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报
在“记者节”来临之际,又有喜报传来
11月3日,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发文,授予报社机关党委委员、日报编发中心党支部书记杨燕萍同志绍兴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光荣称号。
让我们通过 年的记者节,意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被绍兴市委宣传部和市记协授予“绍兴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获悉此消息,深感惶恐。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编辑,感谢报社这一平台,感谢新闻这一职业,荣誉对我来说只是一种更大的压力,但我愿意在这条路上勤奋耕耘不息。
我出生于穷乡僻壤,大山脚下。与新闻结缘,完全是懵懂撞来的。高考结束填志愿时,无人能给予参考,看杭州大学的分数线不是很高,就直接填了排在第一、第二位的“法律”和“新闻”两个专业。彼时,对“新闻”为何物,一无所知,等拿到录取通知书,满心惶恐,进入大学校园,更是傻眼,我知道这个专业根本不适合我的性格。但一切已无退路,只有咬着牙硬上。
庆幸的是,最终坚持下来了。毕业后进入绍兴日报社,到如今已整整20年。我庆幸自己大学四年没有自我放弃,庆幸报社20年我一如既往地坚持。如今我已把新闻这一职业当作了我的事业,我爱她,更想与她一起出彩。
谈谈我的感想,最想说是新闻人的素养,那就是激情、专业、用心,永无止境!
首先说激情。记得看《中国新歌声》时,导师对学员歌唱得好的评价,喜欢用“全身起鸡皮疙瘩”一词来形容。我们平时在遇到好题材时,虽说不用“鸡皮疙瘩”来形容,但绝对也是热血往上涌,人立时变得兴奋,思维立即活跃起来。那种找到“宝”时的欢愉,非其他东西能替代。不管采访路途有多远,不管采访过程有多繁琐,等笔下稿子酣畅跃出那一刻,等版面因此稿而熠熠生辉那一瞬,遂感一切都值得,甚至夜不能寐。也许,用“寤寐思服”一词来形容对新闻的痴念,并不为过。
其次是专业。进入报社后,才感觉大学里学的只是皮毛,虽是新闻学专业毕业,但并没有真正入门。专业的采访,专业的写作,专业的编辑,专业的把关,专业的提升,一个稿子的轻重好坏,就看你的专业程度。你钻进了新闻没有?我会经常这样问自己。我也会经常这样衡量自己,稿子写得有感觉吗?稿子编得有感觉吗?版面做出感觉没有?策划感觉到位吗?“感觉”,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学问,随着磨炼的年月越长,“感觉”也会日益加深,但这样的“感觉”永远走不到尽头。专业,就是这样,越钻进去,你会感觉越是深不见底。
再次是用心。新闻这活如果当作任务,也许无聊胜有聊,但如果成了兴趣所在,也即有了人生的“乐活”所在。我对新闻的兴趣,完全是用心坚持的结果,在用心采编的过程,找到了乐趣;尝到了乐趣,自然会花更多心思于此。渐渐地,我就离不开她了。我经常自嘲,如果我离开了新闻这一行业,不知道还能干什么。
干新闻很苦,三十华发生,倾注一生心血在做的一件事,如果能把她做好,我想我也满足了。
小档案杨燕萍:自年毕业于原杭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进入绍兴日报社工作至今,从业20年来,当过记者站记者、站长,编辑部记者、编辑、副主任,现如今担任绍兴日报编发中心专刊部主任。期间曾荣获中国新闻奖、浙江新闻奖、赵超构新闻奖等多个奖项。年,由其编辑的通讯《儿子,今晚我和你爸睡在政府会议室》一稿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也是绍兴日报社历史上文字类新闻拿到的最高奖项。在担任绍兴晚报要闻部副主任6年多时间里,参与了晚报所有的大型策划活动。今年竞岗到绍兴日报专刊部后,积极发挥专刊特色,配合市里重大活动,先后组织、参与策划并推出了6个特刊,让《新周刊》做出了气势,做出了特色。
扫描北京白癜风治疗去哪里北京白癜风治疗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jxhq.com/xxxbfz/1781127.html