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闭了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全国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人涌进各个考场参加高考。这一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有5万多人报名,有多名考生考取了大中专院校,从此,他们的人生轨迹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年12月,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青年正在认真答卷。资料图片
一个普通人的高考记忆
年8月,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提议召开并主持了一个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上他表态同意恢复高考制度。是年10月21日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新闻媒体,都以头号新闻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震撼了整个中国大地。消息传到宁夏,20岁的孙涛觉得自己离当一名真正的医生的梦想近了一步。
年,孙涛出生于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年举家来到原宁夏陶乐县。年,从陶乐中学高中毕业后,孙涛成为陶乐县六顷地大队东方红公社的一名知青。他当过码头工、挖过渠,后成为公社卫生所的一名赤脚医生。在行医的过程中,孙涛最深的感触是“知识不够用”。虽然参加过相关医疗培训,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他当时最大的困惑。可是,在那个年代,要想学习深造,他唯一的办法是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为此,孙涛力争每件事都做到最好。除了每天巡诊外,他还利用自身特长进入公社文艺队兼做编剧和演员。因为才艺突出,孙涛被推荐到县文艺队,经常代表县文艺队到银川演出。
年,公社在苦水河修公路,作为随队医生,孙涛一同前往。工作之余,他最爱的就是翻阅随身携带的书籍。一天,在驻地的大喇叭里,孙涛得知恢复高考的好消息,他立即托人把留在县城里的其余书籍带到工地。这时离高考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孙涛却成竹在胸,“高中时的基础打得牢靠,加之当赤脚医生时也没有放弃学习,我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回到县城后,孙涛参加了“高考补习班”,化学是他最拿手的一门功课,在参加过几次模拟考试后,老师对他说了一句“这次的高考你肯定能考上”,也正因为这句鼓励,孙涛志在必得地走进了考场。
“还记得当年的考场设在陶乐县中学。正值寒冬,教室的窗户不严,考试那天我又坐在了靠窗的位置,冷风顺着缝隙一个劲儿地灌,冻得人直哆嗦。”孙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笑着说,“不过拿到试卷的那一刻,寒冷就被忘记了,只是一门心思地好好答题。”
考试之后就是填报志愿,和现在有所不同,考生是在不知考试分数的情况下预估,孙涛的第一志愿就是当时的宁夏医学院。
年2月的一天,孙涛正在田间干活,突然听到老乡在喊“通知书到了”。他激动地扔下锄头,一口气连跑几公里回家。看到桌上的通知书,他还有点不敢相信,平复了一下心情后才拿起来仔细端详,当看到录取通知书上两个清晰的大字“孙涛”时,他再也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兴奋地跳了起来。梦想变为现实的那一刻,孙涛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在宁夏医学院就读的5年,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孙涛努力学习,平均分数均在90分以上,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留校,进入当时医院从事临床工作。31岁时,孙涛考上硕士研究生,之后出国留学,37岁走医院管理岗位,44岁时担任宁夏医学院院长,这一干就是16年。在此期间,宁夏医学院也升格为宁夏医科大学。现在的孙涛,担任着宁夏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一职,是宁夏神经外科界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
年,走进高考考场的人们。资料图片
考场背后的故事
“知识改变命运”,是孙涛这一辈人对恢复高考制度最为深刻的感受,而这背后的工作同样凝聚了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辛勤努力。
年11月5日至12日,自治区文教局在银川市召开了全区年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11月16日,《宁夏日报》公布了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招生简章。简章规定报考条件:凡是工人、农(牧)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包括按政策留城而尚未分配工作的)、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未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两届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考高等学校。报名时间为11月21日至25日(固原地区、同心、盐池、左旗可截止到11月27日)。大学文科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理科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理化;中专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理化;报考外语专业的,加试外语(英语、俄语任选一门),报考体育、艺术专业的,加试有关术科项目;考试时间为年12月15日至17日;每个考生交报名费5角。
同时,公布了年在自治区招生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和专业。是年,在自治区招生的高等院校有98所,其中文科院校有20所,理科院校78所,中等专业学校23所。
年12月17日,考试结束,之后进行阅卷。自治区招生委员会将所有考卷都集中到区招办,并在全区统一组织了一批大中院校的教师在阿左旗招待所联合评阅试卷。
录取提档工作最繁重,当时没有互联网,只能靠人工分拣。首先按录取计划数与上线考生数的比例,划定一条分数线。区招办要把这些上线考生的6门试卷重新找齐,与高考志愿表一起归到档案袋。然后分批次提取档案录取。落档考生再按其第二志愿录取,这样依次反复,直到各校录取名额招满。这种录取工作十分繁杂,工作人员一大早上班,时常会忙到次日凌晨两三点,每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一直持续了十多天时间。
年3月,宁夏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通过报名、考试、初选、录取等阶段,顺利结束。
如今,41个年头过去了,这期间高考制度也经历了数次改革,虽然现在的难度和当时的高考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无疑的是,那一批走进大学的学子们给社会带来了新思想、新技术、新价值、新共识,他们创造了辉煌的时代,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高考不仅仅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改变了国家的命运。(记者李晓睿)
来源:新消息报
更多新闻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
曾遍布垃圾的固原这5条河,如今已发生巨变!
●家长注意!除了柴胡注射液,这些药品也禁止使用了
●银川曝光一批“老赖”!看有你认识的没?
●中央民大附中在宁夏招生啦!名额有限,报考条件看这里
编辑:王莹责编:李涛
编委:贺璐璐李金香
网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aoxibao.com/xxxbrc/1788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