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團隊終於以「英派」之名跨過最後一哩路,全面贏得大選,民進黨也首次在立法院過半,完成總統和國會雙政黨輪替。不過,她與民進黨可能只有一天時間可以高興,完全執政就要完全承擔,這也是憲政的基本原理。台灣在艱困的內外環境壓力下,蔡英文可能沒有任何蜜月期,無論跟大陸的互動,還是台灣的內政治理,都有太多的難題要立即處理,蔡英文必須立刻行動。
兩岸和平是台灣安定發展最重要外部因素,以今天大陸的全球影響力,如果台海再度緊張對峙,對台灣經濟的傷害將更超過陳水扁時代。蔡英文當然理解其利害輕重,大選展開率先提出維持現狀主張,訪美期間又承諾將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與大陸互動,後來更提出承認九二會談歷史事實,認同其求同存異的精神,這是蔡英文時代兩岸交流的第一哩路,但距離大陸的期望還有一段不短的路,美方也看到潛在的危險,因此在選前呼籲新政府要積極建立與北京的溝通管道和協商的政治基礎。蔡英文應聽進朋友的諍言,就職前就應該與大陸溝通聯繫,釋放善意,避免因誤判而陷入烽火硝煙中。
馬政府創造了兩岸和平的基礎,蔡英文想「維持現狀」並不容易,她一上任就得面對陸客、陸生及陸資的進退增減問題,這顯然不是台灣單方面可以決定,蔡英文應盡速跟大陸建立溝通對話機制,建立互信後,才能處理好相關安排。如果蔡英文上任後陸客、陸生大規模減少、經貿緊縮,人民很快就會有感,這將構成蔡英文施政的第一波危機,從這個意義上看,蔡恐怕要比大陸更著急處理好兩岸交流議題。所以我們誠懇建議,蔡英文應該盡速採取穩定兩岸關係的具體措施,不要再有模糊推託的想法,須與大陸對話溝通,就「兩岸一中意涵」的表述達成共識。
內政問題更是蔡準總統必須面對的事,經濟轉型、健保財務、軍公教退休金負擔、少子化、教育改革、能源問題,數不勝數,還有更重要的族群和解問題。過去8年,民進黨強力杯葛執政黨施政,馬政府許多政策無法有效推行,間接造成了現在台灣種種內部問題的困境,現在民進黨自己要承受爛攤子。新政府不僅要廣納專業人才進入行政團隊,提升新政府施政效能,更重要的是,應全力促成族群和解,不要讓任何族群產生危機感,願意共同為經濟復甦和社會公平正義貢獻力量。這當然不是空喊幾句口號就能解決,無論原住民、客家族群、外省人還有新住民,都有各自的問題需要重視,蔡在選舉期間提出許多政見現在必須充分落實,方能讓上述族群能夠團結起來。
每一任總統上任之初都曾期望擔任全民總統,但多事與願違,最後還是不得不回到基本盤取暖,主要是因為他們無法真正釋放權力和資源給不同陣營,這不僅涉及到能否與不同政黨合作,也涉及到能否與不同政治立場的人民溝通。馬總統任內曾嘗試和解,但受制於懦弱妥協的性格,常向民粹低頭,卻不能從政策的專業立場去捍衛自己,弔詭的是,他在權力資源分配上卻又毫無妥協空間,不僅黨內紛爭四起,政黨間的惡鬥更是愈演愈烈,這也讓自己深陷進退失據的困境。
蔡英文應該充分吸取前人教訓,以堅定的姿態捍衛經過科學論證的專業政策,同時擺低姿態與不同意見的民眾溝通,並對改革過程中權益受損的民眾提供應有的補償,並協助其重獲謀生技能。與此同時,蔡英文應棄絕小圈子決策的弊病,施政團隊海納百川,甚至也應延攬藍營中的專業人才,讓其繼續為台灣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心力,也能讓馬政府任內在推動的重要政策可以不因政黨輪替而功虧一簣。
更重要的是,蔡英文應該有效管控黨內的分裂傾向,使其不至於因為交流和反交流、激進與保守的路線之爭而相互掣肘,而蔡在推動社會和解的過程中,也應該抑制黨內主戰派的好戰個性,避免因為政黨惡鬥而失去和解的機會。
蔡英文面臨以往歷任總統都不曾有過的艱困局面,需以謙卑謹慎的態度面對民意和未來發展大勢,蔡準總統自許「英派」,我們取其諧音,期盼他成為國家治理與族群團結之鷹,兩岸和平非常重要,希望她能夠成為兩岸和平之鴿。
(中國時報)
註:以上轉載自中時電子報,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jxhq.com/xxxbzn/1782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