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
永宁县望远镇11个月大的女婴婧婧(化名)
医院治疗支气管肺炎,
却被错输隔壁床位的孩子的点滴,
之后出现过敏反应。
孩子家长担心有后遗症,
院方表示不会对婧婧有副作用,
但承认管理有漏洞。
5月29日上午,记者医院住院部4楼见到了婧婧,孩子虽在熟睡,但不时会出现惊颤。提起当日孩子的遭遇,婧婧的妈妈马女士有些生气。
据马女士介绍,5月23日凌晨,婧婧咳嗽比较厉害,她便带医院就诊。婧婧被确诊为支气管肺炎,要住院治疗。住院后,医院每天为孩子输入头孢他啶和维生素C。5月27日上午,护士称欠费了要停止输液,但不知为何又给孩子输液了。当时,马女士以为交的费用还有余额,便没细看药液名称。但输液后,孩子不停地哭闹。马女士细看输液瓶,才发现孩子输液的药名不对。她赶紧关闭输液阀,叫来护士处理。随后护士拿走输错的药液瓶,并称只输入了5毫升。
马女士认为,因为婧婧和同病室的另一个孩子输液的时间相隔不大,另一个孩子药液快输完了,婧婧不可能只输入5毫升药液。她当即要求护士将拿走的药液瓶拿回来,却发现药液量增加不少,且颜色由黄变白。
医护人员正在给孩子做检查。
当日下午,医院检查后称输错液未对孩子造成影响,护士又拿来头孢他啶和维生素C继续输液。头孢他啶输完后,在输第二瓶药物时,孩子出现哭闹和抠肚子的动作,而且肚子上出现一片红疹,她当即叫来护士和医生。医生给孩子喂了一种抗过敏的药物后症状有所好转。但让马女士没想到是,5月28日早上,医院告知马女士,婧婧已经治愈,无须再继续住院治疗,要求他们出院。因为孩子输错过药物,且病情不明,马女士和家人担心会有后遗症,便拒绝出院。
记者医院采访时发现,输液瓶上都打印有患者姓名、所输药液内容等信息,护士在输液时也会询问患者姓名。为何会出现输错液的问题呢?
对此,医院总护理部负责人表示,5月27日,婧婧确实因欠费已停药。但当日护士在输液时,受病房有人聊天的影响,误将隔壁33床的头孢曲松钠输给了29床的婧婧。事发后,护士及时停止输液,医院观察确认无影响后又继续为孩子输头孢他啶和维生素C,不料出现过敏现象。
对于婧婧家长提出输错的药液为何变多一事,该负责人表示,因输液管中存有药液,药液回流药瓶后药量会增加。该护理部负责人还称,5月29日上午,应婧婧家属要求,医院组织北京专家进行了会诊,认为输错药液未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医院已答应家属免除此次所有治疗费用。
医院一名副院长表示,按照护理“三查八对”原则,输错药物是不该出现的错误。此事的出现,医院在管理上存在漏洞,个别医护人员对查对制度坚持不严、落实不力。
目前,医院已在全院展开护理不良事件责任分析,将加强医护人员管理,医院将从此事件中汲取教训,杜绝此类问题再度发生。另外,医院将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记者苏克龙文/图)
来源:新消息报
更多新闻
●嗨,宁东,你实干的样子真帅!
●固原市人民政府发布一批任免信息!
●酒驾、肇事、赌博…石嘴山24名村两委班子成员被处置
●
银川家长,今年20所学校开展课后托管服务"四点半课堂"!(附名单)编辑:王莹编委:贺璐璐任岚网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aoxibao.com/bbfz/1787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