉重的代价吧!

您认为财新网是不是价值观有问题呢?欢迎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aoxibao.com/bbfz/1789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